尽管已经深陷墨西哥的新拉雷多州监狱,这位23岁的囚犯仍不忘把偶像阿尔·帕奇诺的海报贴在牢房墙上 —— 毫无疑问,他的绰号 “Montana” 来源于阿尔·帕奇诺在《疤面煞星》(Scarface)里塑造的最经典角色:Tony Montana。 但也许,他本人的人生要比 “疤面煞星” 更丰富、更危险。“这位 Mara Salvatrucha 帮派的成员,在13岁就拿下了第一条人命,并在过去十年间手刃三十余条人命,” 英国记者尤安·格里罗(Ioan Grillo)对我描述道。然而现实的世界里,Montana 只是苍茫一粟,无法无天的匪帮分子可能无所不在;而且相较于商业电影里的狠角色们,这帮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尤安·格里罗的新书《匪帮天堂:毒战、杀戮以及拉丁美洲新秩序》(Gangster Warlords: Drug Dollars, Killing Fields,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Latin America)里,详细的描述了这个可怕的匪帮世界。类似 Montana 这样集帮派杀手和冷血毒贩于一身的帮派分子,在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正在与日俱增:从牙买加起家的 Shower Posse 帮,到扎根于巴西的 Comando Vermelho 团,匪帮的魔爪蔓延到中美各国,并逐渐开始笼罩整个世界。用格里罗的话说,这些现代匪帮已经成为 “CEO+暴徒+明星的混合体” —— 就像臭名昭著的哥伦比亚毒枭 巴勃罗·埃斯科瓦尔(Pablo Escobar)一样,他们让影视作品里的黑帮看上去就像还在上幼儿园的小怂包。 为了写成此书,格里罗在各地铤而走险,深入到帮派分子最肆无忌惮、滥杀无辜的城市。他在委内瑞拉的穷人区直面前墨西哥一线杀手,在里约的贫民窟里监察帮派分子们的生活,在金士顿的棚户区调查犯罪分子的行径 ...... 通过大量调查,他总结出了新型帮派的特征:多到花不完的钞票,强势先进的武装力量,以及无视一切生活态度 —— 他们犯下的很多滔天罪行,其实就是大脑神经的最直接驱使。在现实版的 “匪帮天堂” 里,荧幕上那些逞凶斗狠的恶棍根本是土到搞笑的小儿科。 继前作《毒枭》(El Narco)之后,格里罗在《匪帮天堂》对墨西哥的毒战话题进行了延伸和拓展,让更残酷、更真实的世界跃然纸上。VICE 和身在墨西哥城的他取得了联系,并通过 Skype 跟他聊了聊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VICE:众所周知,你对墨西哥帮派毒贩的关注已长达数年。从什么时候起,你决定把关注范围扩大到周边的一些国家呢? 尤安·格里罗:在墨西哥调查帮派分子的这15年间,我意识到到这里的局面并非独立存在的,其他一些地方的情况更加糟糕,比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如果从墨西哥的毒枭顺藤摸瓜,洪都拉斯或者哥伦比亚黑帮和暴徒就会进入你的视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这些地方发生的事情都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墨西哥每年有17000人因为毒品暴力死亡,而巴西和洪都拉斯也有数以万计的帮派喋血。这些都并非巧合。 所以我不得不把眼光放得更广阔。我曾潜入哥伦比亚贫民区,发现帮派分子的权威让人难以置信,几乎统治了整片地区。而墨西哥也大致如此。在牙买加,情况也差不多,各个贫民窟拥有自己的地盘。类似的还有洪都拉斯,帮派分子们把平民赶出了自己的地盘,创造出一片所谓的 “缓冲区”。看到这些大同小异的状况,整个拉丁美洲帮派也几乎一目了然。这份恐怖让人心生寒意。 在你看来,这些帮派是否或多或少受到了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当年所作所为的影响呢? 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和他手下麦德林贩毒集团的辉煌,是一个这些人的榜样。当年的巴勃罗,在毒品界呼风唤雨、大肆敛财,坐拥的财富数量是你我都不敢去想象的。他曾一统当时的毒品市场。而现如今,整个美洲大陆都淹没在了毒品中。巴西是除美国之外,全世界使用可卡因的第二大国;在贫民窟里,人们就明目张胆地坐在那里贩毒。贫民窟里数不清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也没钱,整天无所事事。当犯罪集团把大把的钞票、毒品、和女人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很难拒绝。所以轻而易举地,帮派的蔓延和扩展就形成了。 在你的书里,还记载了哪些更穷凶极恶的黑势力呢? Dudus Coke,外号 “总统”,牙买加大毒枭。雷鬼歌手 Bunny Wailer 曾写了首歌叫做 “远离总统”(Don't Touch the President),唱的就是他的故事。Coke 就像个集团 CEO,名扬天下,同时却也做了很多慈善事业,使得他的形象更难以置信 —— 就像 Bunny 歌里唱道的那样:“半人半魔,却也造福贫民,让底层脱离苦海。” Coke 的确用贩毒挣的钱做了很多善事,也帮助了不少人,但同时他运输毒品到英美等国的方式也冷血无情:他会把塞满毒品的避孕套塞在女人的阴道里,一辆飞机就有30来人,就算了一两个不幸被抓,却照样有二十八九个蒙混过关。 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人,是 Nazario 'El Mas Loco' Moreno,一人统领墨西哥两大帮派 “La Familia Michoacana” 和 “The Knights Templar”。这个家伙被民众视作圣人,出版了自己帮派的宣言 “Pensamientos”,意为 “我的想法”。他受到几千万宠爱,不亚于任何偶像。人们都知道他是个毒贩子,却没人诅咒他,甚至反而是为他祈祷 —— 你能想象人们对着一个卖高纯度可卡因的家伙祈祷吗?我曾去过他的家乡,这家伙小时家境拮据,羡慕能喝上可口可乐的孩子,因为他唯一的饮料只有河水;不过如今,那一整片都是他的地盘,说一不二。 你觉得这些毒贩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大吗? 我曾去过墨西哥新拉雷多州监狱,那里关着一位绰号叫 “Montana” 的23岁帮派成员,大名叫 Mara Salvatrucha(就是本文开头处提到的那位)。他13岁开始杀人,之后陆续了解掉三十多条生命,虽年纪轻轻却已是帮派头目。他的牢房里设施齐全,有张台球桌和一套豪华的音像系统,可以夜夜笙歌。在他牢房的墙壁上,赫然挂着一张《疤面煞星》里阿尔·帕奇诺的海报。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就坐在那张海报下,绘声绘色向我描述了曾经的那些冷血场景。 在牙买加,帮派分子都被称为 “Dons”。一位有些年迈的 Shower Posse 帮成员告诉了我这其中的究竟:之所以取名 “Don”,就是来自于电影《教父》里的角色 Don Corleone。 在洪都拉斯,一些帮派分子也直言不讳:他们就是受到了电影《黑帮悍将》(Blood In, Blood Out)的影响,才决定走上这条路,他们对这部电影都如数家珍。 经过了如此长时间的深入调查,你觉得自己是否找到了终止这些暴力的方法呢? 无论是好莱坞的帮派电影,还是鼓吹毒贩子的音乐,如今都比比皆是,我们没法阻止这些,而且事实上这些并不是问题的元凶。更核心的问题出在执法机关身上 —— 当然,我也不是把所有责任推给他们,但他们所造成的麻烦的确是不可轻视的。在美国,非裔美国人被击毙已经是社会热点,而在拉丁美和加勒比海地区,警察的夸张程度远甚,甚至到了滥杀的地步。 怎么理解? 举个例子吧:我刚从委内瑞拉回来,那里的警察暴力简直骇人听闻。有数据说,在2014年警察共计杀掉了1000人 —— 要知道,委内瑞拉的总人口才3000万。而在牙买加,警察总是全副武装,气势汹汹地闯进贫民窟,那里四分之一的枪击死亡人数都是死在警察枪口下。墨西哥的警方们则是腐败成风,他们和犯罪分子们勾结,里应外合实施杀烧掳掠。所以说,警方部门是很大的问题,他们串通帮派,从中抽钱,乌烟瘴气。不过站在另一个角度上说,他们面对的是极端危险、装备齐全的帮派分子,也算是有自己的苦衷吧。 所以听起来,这里面有太多错综复杂的利益和矛盾了。 没错,确实是两难的问题。现实中,这些帮派成员是极其疯狂的:他们拥有骇人的金钱,统领着可怕的贩毒暴力集团;他们攻击警察,无视平民,滥杀无辜,人人畏惧。然而在影视和音乐作品中,这些凶杀却又广受人们的喜欢和爱戴,这对政府和社会来说都是很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人和流行文化的联系非常的紧密,而且又有传奇色彩 —— 不久前的美剧《毒枭》,就再次让我们重温了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恐怖往事;而事实是,也许这些黑暗就在你身边咫尺之遥。 作者:赛思·费兰蒂( Seth· Ferranti ) 翻译:王兴宇 (更多G点 点击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