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1年高考考生,安徽皖北一个县城考场考试

 毛胡庄人 2016-01-16

骑车去高考

我是1981年高考考生,安徽皖北一个县城考场考试的,骑一辆28自行车自己去的。没人送没人等没人接,家就在县城,不远。关键是那时没现在汽车多,更没有非人类专砍学生的事,骑车很安全。事实上,不光是我,都是这样,没听说谁家接送等候的。

我的高考不紧张,还有一种久已期待终于到来的兴奋。考前大约半个月就感觉书读满了、饱了,无所事事了,自认为都会了,都掌握了。我的复习节奏就是把最佳考试状态调整到高考那个日子,考前学校举行的各种模拟考我是一概不当回事。待到高考前,自认为万事具备只待一考。考是展示是显示甚至于是显摆,何惧之有。

 

紧凑不紧张

我那时还是高中2年制。高二一年是紧凑的但说不上紧张。晚上从不熬夜,早上长跑不间断,周五傍晚骑28自行车县城周遭溜溜看看,自家门口绑缚的土单杠每天都会上吊几次,两个铅球当成哑铃也是天天和它们较劲。

我是一个人住一间房,平房,和家人隔着十几米吧,安静,没有监督,全凭自觉。

高考结束成绩出来后,一同学向我转述一落榜同学揣测我的话:他每天苦读至深夜12点还没考上,考上重点的我还不得彻夜不眠啊。

事实上我真的没熬过夜,每天9点前就睡;没上过补习班,没请过家教。

不是聪明。比我考得差的人不见得比我笨,比我考得好的人未必就比我聪明。学习,靠的是专注,长期专注在学习上。当然,方法也起作用。我的很多同学大量时间花在背诵老师给出的史地政大量习题答案和语文成语及作文范文上,我是一题未背。这得节约多少时间精力啊。

我就是看教材。择一二种复习资料揣摩答题思路。

毕业工作在省城高校,参加了十数次高考阅卷,多次担任阅卷试评组成员、参与制定评分细则和出任阅卷指导组成员,我深知高考答题答案评分给分,靠的就是教材,只是教材。

我是幸运的。在这点上我的父亲给了我正确的指导性意见。

 

我的高考数学无试卷

高考期间我所在考场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考数学时,试卷密封袋现场拆开后发现里面居然没有试题,事故发生在安徽省太和县一中考场,好几个考场!

请示,我们坐等!等了多长时间忘了现在,该是一个小时出去。最后我们是这样考的:老师把试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原样抄在白纸上,再答题,时间给我们延长了一些。

高考考场居然没了试卷,不知道高考历史上是不是唯一的一次,反正我赶上了,以后也不知原因查清了没有、处理人了没有,反正对我来说结果是,我的数学考得很差,不及格,一高校录取阶段调阅我的档案时,发现这一情况后曾决定退档不取了,省招办出具说明后才录取我,差点因此灭了我。

 

外语意料中超低分

1981年高考,100分的外语考试在录取时按50%成绩计分,也就是说,考生考80分,计入该生高考成绩时是40分。我当年考了18分,计入成绩是9分。考试时我认定自己一定上大学,考试不能瞎蒙,试卷将来被老师看出来瞎蒙的,多丢人。所以答题时不会的空着。呵呵。现在看来傻得可爱。

高中以前没学过外语,高二一年自觉放弃外语,只学了高一一年,这个成绩意料之中。

当然,除了外语和数学,其他科目我考得不错,可以说是相当好!历史96(100的试题),语文94,政治地理都是80多(具体分数还真记不住了),录取在北师大。当年安徽分数线是:文科本科373,重点大学390,我考了400多。

 

历史单科省状元

1981年高考我历史全省第一。96分。当然,这一单科状元不是官方正式发布的。所有单科最高成绩从来没有正式发布。我之所以知道是这样的:每年高考,每个县都会抽调若干老师去省里阅卷。每次阅卷结束统计分数时单科最高成绩就会显露出来。出于好奇,阅卷老师们会用圆珠笔芯挑开密封的试卷看是谁。

1981年,我的历史老师被抽去阅卷。阅卷结束知道了我是当年全省最高分。回来后第一时间到我家报喜(也是他的喜事呵呵,单科状元是他教出来的),所以我的历史成绩是高考成绩发布前两三天就知道了。这一成绩不是偶然的。我父亲是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我上的也是历史系,我弟弟后来也上了南开历史系。我儿子现在历史也不错,对历史超有兴趣。

我是第一志愿录取的,第一批录取的,录取志愿书早早就收到了。母亲当时在邻县开会,弟弟骑自行车去通知,他们一起回来,共同庆祝。那是一段幸福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