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闭的瓶子,记录关于我们最普通的旅行 距离或远或近,时间或长或短,随处晃晃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自闭的瓶子 bufenkailvxing 泉州之行的缘起是多年前的那次厦门,一位在鼓浪屿海天堂构表演南音的师傅,见到我们俩从头至尾认认真真的看完了表演(其他人都跑光了),认为我们对于闽南文化应该是很感兴趣的,建议我们如果有机会就去一次泉州,说那里有着更深厚的东西…… 我们坦言:关于南音,我们刚才其实一个字都没听懂,可就是觉得好听…… 师傅说:正常的,其实有很多本地人也是听不懂的…… 从那时起,泉州就成了心里的一粒种子,而现在,发芽了…… 一个人对旅行上瘾之后,会想办法找各种借口说服自己出行,所以,以上都是借口。当然,仅仅是个借口而已,因为一到泉州,逼格高大上的追寻文化之旅立马被抛到脑后,吃好玩好才是符合我们的最正确的战术动作。 网络上有喜欢研究泉州文化的泉州人,好心对我说:千万别在网上扯什么泉州文化,研究的人太多,争论太大,随便你怎么说,一说准错……而我也只是在这里停留5天,就算待上半年,我也未必能够摸到泉州文化的脉络,所以,我们坚决不扯这个淡,只说自己走过的,看到的,吃到的……无论好坏与正宗,就是换个城市看看别人的生活。 此次泉州之行,给我的感觉非常好,很满足,唯一可以挑剔的事情就是交通,黑摩的满街乱窜,闯红灯也属常见,出租车拒载,绕路我都赶上了……不过,这些芝麻小事丝毫也不会影响到我的兴致,拒载那就等下一辆;绕路就当多出十几二十块钱多看看沿途的景致,要知道,这些景致一闪而过,一辈子可能也就看这么一次……事实上,大部分的出租车司机都不是泉州本地人。 放下行李,出来找些吃的,泉州美食很有名,震耳欲聋的那种,多数值得称道的是各种小吃,真的是各种……有人给我推荐过“牛肉”,由于夜深人饿,就没有走远,在附近看到一家吃牛肉的店,排队的人也有几个,就去了,应我的要求,老板娘给我们配了数量少而品种多的一些汤,肉,主食是菜饭,真的很棒,或许是饿了……本已下决心在之后的几天中要回头一次的,但泉州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之后几天每次经过他家门口时,都处于扶墙状态。 这个是第二天早上的猪肚蠔干粥,很鲜,但是蠔干略微干了些。事后,泉州的朋友说我这个选择算是失败的。其实我觉得还好啦,对我而言也是平日吃不到的东西。 这一天的行程首先是大厝,大体上说,这是一种特有的民居,或者说是建筑形制。在国内其他地方也不多见,因为在封建社会,没有百姓家胆敢把自己家的房屋造成庙的样子,更不敢妄为的使用红砖,更过分的是,檐角都高高翘起,在那个年代,这一切的行为都是僭越礼制的,一般而言,这样做的后果是要杀头的。 我粗略的看过一些相关的非专业书籍,这些房子能够造起来而且还能保留下来的原因,一是天高皇帝远;二是得益于向朝廷打宅基地使用申请报告的那个人,据说报告打的很有水平,擦边球打的非常漂亮,朝廷居然糊里糊涂的批了,当然,这一切都是来自路边社上的消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我并不了解,我不追求严谨,只图好玩…… 闽南,闽西南,有两大奇葩建筑群,一是土楼,二就是以这里为代表的大厝,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是聚族而居的规模较为庞大的民居建筑群,这里的人们,宗族意识也都比较强。 由于交通不便,去的人很少,从泉州市区叫辆出租车过去的话,可以谈价钱,80——100之间吧,看时间段和你的口才。也有公交,要转车,而且最要命的是,无论你怎么转车,最后那一段都是要坐黑摩的的……所以,我认为还是直接打车去最好,毕竟还要考虑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时间成本。 近观一下这种特有的民居建筑,外部和内部…… 民居外就是农田和道路,前后左右,都与内部相通,毕竟居民自己要考虑劳作的便利。 然后,我去了蟳埔,福建有三大著名的渔女——湄洲女,惠安女,蟳埔女。 蟳埔女的特点就是满头插花,我是奔着这个去的,想的很美,但现实却不怎么给力,首先,仍然满头插花的多为上了些年纪的阿婆,而年轻的女子多数已经不太愿意这样装束了,除非有一些重大事项,比如婚嫁……其次,现在头上的花多数是塑料花之类的假花了,使用鲜花毕竟成本高一些,也不好保存,要盘出一个插满鲜花的头还是挺费工夫的。 满头插花的,都是阿婆了 村里的妇女都在进行着海产品的加工,到处都是剥蟹肉,虾肉,蚝肉的人们,村里的生活垃圾鲜的不得了,都是蟹壳,虾壳,蚝壳……小山一样。 蟳埔也是个渔港,村子外面就是港口,这边一字排开的就是海鲜市场,渔获从这里上岸,也从这里出售,住在泉州市区的人们就可以很方便的来到这里买海鲜。我后悔这次没带口锅来玩,也后悔这次没有借带厨房的公寓……所以只能看着生咽唾沫,决定晚上去找家夜排档解毒…… 洛阳桥,这是一座始建于元代的,目前还在正常使用的一座石桥,是真文物,而且还不收取任何门票,就像你家门口的小河桥一样,过桥去坐车,过桥去买菜,过桥去读书…… 桥墩是船型的,很有特色,只是我去的时候正值涨潮,海水漫过了桥墩,只隐约露出翘起的船头那个尖尖角。 洛阳桥一带的乡里乡间 回到市区,天后宫一带,有李贽故居,还有几条老街可以逛下,浓浓的闽南风,很多的建筑都是融汇了本土和南洋,甚至是番邦的…… 还有这种特有的——蚝壳厝,这样的建筑已不多见,据说蟳埔还有,但我之前遍寻不见,只找到了一面蚝壳墙,在这条老街的一个夹缝墙内,反而觅到了,开心。 这里还有一样著名的小吃,秉正堂的石花膏,四果汤。 南音,依然听不懂,依然那么好听,但我明白歌者正在娓娓道来是一个凄凄的故事,配着茶,微苦…… 本来我是想拍个远景,可是前面这姑娘似乎听得入了神,好久,都没有离开的意思,我实在熬不过,于是就一起吧 入夜之后的泉州是美好的,因为有些店铺白天不开,一到晚上就热闹,热闹到后半夜,比如夜排档……在泉州,有三个晚上都是混迹于夜排档的,便宜,新鲜,是得喝一口…… 说起夜排档,真是我喜欢泉州的另一个原因,第一天来这里,也怕被宰,因为那几个点菜的姑娘从来不对我说这个怎么卖,那个怎么卖,我要哪样她就抓一把……看出我的疑虑,姑娘主动说:放心,我们不会因为你是外地的就宰你的~~~我点了5样海鲜,1个素菜,还有啤酒,最后结账147元…… 我去账台埋单,付了150,然后等找零,姑娘一边翻着抽屉,一边很灿烂的说:一般这种情况,你应该说“不用找了”…… 我顿时一阵羞臊,是啊,对啊,就是啊……于是我赶紧说了声“不用找了”,说完掉头就走,姑娘追出来,拿了张5块的塞到我手里,“开玩笑的,开玩笑的”…… 管你开不开玩笑,反正我的心里,有阴影了…… 第二天入夜后,再去,还是那个姑娘在点菜,先对个眼,然后我说,配150块钱的菜吧,不用找了……那姑娘瞬间就笑喷了,别说,配菜还不错,一直会问我这样昨天吃过吧,那样吃过吧,尽量不重样……舒坦,阴影消散…… 第三天入夜,又去了,150,不找…… 我真的挺喜欢泉州的,这种氛围。 后一天的早饭,面线糊,偶尔吃一次,就略微豪华一点吧,海产入! 如果说,只是如果,到了泉州却只能去一个地方或一个景点,那么很多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对你书说:开元寺 这就是与开元寺的创始密不可分的那株古桑 寺中的东西二塔已经成为泉州的地标,两座石塔精美绝伦,塔上雕刻了许多故事,刻画的也非常细致 “放心”石头 大照壁 走出开元寺是西街,这条街不宽,但依然会有很多条属于西街的巷子,枝枝蔓蔓的深入到更幽静些的地方 西街一路上有很多小吃摊,大可一路走一路吃,所以在泉州逛街,一个上午吃七顿不是不可能的 土笋冻,我之前也只在鼓浪屿上吃过,这里的比起鼓浪屿的好吃太多了,虫子大个肉又多…… 沿着西街走,其实也不是很长,就会看到一个白色的钟楼,不大,但被作为一处地标,坐出租啊,问路啊,一说大钟楼,泉州人都知道……然后就会看到钟楼肉粽,一连着有好几家卖粽子的,都说自己是老店,吃哪家,这是一个问题。 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也是一处很了不起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是这寺中的一片桂圆林子,因为,这两天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一直会看见卖新鲜桂圆的,都标榜自己是最正宗的承天寺桂圆,可见,这片林子中的桂圆应该是血统纯正的上佳之品。 放生池 继续溜达,这里的小学也有着地域特色鲜明的门面 有家涂门贡糖,他们卖着一种叫做“酸萝卜”的小吃,一瓶瓶的,去晚了还买不到,太好吃了,那酸爽,欲罢不能啊简直……后来,我逢人便说,结果又是泉州的朋友给我浇了冷水,说我根本没吃到好东西,说我应该去金鱼巷,那里的菜头酸才最好吃……啊,我都回来了。 到了下午,肚子里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档期,又恰巧看到这个——姜母鸭,于是,来一个……然后又扶墙了~~~ 在一块方圆面积并不大的范围之内,云集了寺庙,道观,还有关帝庙,还有清真寺……这就是泉州文化的一个方面,多元而共存~~~咦,说好了不扯文化的。 这是关帝庙,可谓整个泉州城香火最盛之处…… 清净寺,据考,这是国内有实证的最古老的清真寺…… 这一天要去崇武,那里也有一座古城,到了崇武,最先去的地方是菜场,我们这是在旅游吗? 顺便看一下街景,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可不是在旅游景区就能看到的 这种三蹦子是当地很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往返于崇武县城和几个主要乡村之间,比如大岞渔村,上车一块钱,走的是环线,不管承不承认,这就是公交车……开车的半数以上是女人——惠安女…… 崇武古城是当年戍边抗倭防止外敌入侵的一座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堡垒,居住其中的人平日是民,战时为兵,久而久之延续下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现在,和平的久了,古城的战略意义逐渐淡化,但戍边军的后人们依然生活在那里…… 步入古城,你会发现这里居住人口的密度很大,本是沿海地区特有的低矮房屋建筑也都被加高到了二层甚至三层,但小间隔的面积和小型的门窗等这些特征还是保留了下来,只是石窗越来越少,塑钢窗越来越多…… 这里最著名的也是最独特的一样美食就是——崇武鱼卷……你别指望去到哪家饭店就能吃到正宗的鱼卷,要吃正宗的,一定要厚着脸皮去老乡的家里,走了几家,终于看到一大家子正在做鱼卷,此时正在手打鱼浆,于是我就等着,女主人骄傲的说:你们外地人来这里,在外面随便哪一家都不可能吃到真正的崇武鱼卷,做这个原料讲究,成本也高,卖贵价客人又不能接受,所以做生意的一定都会加一些别的东西,只有我们自家做的才正宗,你们不赶时间的话就等一下,等打到差不多我就拿去锅里下几个,你们一起尝一下…… 不急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女主人说:一般做到这一步,我们都会下几个尝一下咸淡,你们运气好…… 于是就吃到了爽滑Q弹的鱼卷,那种颊齿留香的感觉,太满足!那味道,妞说至今难忘…… 大岞村,这里是惠安女最集中的渔村之一,我去大岞,也是为了一睹惠安女芳容,只是,去了之后,很本没有见到一个我心目中的,或者是电视上的那种惠安女,一个都没有…… 惠安女倒是不少,她们都在忙碌着,要么开着三蹦子载客,要么砸石头修路,要么砸石头盖房子,要么在收垃圾,要么在给渔船刷漆……男人们都坐在凉棚下面打牌。 沿着大岞村的主路走到尽头就是一个港湾,叫做畚箕垵澳,这名字,垵澳可能是当地的一种叫法,畚箕就是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港湾的样子了,沙质较硬,适合玩耍,也没有人,就是太热…… 有人对我说,你要想看到心目中的那种惠安女,应该事先有所安排,或是报个摄影采风团什么的,那时,你想象中的场景就会出现了…… 关于泉州的一些记忆…… ——END—— 文章均为原创,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自闭的瓶子 微信公众号:bufenkailvx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