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竹邦老师谈翠(12

 语言罐头 2016-01-16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十二:百年段家玉觅踪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一百多年前,一支瑰丽的翡翠之花在荒芜的边地绽开,她以无比的秀丽和妩媚的英姿,震动了整个翡翠珠宝界,正所谓苲草兰花丝放堂、茴香丝放堂,谁不震撼!谁不叫绝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她是什么样啊?——艳的苲草荡漾在清澈的泉水中,将洁净的溪水辉映成淡蓝绿色,是那样的柔美、飘洒;又如蓝雾、游丝呈现于朝晖、暮霭之间。那是洗灵的圣水,潺潺的流淌过观者的七孔八窍,洗涮着人身的五脏六腑,让你的灵魂得到慰藉、安抚,产生无限的快慰。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女士一旦佩戴在手,立刻楚楚动人,几如活的生灵在缠绕一道灵光在;象巨大的自然力在附体与呵护,将向四周发射出极大的脉冲和震动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可是谁会知道,这位美神的发现与开创者,并非达官贵人亦非富商巨贾,而是边塞夷地的一个草野匹夫,他就是段家美玉的开拓者段盛才。此玉出自缅甸自璧(又称次碑)厂,共解得手镯400多对。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一百多年后,谁也说不清楚啥叫段家玉了。因为一百年前的人生世态已经灰飞烟灭,她的美名,如同她的苲草兰花,在历史的长河中摇曳,那个圣灵的光环只萦绕在姥姥的姥姥心中的憧憬和呓中。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十多年前,有一外省人士拿着这样的手镯去请一位著名翡翠专家鉴定是否是段家玉,称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在腾冲当过县长的祖父传下来的。那位专家将此情况资询于我。我认为他祖父确实在二十年代任过腾冲县长,极有可能收藏到当年轰动一时段氏手镯,根据他家祖传手镯的特真,确有可能就是当年的段家玉手镯了。但由于路途遥远,我未能目睹到此物,终成憾事。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缘接近到此圣物,了却了一生的心愿。她就那么静静地呈现在我眼前,这就是那个盛传一时的乡老——老段的宝物吗?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段家玉手镯有三个特征,她都具备了,这应该是我梦寐以求的宝物了啊!请看好,这就是绝世的瑰宝——段家玉!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由此看来,真正的“宝”或瑰宝,不是你说是就是的,不是一般所指的宝,她应该是由发现者、社会认可、有序口碑、文献书证、极高商业价值等要素构成的稀世之珍啊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十三:翡翠质地要素的首肯是什么?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绿是质地的首肯吗?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如果是,这样的“干三爷”还不成了抢手货?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即便是这样的绿也因水短,而难于得到理想的价位。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只有绿生于有水之地,方能变活,而别具生命力。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蓝花长在有水之地,方能成为“芳草萋萋鹦鹉洲”。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一般的绿的价格完全不能与其比拟的。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只手镯其种份程度完全超过了上面那只绿花的,但其价格可能又低于绿花,完全是因为她的色彩性,没有绿花丰富。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那么“种”是否是首肯呢?这老璧的种可能老掉牙了,但价格还是冲不上去的,这里对将种列为首肯是有待商榷的。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唯有种水色都达到有机统一的,方能进入天价的行列。但一般购物者难于趋及,可遇而不可求啊!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能求到相对有水有色的就很不错了,这里水是否就是反应翡翠质地的首肯呢?而水好同样又有个种老嫩的问题,是故水为首肯,还得综合权衡啊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十四:翡翠的丝状绿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翡翠绿的表现有点、片和丝状,而丝状是一种极佳的状态,可以说是绿在微观状态下的呈现,是翡翠绿的“美”被显现、扩大以致被再创造出来的一种状态。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丝状绿需要有极好的种、水和底。色处于浓绿的状态,在一般光线下会显得阴、暗、黑。在种好的前提下,必须将其解薄,用物理的方法使其从“阴”转“阳”,从“”变“正”,这就是创造绿、美化绿、盘活绿的过程,也即是翡翠加工中所谓的调水、调色。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由于翡翠的种份好,绿在细化成丝状线状后,在净度较好的玉质中,出现映照和穿透反射作用,这就是翡翠老前辈所形容的丝丝放堂现象。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具有此种绿的翡翠或翡翠制品,有时出现一丝一缕的“色根”,有时又呈现整体的绿;有时似渺渺的炊烟,有时如汪洋的海面,萌动聚放变幻无穷。处于这样状态的绿显得空灵、协调、自然,程现出动态的、自然地美。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轻轻的  静静的
  不要惊动  那一抹绿色的轻纱  那是缠绕在追求者脑海中  瘦瘦的 不逝去的梦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十五:脱颖而出是雄鹰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雄鹰第一次飞出窝巢
    就应该比鸟儿飞得更高
    这是因为
    它的猎物就是鸟

                 ——阿富汗战歌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2011年8月11日我在腾冲玉市场上淘进了这件宝贝,是水绿的翡翠雕制的雄鹰,虽说当时只是喜爱,却也是自我平时鉴赏翡翠玉器的水平的一个体现。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已经是21世纪,翡翠市场十分躁动,稍有看相的制品动辄天文数字,要用不多的钱淘到较好、即性价比较高的货那真是千里万里挑一啊。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虽然这鹰雕的形式并不是独创,但就其因材施雕和运用巧色巧雕上,确实别具心才,体现在上有三绝,一是玉料上的一处黄褐斑,被用来雕刻成鹰爪,化丑为美;一是玉上的一抹不起眼的的黄雾,被用来装饰成鹰眼和鼻孔;一是玉件绿稍浓的部分设制为鹰的前腹部,显得十分逼真、传神,几如天造地设一般。此三绝别具匠心,大大提高了雕件的艺术价值。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2013年4月3日,即清明节前一天,有客自远方来,在参观了许多珠宝店后,突然对这件雕件情有独钟,除看重其料和工外,他夫人Y女士还说出了一个道理,就是他儿子是开国际航班的,送给他佩戴是最好的礼物了。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当然我朋友是个走南闯北且有艺术造诣的人,他除赞许外提出了一个看法,即这鹰的翅膀有点小,我当时认为如果翅膀大起来,这块雕件的形态会显得不那么协调。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后来我夜里睡着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二十多年前,我小儿子还在读中学,那时他在我家的小后园里养了许多鸽子,我家虽在城中心,但天上的老鹰竟发现了这些猎物,一天从上百米的高空突然俯冲而下,只听到“呼嘭嘭”的一声震响,园子里腾起丈多高的灰尘,我儿子被吓得匍匐在地,起来一身灰头土脑的。那么大的速度其翅膀一定是卷缩起来的,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一只翱翔游荡的鹰,而是一只捕猎的鹰、战斗的鹰!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还让我想起了老虎的画和雕刻,其上山虎是吃饱了的虎,不易施展面部雕刻,只有下山虎才是餓虎,由于太凶猛多不被人欢迎。只有上山的回头虎,才具有虎气又不伤人且便于展示虎威,受到人们的青睐。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只猎鹰头和下尾部是镂空的,说明完全是手工雕刻,不是当今的超声波“压制”的。羽毛、脚爪上的纹路都雕刻出来了。黄褐的脚爪下是云,这正是瞄准猎物俯冲的姿态,特别传神啊。而捕猎的才是人们最尚最敬仰的啊。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看翡翠及其制品是需要文化涵养的,绿虽然值得称道,但很多时候是缺乏创意的,许多珠宝老板在推销其商品时都爱说:“件件有创意有特真”,事实上一件都没有,都是大路货。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窃以为若是一般的商品,买好算成功了百分之七十,另有百分之三十在于卖好;而高档商品,买好占百分之三十,卖好则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有的生意人是拴着好的卖差的,结果到后来留下的都是好货;有的是尽把好的卖掉,
结果留下的都是孬货。前者会做生意,而后者就只能是“砸锅”了。
    识别翡翠及其制品如能象鉴别这件鹰雕件一样,把它从繁多的制品中获取出来,我们的水平也就会脱颖而出,成为象雄鹰一样的翡翠“捕猎者”,这是我用以自勉并且寄希望于广大翡翠珠宝淘宝者的。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十六:张氏业玉歌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凡购玉,稳冷准,琴心剑胆,

情绪穏,心态恒,可买不买,

出价稳,眼疾快,动如脱兔,

冷眼看,动作缓,切忌张狂。

 

首先断,真与假,谨防骗上,

张眼看,须识透,新老玉厂。

看皮壳,视擦口,晶体结构,

皮肉细,颜色正,视角清爽。

 

手掂重,翠性小,别具反光;

皮肉分,地子纯,玉中凤凰。

有絮棉,似行云,突显突藏,

有色根,具浓淡,真货之样。

 

逛地摊,多洗货,最要提防。

色界明,入雾中,又成网状,

查颜色,问底蕴,细查破绽,

胶质大,带邪色,娇艳异常。

 

底子干,虽有绿,莫把价上,

最要忌,膏药色,切莫孟浪。

绿偏正,天和地,胸包清浊,

灯光照,既看透,瑕疵裂烂。

 

种水色,工与病,慧眼提防。

带巧色,工娴熟,奇货莫让,

绿色正,石性小,入眼三分,

寻绺裂,看灵动,不同凡响。

 

望设计,观布局,富有意创,

奇货居,模式怪,揣摩能详。

觅新奇,反复淘,慧眼阑珊,

求完美,休一眚,大德冤枉。

 

出价钱,比三家,观察卖方,

要齐天,给齐地,牢记心上。

常言道,添价格,莫如细看,

好货色,勿放弃,直取烫汤。

 

真宝贝,购到手,心莫动荡,

胡寻访,乱打价,蚂蚁锅上。

最要忌,无也慌,到手亦慌。

执牛耳,稳坐那,钓鱼船上。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十七:何谓“美者为蓝,不美者亦为蓝”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今天追求翡翠的绿可以说达到了高峰,曲高和寡,弄得绿的假象百出,损失惨重,为何不把眼光转向蓝呢?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很多蓝色的制品庄重、深沉,惹人喜爱。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其实在翡翠色的领域里,蓝是是十分接近于绿的,也接近于紫色。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过去不大起眼的蓝绿,或者油绿或油青今天价格不菲。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不少被称为“蓝”的饰品,十分漂亮惹眼,已经是珠光宝气,但价格并不高,这种“扼杀”十分不公啊。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从质地上来看,蓝色波长中等,折光率较高,胜于绿色。从总体上看蓝色翡翠的种份是高于绿色翡翠的。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现在被市场热捧的墨玉翡翠,不过是由深色的蓝玉——油青或油绿替代的。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里的色调已经十分接近或等于翡翠中最有价值中的四种绿之一,即祖母绿了啊,这不正是“美者为蓝”之所在吗?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十八:何谓“美者为蓝,不美者亦为蓝”(下)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蓝色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角度浅,与暖色形成对比,是浓缩的内在的色彩。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给人与开阔、遥远、高深莫测之感。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蓝色的透明度越深,唤起人们的空间感也越强。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康定斯基曾形容:“浅蓝色的好像汽笛,悠扬而清晰;深蓝色类似大提琴,深沉而又动听;更深蓝色的就是低音提琴了,其低沉的音响就如永远倾诉不完的苦闷,沉痛而悲哀。”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有蓝色太浓的饰品,如果强光能透过,仍然不失为美。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样的饰品虽然很晶莹,但一般光线很难透过,就叫人难以明快起来了,虽然她的价格是十分高昂的,她留给人们的是一种待开发的美。的一种蓝就是,不通透也不晶莹,蓝以致黑,那就是“不美者为蓝”了。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十九:沫乎?翠耶?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支手镯是今年我在瑞丽姐告玉城购到的,质地细腻,亮丽,在众多的翡翠制品中显得鹤立鸡群,不用说这样的手镯档次也是可以的了。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购回来后,我拿到珠宝鉴定站检测,结果竟出不了证书,只口头回答说是硬玉钠长石。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支手镯与我去年购到的一支(下图)一样,就是绿彩处特别细腻而透亮。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支手镯与下面的石料一样或类似,是钠长石与翡翠的共生。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就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当时某侨商解开了一个高档翡翠大玉,种水色俱佳,唯一有一特真是玉里面夹杂着一些稀疏的透亮斑点,那侨商很聪明,考虑了一段时间后就此对客户解释说,这不是水晶而是冰晶,是翡翠质地向更高层次转化的表现。结果那个玉卖了个大价钱。现在看起来当年所谓的冰晶不就是钠长石吗?也可能就是我前面博文讲到的,钠长石生成翡翠后游离或者析出的二氧化硅,即现在流行的缅甸产的国内鉴定证书上所标的“石英”,亦未可知。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1994年,袁奎荣教授(曾著文《缅玉新种—钠长石翡翠》
见1994年第四期《中国宝玉石》)所指出的钠长石翡翠尽管与今天我们的指向不同,但此一状态的存在确实一个不争的事实。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在民间长石与石英(专指缅甸产的)虽然它们尽管不同,但都被归为水沫玉类,我著文说这是民间的智慧,同样,今天绿辉石与翡翠中的油青、油绿,在非薄状态下,尽管成分、质地不同,都被归为翡翠中的墨翠类,这同样是民间的智慧!可以看出,翡翠珠宝有很多虽然在成分上一样,但其表现形式是会不一样甚至是千奇百怪的,但是它们是可以归类属科又互相联系的的,就像有六种不同的优质木材可以归为红木,在红木类下又各有其名一样,对那种不讲从属科别,割裂它们的相互联系,直接到目的泛泛大而化一的、“大一统”的死板的思维方式和认定方法,或者是只讲科目,不承认类别的认知方式,民间的珠宝界人士早就反感和抵制的,因为这种简单的认知方式是远远满足不了对翡翠珠宝大千世界的认识和认定的。

    钠长石与翡翠两者关系,让人再次想起了惠能法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的诀语,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向来外界认为中国人的哲学或逻辑思维是有一没有二,或者有二没有三、四、五....即非黑即白,事实上大千世界似是而非的事物多的是,大可不必用类似现在简单的几种证书名词来界定和处理它,更不能干脆不认可,而现在几乎全国都这样做,只能说明你在认定和处理事物上的缺陷,至少是机械设备落后或者无所事事等造成的吧。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二十:相对完美是鉴赏翡翠的重要底线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支手镯虽然不是那么拔尖、那么惊艳,不是很美也不是很差。细看无裂无纹无玉病。有翠、纯净、有特真,虽然不是那么绿不是那么透不是那么亮丽,但请注意这却是一只相对完美的手镯。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里说的是相对完美,因为对翡翠珠宝来说,苛求下的完美几乎是不存在的,除非是弄虚作假。有的人士选取价位一般的珠宝,却要求绝对完美,买卖双方唇枪舌剑不欢而散,所以有不少珠宝网店干脆开篇名义,在公告上注明“追求完美者勿进”。
 追求完美其实并没有错,追求过分完美就曲高和寡了。因为在翡翠珠宝的鉴赏上,追求完美往往会滑到追求过分完美的极端上。
 追求完美或过分完以趋及,追求相对完美却是完全应该的,这是鉴赏、选取翡翠制品的重要底线。
 追求相对完美是针对翡翠存在诸多档次而言的,起码有广义与狭义之别。
 就广义的翡翠而言,追求完美可能并没有错。
 的翡翠而言,追求完美那就不见得是“放之四海”了。
 就翡翠的价位而言,追求完美也必须达到一定档次之上,太低档次而言完美,是一种心态失衡的表现。

 相对完美不会受到攻击,容易被人接受。
 能够避开对方的攻击,是翡翠交易成功的先决条件。
 能够避开对方挑剔,争取做到无懈可击,是翡翠商品性价比提高的基石。在这个前提下,伍千也象,八千也值,甚至一万三万也不为怪。
  
 下面两支手镯属于狭义翡翠之列,能用完美去苛求她吗?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这是一位男士佩戴着的手镯,论其种水、其色调,通透老道已经让人叹服了。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我在一次散步中,从男士扬起的袖口上瞥见到她的尊容,她的艳姿立即捕获了我,让我鞠躬、让我叹服!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但这支手镯的另一面已经有2处横断口,不用说,这是一件老货,除了历史文化价值外,其审美价值在此一档次来说已经不是很高了。在过分追求完美者看来,早已打人另册,列入枪毙对象了。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贵妃胖貂蝉狐,张飞胡而邓艾吃。最美的人也有缺陷,这支高档手镯因出现横断裂,便受到了“群鸦”的“鼓噪”,受到“冷宫”和“被厄”的待遇,追求完美者对她的攻击和对待,真让“壮士扼腕”,叫人流泪,叫人吐血!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每当这时我就想起了鲁迅先生“有缺点的战士始终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是苍蝇”的教诲,她虽不像上支完美的手镯那样具有萧何、曹参之才,却具有不是平平之辈所有的黥布、彭越的大将之勇。

 然而世间的平庸之辈实在太多,“眚掩大德”的追求完美者实在太多太多,伯乐本来就很少,千里马更不是常有,还是让我们多注意一下相对完美者吧,这也是“为衣食谋之”,不得不选择的鉴赏角度吧。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二十一 :翡翠的朦胧之美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中华民族的古老审美艺术至今保存得最好的在什么地方?
 
 你会说,在京戏或各种地方戏种或者各种地方名特及风俗习惯中,这种答案可能没有错,但是这不是很直观和很现实的,窃以为,翡翠的审美艺术,才是的审美观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以上两件翡翠高档制品何以至美、何以价高,与诸多高档翡翠一样,为什么受华人青睐、争购、收藏,就是因为她是完全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艺术观的。
 这里我不谈什么大道理,我想起了邓丽君的一首歌词:

    月朦胧鸟朦胧荧光照夜空
 山朦胧 树朦胧秋虫在呢哝
       
    ......
 朦胧之美,正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艺术观。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我们知道 翡翠的结构按晶体大小分为粗粒、中粒、细粒、显微四种变晶结构。显微变晶结构矿物晶体粒径<0.1mm,一般肉眼感觉不到颗粒边界,均匀一体,透明度高。显微镜下可以辨认矿物形态和排列方式。这种类型常常以韧性较好的老坑玻璃种、冰种为特征。

 按组成矿物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构分镶嵌、交织、平行几种,一般又为交织变晶结构,即组成翡翠的主要矿物辉石晶体形态呈斜方柱和半斜方柱状、多边状,矿物颗粒彼此间接触面平直或转折包容,呈紧密镶嵌状态,这种组构是翡翠韧性很大的内在原因,这种结构在翡翠中最为常见,这就形成了翡翠不被看透的特真。

 我在自己的翡翠著作中说过,翡翠中的玻璃种,只是一种借贷和比喻,真正和玻璃一样的翡翠几乎是没有的。翡翠与钻石不一样,是不可能被看透的,是故真正的好翡翠其实是糯冰种(或细糯种)上呈现出均匀的四种绿色调(翠绿、黄阳绿、苹果绿、祖母绿)他们在外表上都是不可能被看透的。在这些色调下,翡翠内部更显得不可琢磨翡翠行内的“好种不生色”一说,就是说明,翡翠在“色”的状态下,其种份是难于达到纯粹玻璃、冰似的那样透的,他们在外表上都是不可能透的则不一样,它的成分是碳其碳12原子的结构特征是每个碳原子都有四个共价键(四个共用电子对),C原子间等间距排列,C-C键长为0.154nm,这样的结构使其容易透明化。这就是翡翠与钻石不一样,不可能被看透的原因。何以国人重翡翠,西人重钻石,这与他们不同的审美观、哲学观、人生观与处事方式大有关系啊。

 外国人对中国人热衷于这种“晦暗”的石头、奉为至宝无法理解,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华民族的审美观。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中华民古老的审美艺术观看重的是胧之美、中庸之美、含蓄之美、内敛之美,如对人体的美不像西人那么脱得一丝不挂,而是“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红楼梦》中最美的林黛玉也只是“好一似青云才出岫,眉角深处藏秀气,娴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  大可不必象当今选美,去量什么乳距、臀围的。
 
 同样在对待和处理事物上,也不象一些欧美民族那样,不会转弯,也难以做到象他们那样以不分男女成群结队的裸游、裸奔为荣耀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翡翠具有的那种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似透非透,不“显山露水”的特真,那种飘渺,空灵,仿若月下荷塘中的暗香流连;那种含蓄委婉,不张扬,带一点好奇与想象,欲说还休,欲去还留;那种给人犹若花看半开,茶饮半瓯,酒至半酣,精微曼妙的微醺境界不正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艺术的中庸之美、朦胧之美、含蓄之美、内敛之吗!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翡翠的美正是:

     花朦胧夜朦胧  晚风叩帘龙
     灯朦胧 人朦胧  但愿同入梦
    ......

 正是因为翡翠的朦胧之美、变幻之美才导致了难以量化,也才创造了价差,予以发现美的机会,为其赢来财富。

(图片选自戴萸、苏云虎等先生的博客网页,特鸣谢!)



张竹邦老师谈翠之二十二:翡翠摆件的价值评估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翡翠摆件的价值应从质地(种)、工艺、创新(巧色巧雕)、大小、毛病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此件在如是方面都达到了要求,是件价值较高的作品,亦称怪装。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此件较大,玉质、工艺都很好,人物群体的设色选取很洁净,色彩布局得当价值亦很高。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此件竹林观音高达70多公分,大气磅礴,设色布局得体,藏拙剔疵,在造型上虽不属原创,但巧色巧雕运用较好,由于玉体大重,不失为一件重器,在数件作品中堪称价值最高,在500万元以上。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此2墫在雕刻上称为严肃雕,只需工整的雕出即是,亦不失为重器。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此件玉质、工艺皆为上乘,玉体博大,在数件作品中堪称价值第二。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此件玉质优上,价值亦不菲。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此对平安璧玉质、设色也不错。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此件虽有绿,但由于质地关系,在所有作品中只能处下了。


张竹邦老师谈翠(12-22)右为著名翡翠玉雕大师王朝阳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