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闻莺公园就在西湖的东南岸边,占地约20万平方米。有闻莺园、聚景园、友谊园和南园四个景区。 公园的前身是南宋孝宗(并非高宗亲生儿子的孝宗很孝顺高宗,是历史上数得上的孝顺皇帝)为敬养高宗而建的杭州城最大御花园:聚景园。那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柳浪桥和学士桥。而且柳树风姿各异,有“醉柳”,柳丝飘动如贵妃醉酒;有“狮柳”,枝叶繁茂像狮子头;有“浣纱柳”,远望似少女浣纱。同时,黄莺在柳树丛中往来嬉戏啼鸣,因此得名“柳浪闻莺”。
元初,聚景园衰落成“散景园”,南侧成为回民墓地;中段淤塞成一片零落的沼泽水塘,北段原有的灵芝寺等庙观,也随园子一起衰败。 (柳浪闻莺 碑亭) 明清时期,柳浪闻莺胜景不再,似被遗忘。到1949年时,仅存景名碑、石碑坊、石亭子和一棵老树,附近居民称之为坟山窠。 (牌坊排队迎宾) 经过建国后的长期开发,现在柳浪闻莺已成为市民休闲的乐园。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路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大草坪连接西湖) 园中部主景区建了闻莺馆,在距闻莺馆不远有一个巨型网笼“百鸟天堂”,数以百计的黄莺、画眉、相思鸟婉转啼鸣。很有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 (“日中不再战”纪念碑) 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立有“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沼泽而成的大草坪,大草坪北侧,是迁来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一片高大的乔木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一幅层次错落的自然美景。 (作者 彭运辉,请勿私自转载;图片为博友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