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李广花荣

 wangyong670 2016-01-16

  梁山好汉,个个身怀绝技,各有专长,给人印象较深的,花荣肯定名列前茅。他的绰号是“小李广”,我的理解,主要是指其人射数高超,像当年汉代的飞将军李广。《史记》、《汉书》等都有李广的记载。射石,射虎,射匈奴射雕者,我们今天读了,也觉得凛凛生气,虎虎生风,让人兴发神王。花荣的本事一点也不输于李广,《水浒传》作者,出于对花荣的喜欢,写了不少小李广的施展射术的故事。以百回本为例:第一次亮他的本事是射门神骨朵头和门神头上朱缨,结果是吓得捉拿的二百多人都“哎呀”走了;第二次,秦明率兵攻打清风山,花荣与秦明斗了四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可见花荣的武艺也是不错),花荣用箭“射落斗来大那颗红缨,却似报个信与他”,惊得霹雳火“不敢向前追赶”;第三次,吕方郭盛两人斗戟,两条戟缠在一起,花荣张弓发箭,射断绒绦,将两戟分开,“那二百余人一起喝声采。”第四次,是重头戏,在梁山射雁,花荣有意要显示一下本事,免得晁盖等人不敬服他。结果说射那只就射那只,“晁盖和众头领看了,尽皆骇然”、“自此梁山泊无一个不钦敬花荣。”花荣射雁,不但给自己,也给宋江在梁山加了分。每看到这里,总会想起宋人柳开的诗:“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第五次,梁山好汉,江州劫法场,官军数千人追击,“花荣见前面的马军都扎住了枪,只怕李逵着伤,偷手取弓箭出来,搭上箭,拽满弓,望着为头领的一个马军,憧得一箭,只见翻筋斗射下马去。那一伙马军吃了一惊,拨转马头便走,倒把步军冲倒了一半。”;第六次,后来梁山人马杀进江州,杀黄文炳一家,放火,有守门的军汉来救火,花荣也是当头一箭,射死一个,吓得都不敢救了;第七次,宋江打祝家庄,祝家庄有烛灯为号,也是仗花荣一箭射落,梁山人马才得以杀出村口;第八次,打高唐州,射死薛元辉;第九次……

  花荣本事大、武艺高,人长得也俊,“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可谓英气、锐气、帅气集于一身。更重要的是,对宋江,做朋友,义薄云天,两肋插刀;做下属,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宋江到清风寨避难,花荣见了宋江,态度很是恭敬。对宋江说:“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听说兄长杀了一个泼烟花,官司行文书各处追捕。小弟闻得,如坐针毡,连连写了十数封书去贵庄问信”。后来安排专人伺候宋江。听说宋江被刘高捉住,先写信,要求放人,不行直接抄家伙上阵,大闹清风寨,救出宋江。花荣作为清风寨的武知寨,虽然与文知寨刘高有矛盾,但远不到让花荣弃官不顾,上山为寇的地步。但为了宋江,什么朝廷法度、自身前途都不顾了。最后宋江饮毒酒而死,吴用、花荣二人双双自缢于宋江墓前。死前,花荣对吴用有一番话:“小弟寻思,宋兄长仁义难舍,恩念难忘。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累累相战,亦为好汉。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讨南征,建立功勋,今已姓扬名显,天下皆闻。朝廷即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如今随仁兄同死于黄泉,也留得个清名于世,尸必归坟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花荣之所以选择自杀有几个因素:一是出于义气,对宋江的生死以之的感情。这种感情甚至超出了亲情的力量。吴用当时还对花荣讲,自己是单身,死了也就死了,可你还有老婆孩子,怎么办?花荣说自有人料理,“此事无妨”。可以说,花荣是殉兄弟之情而死,难怪有人怀疑宋江与花荣有“断背”嫌疑;二是自称在梁山泊是“大罪之人”,意思是说按朝廷法度,早就该死了,受了招安,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名扬天下,也够自己的了。花荣这种思想与宋江毫无二致,是坚定的招安、立功、扬名的忠君思想、入世思想;三,也是最令人悲哀的地方,宋江等人无论立多大的功,建多大的业,多么忠心,总归还是不能逃出受迫害的命运。花荣觉得,与其被所谓的奸贼害死,还不如自我了断,保全尸首与名声。重举义旗,再聚人马,继续造反,这是他想都不会想的。

  吴用、花荣在宋江墓前的死,我觉得隐喻着这样一个主题:宋江这一套再怎么忠义,怎么感人,没有一个彻底的解决这个社会痼疾的办法,最终也是逃不掉“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吴用)和华而不实,如花凋谢(花荣)的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