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微刊7期(疯人院特刊),隆重推出安澜、古剑、闲云不语、古城天子、老山芹、木行之、漫卷诗书、杨雅云、露珠、听风、沙丽娜、安然等12位诗人作品。北京诗人★微刊投稿邮箱:lst21@163.com(诗稿3首+简介100字内+清晰照片,主题注明:北京诗人★微刊。文责自负)。《北京诗人》纸刊将从微刊上选发诗歌。
文/古剑 《北京诗人》创建了诗歌微刊,并且为“疯人院微信诗人群”专门打造了这一期特刊,在此表示万分的感谢。 “疯人院”是一群喜欢诗歌的朋友建立的专属个性微信群,人员不多,才20余人,诗人闲云不语被公推为院长。 说起这个疯人院,虽然成立微信群才一年有余,但群内的兄弟姐妹却有着十余年交往的友情历史,这友情来自于诗歌,来自于大家共同的爱好。20余名诗人聚集在一起,志同道和,心心相印,相互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好不热闹,好不真诚,可谓是诗坛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兄弟姐妹们对“疯子”这个称呼直言不讳。疯,是这群诗兄弟诗姐妹的一种精神。大家为诗歌而疯,为友情而疯。 在男疯子中,老大安澜是一个性情直爽,敢作敢当的人,他自称属驴,“属驴51年。今后继续属驴,爱几年几年。死了也是一堆驴骨头。蒸不熟,煮不烂。爱恨情仇,乱七八糟一小堆!驴眼看不起的是:卑鄙之人。龌龊之人。”老二古剑情格温和,外圆内方,外柔内刚,爱憎分明,是一个沉稳安静的诗人。老三闲云不语,也是个正直善良,性格刚柔相济,嫉恶如仇的主,诗歌唯美,是现代诗歌和古体诗歌的双面手,尤其是善长于十四行。小老弟肖云伟(古城天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通过几年的努力,不仅诗写的响当当,而且事业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涌泉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家乡父老发家致富奔小康。木行之,是《北京诗人》的主编,多年来一边默默地写诗,一边默默地为诗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北京诗人》创刊至今,已成为当代诗歌影响力极大的一份重量级民刊。老山芹,算是安澜的徒弟,具体情况可参看其简介。 疯人院里除男疯子外,还有一群女疯子。漫卷诗书,这位广西某大学的教授,不仅诗写的好,诗评写的更好,是疯人院里倍受尊敬的大姐大。杨雅云是北京某知名学校的老师,天真浪漫,活泼可爱,一直跟着三位哥哥,到处乱串,调皮捣蛋,携带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永远兴旺热烈。露珠是一个温柔成熟的财务审计工作者,不仅在诗歌写作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歌词创作上已成为国内音乐文学写作的大腕。晚妆是一名刚直不阿的法官,不仅喜欢文学创作,更精通摄影,其摄影作品给人一种大美之感,本期微刊所配插图即为她的作品。晚来风是福建的一名漂亮的姑娘,人长的清秀俊美,诗歌婉约亮丽,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冷冷清秋是位漂亮的姑娘,诗歌悟性极高,在国内享有盛名。安然是大庆油田一名员工,活泼豪放,有股男人劲,是大家喜爱的小妹妹,整个疯子群她就是一块石子,时常激起一阵阵欢快的浪花。 这群所谓的“疯子”,他们在十年前的网络上写诗,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曾一起渡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虽然后来互相之间有的失去了联系,但所有人都未曾放弃过诗歌写作,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写,不断地进步,诗歌作品经常见诸报刊。2015年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发展,闲云不语建立起了疯人院这个微信群,把大家又重新聚在一起,一起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共同交流诗歌写作和人生感悟,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疯劲不减当年。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能有一群志同道和的兄弟姐妹,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成为今生的好兄弟好姐妹,此生足矣。 2016年1月16日 安澜的诗歌 作者简介:安澜,60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千余首诗歌作品发表在《诗歌月刊》《诗林》《诗潮》《北方文学》《北大荒文学》《诗刊》《星星》诗刊《绿风》诗刊《岁月》《文学与人生》《人民文学》《诗选刊》《上海诗人》《人民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文汇报》《飞天》《草原》《北方作家》《天津文学》《奔流》《黑龙江日报》《山东文学》《中国诗歌》《北美枫》(加拿大)《新大陆》(美国)等。出版诗集两部《遥故乡》《山高水长》。获过《人民文学》《诗刊》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等征文一、二、三等奖若干。
夜
静得 能听见月光的流淌声 还有一只蟋蟀 赶路在焦急的叫声里 一头老牛 反刍中梦见遍地青草的山坡 一条家狗 像一块有活气的顶门的石杠 偶尔有风 挨门挨户检修着鼾声 那个划火点烟的人 是用手把火柴甩灭地 他咳嗽了两声 像往炕沿上,磕打了 两下烟锅
杜鹃花
这些花朵开得多么惊险 不管不顾 五月的冰碴之上 春风还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 弄破了小洞的生活 而我,此刻刚好千疮百孔 即使浑身是嘴 也说不出一句赞美 一把痛楚的铁锹 正在一下紧似一下地把我填埋 大红大紫的杜鹃姊妹 你们的美,更像一把匕首 令我窒息 当春风回过头来继续吹拂的时候 你我都已经变成了 尘埃——
火山岩
憋闷太久了 仿佛从光阴里探出头来 唤几口气 身上密密麻麻的小洞 恍如冷却了的火星 叼着岁月的灰渣 时间多像一把凿子 把世界改了再改 春风是一坛不信邪的老酒 总能把天地醉翻 几块青苔 从日子里爬出来的 死里逃生的哑巴黄连 古剑的诗歌 作者简介:古剑,又名:默坚。男。本名:麻建军。1968年10月生于北大荒,现居哈尔滨。中国现代禅诗流派成员。作品发表于《北方文学》、《关雎爱情诗》、《诗林》、《岁月》、《诗潮》、《诗刊》、《绿风》、《上海诗人》、《中国新诗》、《天津诗人》以及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内外报刊,著有诗集《季节从容走过》、《蒙尘的音符》等。获《关雎爱情诗》刊2014年度“十大精锐诗人”。
某年某月某日
某年某月某日,突然想和一棵树赛跑 和蝴蝶比轻盈,和水比柔软 原地划个不大不小的圈 在人间居中而立,进入残花落叶的秋天 带着自己的影子,倚靠一堵墙 紧紧抓住星期四的阳光,让一阵风猛烈地吹起 把一场雨和一场雪交织在一起
抵达一座城市
在一场雪后抵达一座城市 安静的城市,洁白的城市,与世无关的城市 在一棵槐树下 冷风吹透了衣裳,雪落在心上 天空空荡荡的,云飞进梦里,钟声 试图击碎所有静物的忧郁 一行遗失的脚印,转了个弯,消失在另一场雪中
一朵云咽下一场雨
毫不犹豫停下脚步 无所事事的风隐藏在草丛里,一朵小花 暴露记忆的细节 一片羽毛不知所措,却恰到好处地落在秋天的深处 金黄而寂寞的大地心领神会 一座衰败的老屋,被认作是遗落的故乡 人间天上,一朵云咽下一场雨
闲云不语的诗歌 作者简介:闲云不语,本名迟海波,六零后,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工程师。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岁月》《诗选刊》《绿风》《香稻诗报》《诗文杂志》《九寨沟诗刊《天门文艺》《黄河诗报》《鸭绿江文苑》《格律体新诗》《大地诗刊》《龙城文学》《澳洲彩虹鸥》《辽河》《情诗季刊》《中国当代诗人》《潮白河诗刊》《大庆作家》《大庆晚报》《燕赵诗刊》《核桃源诗刊》《小兴安岭》《呼伦贝尔青年》及《呼伦贝尔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古体、现代诗歌、诗评及散文随笔等作品,作品被收录多种现代诗歌版本。
在秋天
1、 秋光正好。我们约个诗篇吧 你去采摘秋风 我来编织落叶 在金色的草原上嵌满 丰腴的诗行 然后我们牵手离开 不再回头 待一场大雪来临 会藏起我们的文字 连同这一截相守的年轮
2、 我并非漫无目的地追逐秋风 也并非毫无原则地安抚落叶 我只是存在于它们中间 是它们至亲至爱的那个人 我的呼吸为此而存在 当体温不足以支撑一个季节 我们相视而笑,互道珍重
3、 当我灵魂不散 回首秋之深处的那一次眷恋 你明眸含泪 依偎我苍老的臂弯 我竟是如此的无力啊 真的承载不动一个季节的审判 而你不再隐忍的泪水 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遥远 古城天子的诗 作者简介:古城天子,本名肖云伟,1978年生,农民。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作品散见《诗刊》《星星》《绿风》《北方文学》《黄河文学》《诗林》《散文诗》《诗选刊》《青海湖》等,有作品入选《土地上的诗庄稼》《2009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多部选集并被转载、获奖。
小闪电
一个农民只要不 放弃歌唱 他的内心就可以很狂野 首先构建一处 不毛之邦 什么都可以没有 却不能缺少 千年耕作的村庄 还有不辞劳苦的父老乡亲 然后把内心的那场大雪 呈现 好了现在可以种春天了 种万物梦寐以求的故乡 种肆意缭绕的炊烟 最后从一个离乡的农民体内 抽出一缕乡愁 多像一道小小的闪电呵 虽小,却有挟持苍茫的气势 田野可以无动于衷 小闪电,击伤 一个农民的肺腑 于无形
旧雪
银白的豹子 让整个冬天风格整齐划一 时间再长又能怎样 冬天始终是春天的一个瞬间 银白色的豹子,所有人 都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 却及少有谁知道 这群小兽怎么消失的 风景旧了 洋铁皮的屋顶哭了 门口的老柳树再也伸不直 它的腰杆了 我的父老乡亲又在整装待发 在春天挖坑,顾不得 擦汗,挖坑,挖坑 埋种子,也埋已亡人
白菜
好不容易长得结实 而肥美 绿莹莹的刹是好看 却被我的母亲连根拔起 大的留着储备过冬 小的扔在高处 自然风干,待到腊月 用沸水榨了沾酱吃 这就是烟火人间的一个 小片段 也是我的俗世生活 身体被黑暗淘空以后 早起的一盘醋溜白菜要比 昨夜的几首分行文字 来得实在 儿子说总吃白菜他的脸色 都有些发青了 我的心儿突的一紧 由不得想起了早春 母亲在菜园里弓身种下菜子 在适当的节气里爬伏着 分捡青苗的情景 儿子啊,在多年以后 我相信涌泉村的野花和青草 都该是值得你下跪 的圣物 老山芹的诗歌 作者简介:张君,曾用笔名老山芹的味,老山芹,山芹等。60年代生人,黑龙江省伊春市人。作品在《岁月》《小兴安岭》《林城晚报》《蓬莱日报》《西海岸》《磬乡文学》及各大论坛、网刊等发表。
四月雪
那一年,年近七旬的父母 被一个熟人用三寸不烂之舌哄走了 决定像商人一样,经商
一辈子老实巴交的两个老工人 揣着攒了多半辈子的全部积蓄,出去闯一闯 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父母花了眼 又感觉一辈子没给儿女打下基业 总有些愧疚在反复地熬煎
正月十五刚过,父母像两只上工的蚂蚁 去一个叫“黑河”的偏远地方 望着父母那刚毅苍凉的眼神 我知道,是阻止不了
火车扛着苍老的父母 渐渐,远离了家乡 连着父母与儿女亲情的是一部移动电话 阻断父母与儿女亲情的是一千里的牵挂 和儿子花天酒地的忙 父母电话里的平安,让不孝子孙多少有些心安 父母说:现在赚钱真容易 年底回家,过个幸福团圆的年
转眼,时间的马匹趟过了一年的河 腊月二十三 父母的电话让儿女们心情黯然 过年不回家了,这边的生意还没完 存了不少货,年前出手卖不到好价钱 来年三四月份回去,那时是美丽的春天
嘎嘎,几声野山鸡的叨咕 呼唤了沉睡一冬的黑土地 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叫声 能唤回倔强的爹娘
四月十日 父亲说:回家了,就在日落前 初春的夕阳拉着父母长长的身影
四月份已经暖和了 父亲竟穿着棉大衣,扛着一个大包裹 那红光满面的油性皮肤,变得灰黑黯淡 刚毅明亮的牛一样的眼神变得呆滞浑浊 母亲瘦了许多,像一只哆哆嗦嗦的柺棍 逃荒似的,犹如战场上败下阵的将军,狼狈不堪 父母的头发花白 看到这样的变化,我的心一如秋风中翻滚的枫叶 疼出了血
在一个晚霞按耐不住的长叹里 母亲终于讲出了成吨的压在心头的酸苦 父母投资跟熟人合伙收废玻璃 然后卖到玻璃厂,赚中间的差价 实实在在的生意,无可厚非的买卖 然而,人心未必都是红的 那个熟人,拉了一车几十吨的玻璃,跑了 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举目无亲的地方 回家的路费都没了 父亲说:就是有路费也没脸回家了 刚强了一辈子的父母 在异地他乡干起了拾破烂的营生 经过一年的拼命,风里雪里 在垃圾堆里,一元一毛地拼凑齐了被骗走的血汗钱
我的泪水在眼前绘出一个凄凉的画面 一个垃圾场里——偌大的垃圾场 北风呼啸,白雪飞扬 上空几只乌鸦在盘旋,扑棱着翅膀 下面两个花白的头发在移动,蹒跚着脚步 四只黑黢黢的手,把饮料瓶,啤酒罐 装进背篓。一个碎玻璃片,划破了他们的手指 血,染红了肮脏的垃圾也染红了洁白的雪 雪,依旧在下,在我的眼内下
昨天的天气预报还真准 四月里真的飘起了雪花 亲人啊! 那不是雪花 那是父母散落在春风里的白发 木行之的诗歌 作者简介:木行之,本名廖松涛,1979年生于湖北南漳县,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居北京顺义。儿时习武,乡人称不学无术;少时学画,苦于画虎不成反类猫;高中时投笔从文,偶有诗文见诸报刊,随风湮没。生于农民家庭,缺少少爷脾性;天生两个酒窝,能装半斤烧酒;心宽体胖,诗人肚里能撑船;上过矿山,摸过鱼;当过小贩,种过地。娶贤淑妻,丙戌年冬月新添闺女,名之奕然,幸福之至!
油菜花
开过多少个春天 那身黄裙子一点也没褪色
无论开多少朵 也不嫌多 纵使再开一千年 也开不够
我爱你耳畔吊坠着的小蜜蜂 爱你胸衣上飞来飞去的蝴蝶 我爱你芬芳的味道 远胜人间飘香的炊烟
铁匠
铁匠打铁,也爱打抱不平 世上不平事,硬不过铁
鼓风。在火的愤怒中 一块铁服软了,羞愧满面
恨铁不成钢。铁匠轮起锤 肌肉鼓起。锻打、翻转 把一身的力量注入铁中
一块铁被砸扁、拉伸 在痛苦中呻吟 在锤打中脱胎换骨
铁匠毫不手软 非把它打得服服帖帖 不敢作孽
夏天
蝉每喊一声 夏天就热一分
这个夏天滴水不漏 行人挥汗如雨
一朵睡莲不动声色 享用千亩水色
风趋炎附势 压低一排排树木
漫卷诗书的诗歌 作者简介:漫卷诗书,本名施秀娟,大学教师,1961年生于上海,现居桂林。习诗三十多年,几度搁笔,淡出江湖,却从未忘记过缪司。出版过诗集一部。有少量作品散见于美国《常青藤》、香港《文汇报》《新晚报》《文采》《香港作家》、澳大利亚《澳洲彩虹鹦》及国内《星星诗刊》《绿风》《漓江》《南方文学》《红豆》《中国校园文学》《青春诗刊》《西部文学》等刊物。
我是一个桂林人(组诗)
我是一个让全世界羡慕的桂林人
方家所求的得道仙境 就在散步的路上 玲珑的双塔,为风景镏金镀银 两江四湖美不胜收的景色 从温带延伸到热带 途经亚热带,树木无论出身地,南北共舞 桂树与棕榈牵手,芭蕉为香樟执扇 荷花袅娜、兰蕙娉婷 就连岸边的芦苇都有道骨仙风 拂尘高过头颅 轻轻一掸,山更青水更蓝
古榕伫立古南门外,髯须挥毫 写意桂林城看不厌的山峰 素描漓江里冬去春来永远清澈的月亮 古榕的日记里幕天席地的画册 每一页每一幅 都让人流连一生
我用半辈子遍访桂林山川 没当官没发财没成名 但我游走漓江两岸的灵魂富甲天下 诗意栖居于大美之城 潇洒而自在 活着我是一个让全世界羡慕的桂林人 死了是山水间一片葱茏的绿
玻璃桥
玻璃桥是一个童话 满足你 体验不同的人生 心儿被赤橙黄绿青蓝紫 一次次刷屏 夜色中走上风雨桥 七彩瞬间变幻 辛酸苦辣甜各种心情 随意置换。静静地站一会 光影轮回 四季一次次更迭
榕湖之夜
宋词里说的琼楼玉宇 就在眼前 不用羽化成仙 灯火阑珊处携手的人儿 彼此相看 胜似神仙眷侣
天上的瑶池 东海的龙宫 比不上夜桂林 熠熠生辉的亭台楼阁 像是天庭的倒影 又像银河奔流人间 数不尽翡翠玛瑙珍珠和水晶 落成金塔银塔玻璃桥 杨雅云的诗歌 作者简介:杨爱民(杨雅云),网络用名:淡淡的云,细语轻声。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胡同女孩儿。爱好文字,时有散文诗歌作品在各民官刊上发表。2008出版个人诗集《云之梦》。现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任教。
走远的故乡
1、与一座城市有关
2、与一群人擦肩而过
村庄,我踩着你金黄的麦茬 3、似是而非
4、暧昧
5、小到无法相认
我的花朵,我的白,我的窗口的开放 6、幻境
此时,阳光让玻璃门外的一切
露珠的诗歌 作者简介:露珠,本名生吉俐,又网名圆音,露珠,睡醒的露珠。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内墙
未浸淫过风雨,你只属灯光 或明或暗,恬静或忧伤 照着落定的繁华,尘埃不再起落 当你的静默俨然成画,会有 脚步和目光停留,几朵不凋的花朵
是要对我诉说往事么,却欲言又止 怎样算沧桑?为你伫立时 心被潮汐覆盖,你知道 我很想分享你的美,跟一个或者 多个远方,分享无语的怀想 和你写在墙上的模样
阳光
夜太长,想匆匆穿越 黑暗中虚度的光阴,无果 眼睛只好装扮成黑色的想象 在风的絮语里徜徉 之后沉静等待,愿望复活的理由 是无人能阻止这个秋日 黎明的脚步又近了
谁说最迷人的日出 只能在山巅和海上? 未在山水间跋涉,未曾露宿风餐 此刻,我端坐房中 只仰起脸,再张开双臂 只要愿意赞美,我正拥抱的阳光 就是心田里 最温暖的源头 就是人世间 最幸福的形状
轮廓
宁愿相信,你勾勒出的 是个幸福的轮廓 那片黑,只是恬静的夜色里 相濡以沫的呼吸,和春天深处 存放琴声与花香的暖巢 也许,那归巢的倦鸟中 有一只,是我 晚来风的诗歌 作者简介:林风华,笔名晚来风,一个热爱自由与诗歌的女子。现居福建福州,有散文、现代诗、古体诗词散见多种报刊。
写给 桃花
想到你,便想到春天 一树的灿烂沉醉了三月 漫山遍野全是你,是天涯 被金沙银粉般深埋的宁静
因你,我格外抒情 你是我捧于掌心的嫣红 是穿枝拂叶间低头的娇羞 因爱薄命的红颜,一生缠绵
当光阴被反复雕琢 我忽然想,就这样守着你 不让你在暮春的夜里突然衰老 不让春风,偷走你的妩媚
天意
一场花事几近荼靡 我说,也是天意
你在我透明的想象里 象云朵游离我的波心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 而月光未眠,还在寻找青莲 念念不忘,无上清凉
三生石上的缘起 我曾经反复读过 风注定用一生追逐雨水 而你,是要住在我生命里的 于无声处,寂静的回响 随花开花落
有时,我佯装不懂天意 不问来生和你在哪里 我说,如果遇见就执迷不悟 如果我走向你,就不再回头 回头无岸,也是天意
倾城之恋
其实,城已倾颓 但我不愿承认,爱是空无的 爱是我的空气和水,你知道
多年了,末日不至 我坐在偌大的空城里 烹茶写字,平静如水 但我还是时常想到奋不顾身 那远涉千山万水的执著 为一个字,热泪盈眶
我多么热爱眼前的火焰 它燃烧了我的心你的眼 我在天空写下三百诗篇 我构画了一千幅美好画卷 而我的城,尊你为王
如今,我爱这倾颓的城 甚至更甚于爱你 它,终究为我倾尽所有 用灰烬证明每一分每一秒 什么是月白风清的平静 什么是赴汤蹈火的热烈
废墟之上 再无需花朵和诺言 你知道,整座城也知道 即便爱真的虚幻成影子 我也须是原来的样子 不曾变老,不曾变胖
沙丽娜的诗歌 作者简介:沙丽娜,女,高级讲师,心理咨询师。作品发表于《诗选刊》《星星诗刊《绿风诗刊》《岁月》、泰国《中华时报》《燕赵诗刊》《中国诗歌》等数十种报刊杂志。入选《诗选刊》2008、2010、2011、2013年“中国女诗人作品专号”,并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入2013年《中国诗歌精选》(韩作荣主编)。2005年出版个人诗集《记忆的手语》。
孤岛
左边拿走太阳,右边取走月亮 在中间点燃孤独 守着一座岛屿,听黑夜短促的咳声 一会儿远,一会儿近
喜欢道路,和它们的方向 每一个尽头都是大海,每一次出行 都是回家
阳光用来取暖 月色用来抚慰旧伤,影子 一分为二,好让平衡觉保持久一些 再久一些
错·误,不是错误
一个声音和另一个声音僵持了许久 做为一种概念,我们摒弃辩论 那扇门本来就没有门铃 也没有固定的门牌 出来进去无需辨认方向,无须叫门
即使这样,我们仍然被排除在和平之外 为那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让出人行道 让自己举步维艰 从早晨出发,到入暮时分 没有看到日出 也没有赶上日落
这不是错误 只是排队的时候,他们和西洋参站在一起 而我们,站在了土豆的后面
下午茶
我的下午茶,是一味汤药 青果,甘草,桔梗,金银花 一缕下午的时光做引子
我必须在某个时辰吞下这些液体 动用味蕾,分拣出植物的 根,茎,叶,花,果 说出它们的籍贯,记住它们的方言
这些个体,来自不同的姓氏 以不可或缺的身份,进入同一个族谱 互相容,或互相克,都要相安无事 制定每个清晨的出行计划
我把它们放在午后 是因为它们都是我的亲人 安然的诗歌 作者简介:安然,70后,大学本科学历,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庆摄影家协会会员,部分作品发表于省市级报刊杂志,少部分作品入选各类选本,更少部分作品获过一些不知名的小奖。
秋风中的鸟
生活从记事本开始
这个年纪
这个年纪,我们和影子 《北京诗人》简介 创刊时间:2011年1月26日 办刊宗旨:公益 艺术 独立 《北京诗人》投稿论坛:http://bj. 顾问:杨超 见闻 蔡仲萧 主编:木行之 执行主编:雨后春笋 顾懿初 副主编:梁永周 水滴 巴芒 编委主任:杨歌 责任编辑:翠儿 一帘幽梦 老曹 无梦的红柳 梦里落花 山涧水 柳芽儿 梦浅如烟 秦志良 一笑了之也 特邀编辑:朱德冬 海棠依旧 王云峰 孙梧 首页题字:蔡仲萧 策划:雨夜 法律顾问:王璐 装帧设计:梁永周
《北京诗人》诗刊是木行之2011年初在北京顺义创办的一本纯诗歌民刊,创刊时名为《潮白河诗刊》, 2012年初更名为《北京诗人》,并沿用至今。《北京诗人》一年四期,128个页码,截止2015年12月已经连续出刊20期。 《北京诗人》坚持“公益、艺术、独立”的办刊宗旨,自创刊以来,未收取任何读者和作者一分钱,今后,还将按照公益的路子办下去;我们坚持“诗歌是一门艺术”的底线,以质取稿,不搞圈子,不搞门派,为广大诗歌爱好者提供一个干净、公平、优质的展示平台;我们坚持独立办刊,不接受外来商业资助,保持纯正的文学气息。 欢迎广大诗歌爱好者投稿交流!本刊常设栏目有主编推荐、红颜诗国、新人展示、实力诗作、八面来风等。凡入选作者,赠送当期样刊一本。 |
|
来自: renxiaoxian > 《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