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由深圳瑞升华冠名播出】 小七说:炼油装置生产和处理的物料多为易燃易爆物,且处理量大,操作条件苛刻,多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火灾危险性大,因而消防设计就成了装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小七将介绍关于炼油装置的消防设计。 80年代以前,装置消防主要靠消防车,装置内往往只设置固定、半固定式蒸汽灭火系统,同时配置小型灭火器,消防水系统则多为与生产合用的低压系统。近年来,由于装置的大型化,联合布置和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装置操作人员很少,因此加强装置内供岗位操作人员使用的消防设施已提到日程上来。鉴于装置消防设计的有关资料不多,现就这方面的设计做一介绍。 装置火灾的一般情况 装置火灾主要由油、气源泄漏后遇火源或高温热表面而引起,但介质温度超过自燃点时,一旦泄漏也会立即着火。 1泄漏源(1)设备和管道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严密而发生泄漏。 ①动设备:泵、压缩机等。 ②静设备:阀门、法兰、取样口、放凝口等。 (2)设备、管道被破坏发生泄漏,引发爆炸事故。 ①由超温、超压引起。 ②由活性物质激烈反应引发的内部爆炸。 ③被外部火灾包围导致强度降低或爆炸。 ④腐蚀穿孔、机械外力等造成断裂。 2发生几率动设备的泄漏几率大于静设备,介质温度和压力高的设备大于低的设备。 破坏泄漏:高温重质油品几率较高,重油含腐蚀性物质多,易造成穿孔。 机械破坏:多发生在与设备相接的小口径管道连接处。 因泄漏几率高,由此产生的火灾几率就高。资料调查表明,由此造成的火灾约占装置火灾的40%~50%,是装置消防设施的重点防护场所。 火灾爆炸多发生在大量泄漏、介质比空气重且沿地面大范围扩散的地方。泄漏气体遇火源将引起爆炸火灾。这种爆炸火灾发生几率较低,但破坏性严重和损失较大,应注意泄漏检测。 往往是由于炉管烧坏造成火灾。一般在炉内燃烧,因设有蒸汽灭火系统,可及时扑灭,不会造成大火向外蔓延,个别情况由于未切断物料,油喷到炉外亦会造成较大的火灾。据资料介绍,加热炉火灾约占装置发生火灾几率的10%。 据国外资料介绍,塔和反应器的消防防护高度一般按12 m以下部位考虑。国内生产实践表明,塔的上部发生火灾很少,且一般不会造成蔓延,不会造成大的损失。调查表明: (1)塔的上部火灾在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初馏塔、常压塔上曾发生过,其原因是油气负荷过高(原油带水或原油种类变化时未及时调整操作工况),造成超压冲塔。油从安全阀溢出,沿塔壁下泄,遇下部高温法兰被点燃,在塔外壁形成大火。一般泄漏的油不多,即使不扑救,塔壁上油膜烧完火即灭,通常不会造成大的损失。 (2)塔上局部发生火灾,如焦炭塔、反应器顶部法兰处油品泄漏,渗到保温层内部遇热表面起火,可用灭火器扑灭。又如塔顶油气放空管不严密引起油气泄漏,在雷击时被引燃起火,可用蒸汽或灭火器扑灭。 一般都设置了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能及时发现泄漏,很少发生火灾爆炸。因距火源远,气体泄漏一般不会形成灾害。曾发生过润滑油系统管道泄漏,油喷到热烟气管起火,烧毁电缆造成停产的情况。 设备内爆往往形成恶性火灾,且易蔓延,同时设备碎片飞出,砸坏其它设备和管道而引发次生灾害。气体管道破裂,可燃介质突然大量泄放,形成大的爆炸危险空间,若遇火源即引起爆炸和火灾,将造成巨大损失。 装置消防重点保护对象 1 介质超过自燃点且压力高的设备及管道 如泵、换热器、阀门、法兰及管道上的三通、弯头等火灾多发设备。 2 火灾时易损坏且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设备 如带衬里的反应器、无隔热层的可燃气体和液体设备。因这些设备受火灾烘烤时,壁温度急剧上升,材料强度降低而被破坏,使可燃介质突发泄漏,以致火灾蔓延。 3 储存大量可燃介质的设备 这种设备如缓冲罐、回流罐等,发生火灾难以扑救,受损后火灾蔓延范围大。 4 火灾时不易靠近或扑救困难的危险场所 如多层冷换框架、设备及管道密集场所等。 5 易受火灾破坏的设备 如空冷器、架空敷设的电缆及仪表控制电缆,特别是事故状态下需使用的紧急控制电缆等。 装置消防设计的构成 装置内设置的消防设施,应能确保扑灭小火,并在发生大的火灾时能在消防车到来之前控制火势,减少蔓延。大的火灾扑救需要装置的操作人员与消防人员相互配合。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紧急处理,切断物料,方能尽快将火扑灭。为此,装置消防设计应由3方面构成。 装置四周都应有消防通道,并相应布置消火栓系统。这些通道是装置消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道的宽、高、转弯半径等都要满足所配备的消防车使用要求。目前装置的消防设计只表达装置边界线以内的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而对边界线以外消防通道及消火栓设置情况不予表示。应该说这种设计文件表达是不全面的,因为装置四周的消防通道设置是装置消防不可缺少的。建议今后的装置消防设计文件对此应予补充,这样才能表达出装置消防设计的全貌。 一般包括感烟、感温和火焰等自动报警器,以及手动报警按钮和电话报警等。控制室应有信号显示盘。必要时,消防站也应配有重复显示盘,并明确表示设置位置及类型。 (1)消防水系统:管网、消火栓、消防炮、箱式消火栓。 (2)蒸汽灭火系统:加热炉蒸汽灭火、半固定式蒸汽软管、汽幕。 (3)灭火器。 (4)固定水喷淋系统,水幕系统。 (5)固定、半固定式消防竖管。 (6)其它局部设置的泡沫、气体、干粉等灭火设施。 装置消防设计的基本条件 消防站:人员编制、车辆配备(车型、性能、数量)、报警形式、位置等。 消防水系统:管网类型(高、低、独立等)、装置水压、可供水量、管网布置、消防供水可持续时间等。 泡沫灭火系统:类型、设置方式、泡沫站设置、可供混合液量等。 装置区域图:附有消防水管网、消火栓及消防道路布置。 项目设计规定:PFD图、平面布置图、物料及工艺流程危险性分析等资料。 根据PFD图、平面布置图找出重点保护对象,设置消防设施;平面布置是否满足消防车的灭火要求。 装置内消防设施设置的原则 装置内的消防设施主要为岗位操作人员应急使用。现代化装置均采用计算机控制,装置外操作值班人员很少。所以,要求设置的消防设施不但要操作方便,且一二人便可操作,可以满足应急使用。 可有效扑灭初期火灾。实践表明,用灭火器扑灭的火灾占装置发生火灾的40%,设置的灭火器应对全装置给予覆盖性的保护。 蒸汽用于灭火和控制火势均很有效。实践表明,用蒸汽扑灭的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30%。蒸汽可连续供给用于灭火。其设置应能对装置的危险区提供覆盖性保护。 用长20~30 m的Φ25~40 mm水带与消火栓固定相连。水枪应为可调式,既可喷直流水柱,又可喷雾状水流,一二人可操作,设于火灾中需首先进行冷却保护的设备附近(如介质温度超过自燃点的热油泵、换热器、管道阀组、加热炉等设备),距保护对象的距离不宜小于15 m。 用于保护危险的设备群及较高的危险设备。如多层冷换框架、反应器、地面上密集的危险设备群等。亦可设置为对装置内的危险场所进行覆盖性保护。水炮可喷柱状和雾状水,设置位置距保护对象的距离不宜小于15 m,且保证水流能喷到保护对象而在装置检修时不易被碰坏之处。 用于多层框架、多层厂房,沿梯子敷设,主要供消防人员使用,免去消防人员敷设水带,可有效的争取时间进行火灾扑救,竖管下部接口设在便于操作的地点,可供水或泡沫混合液。 沿装置内消防车道布置,间距不宜大于50 m。一般与消防车配套使用。在高压消防水系统中可独立使用,直接向水龙带水枪、移动炮等供水。 蒸汽灭火主要用于加热炉炉膛火灾。汽幕常设置在加热炉附近和气体加工且泄漏几率高的装置。在大量烃气体泄漏时,用于阻隔、驱散烃类气体,防止与加热炉等明火相遇,引发爆炸火灾。 主要用于特殊危险场所的保护,如火灾时人不易靠近而需及时提供冷却水保护(否则会造成爆炸或火灾迅速蔓延)的场所,由于防堵塞维护工作较复杂,若能使用固定水炮保护而不用水喷淋则较好,但炼油装置很少用。 一般用于阻隔热辐射,防止火灾蔓延,用于特殊场所。如不能提供规定的防火距离,可设置该系统,多用于装置的扩建工程及大型库房的防火分区。
可设于火灾发生几率高的高温热油设备附近,或个别需用抗溶性泡沫灭火的设备附近。 以上仅对炼油装置的消防设计作了一般性的介绍,具体设计中应对以下几点作深入了解,方能较好地完成设计。 (1)掌握全厂性消防设施的设置及运行情况。 (2)对工艺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弄清装置使用物料及产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相应的灭火对策。 (3)对流程中的主要设备、设施进行分析,根据所储物料、运行工况等找出装置的主要火灾危险源、多发泄漏源。 (4)根据装置平面布置、竖面布置及上述火灾危险源、多发泄漏源分析,找出重点消防保护对象,有针对性地设置消防设施。 (5)根据装置区域布置图、装置平面布置图,对装置内外消防通道的设置能否满足消防的要求作出分析,当装置外部布置不准时,应提出要求和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