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成为售卖核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1997-1998年,三大门户成立 政府社会/环境数据->企业交易数据->用户行为数据 1997:NASA研究员迈克尔·考克斯大卫·埃尔斯沃斯首次提出“大数据”飞机气流数据。 2002:911后美国政府恐怖分子数据。 2004:沃尔玛客户购物和个人习惯大量数据。 2007-2008:社交网络的发展政府数据的使用。 2009:奥巴马政府提出政府开放数据计划,联合国手机和社交网站的数据从螺旋价格到疾病爆发。 2011:IBM提出概念。 2010-now:美国政府从健康到军事从社会化媒体到云全面开始大数据。 移动互联对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使用户大数据计算成为可能 2008年,iPhone 3G发布,智能手机时代来临 2010年,微博元年,网络成为用户行为与情绪数据留存平台 2011年,微博实名,PC端流量与用户统一。同年,BAT均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同时基于用户账号,完善生态平台,移动互联爆发增长。同年,IBM提出“大数据”概念 互联网厂商在“互联网 +”下与传统企业的融合关键:流量售卖,用户把控 运营监控 个性化服务与沟通 用户价值挖掘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个性化推荐 用户细分 颠覆 价值用户 用户需求 用户活性 用户习惯 竞争 直接竞争 潜在竞争 直接合作 潜在合作 ![]() 内容转载自: 易观智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