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的声音

 老沈阅览 2016-01-17

普通人的声音

2016年01月17日  

 

    解放日报记者 谢飞君

  六六老师因为山竹质量不合格向京东维权那会儿,大家还在揣测也许只有名人才能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所以“非名人”李淼在自己公众号上发布的一个吐槽帖,经过大量转发,演变成与携程的一种抗衡,有独特意味

  短短4天之内,事情朝着李淼想要的方向发展——
  李淼因为朋友在携程遭遇积分兑换票的事情,花1个小时吐槽了自己另外一次在携程平台上购买到“假机票”的经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攀升的阅读量使得携程卖假票进入到公众视野,携程承诺“三倍赔付”,李淼却并没有“息事宁人”,而是要求携程先查明情况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其他有相同遭遇的人也进行赔付,“不要谁闹得凶就赔得多,我更关注公平”。
  很快,网络上分为“挺”和“倒”两派。为了答疑解惑,之后几天李淼陆续更新公众号,每一篇都是10万+,收获了大约5万粉丝和3万元打赏。
  “谈完了,轻松了,两天没正经吃饭轻了6斤,开心!想减肥,找携程(两个偷笑的表情)”1月14日16时11分,李淼更新了朋友圈,看得出来他心情不错。
  1月15日下午,李淼对记者这样表述他对这件事的认识:“之前几天真有点像进入了‘战争’状态,如果说这个实例有意义,应该是让人们看到普通人的维权究竟可以怎么开始怎么结束。毕竟,以前老百姓维权就靠315。”

  万万没想到 接连的不靠谱机票

  这一周,李淼的生活和往常很不一样。
  通过微信公众号质疑携程“假机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的他,是因为朋友傅先生的遭遇才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经历。所以从一开始,这其实就是两码事。但网络上强烈的共鸣呼啸而来,很多人并不在意自己是清楚还是糊涂,一句“想走走不了”直指携程。
  当然,事情确实是两件——
  傅先生遭遇的是积分兑换票。月初,他通过携程网预订了从国内往返东京的两张机票,当他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办理回国航程的值机手续时,柜台工作人员告诉他机票无效。
  联系携程客服,客服人员告知没有查到异常情况。再打电话给日本航空,对方则明确表示,这张用英航的里程积分兑换的机票,在他值机前就被取消了。
  花正常机票钱在携程网购买的票为何变成了无效票?由于傅先生自己并非英航会员,这显得更不合理。日航工作人员说了两种可能:一是积分卡的主人发现自己的积分被盗用,投诉到日航会导致机票被取消;二是持卡者恶意刷积分来售卖,被航空公司查处。
  再次联系携程客服,对方立即重出了一张机票,但麻烦却也更大了——傅先生再次值机,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张机票是一名叫“石垣”的日本乘客用积分兑换的,日航规定,积分只有持卡者的直系亲属或配偶可以使用。联系携程客服,对方让他告知柜台工作人员说自己认识这名日本人,傅先生不愿说这个谎。
  调查折腾了近3小时,傅先生最终还是通过携程供应商第三次出的机票乘机回国,但由于日航始终不相信这会是傅先生通过官方平台正常购买的机票,他在日航留下了不良信用记录。
  傅先生通过微博发布了自己的遭遇,李淼看到后,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文,吐槽了自己的遭遇:携程在收取票款12326元人民币后,并未给航空公司付款,令自己的预订票订单被取消。
  “傅先生是我朋友,他的事情令我想起不久之前自己在携程的购票经历,于是决定写篇文章吐槽一下。”

  篇篇“10万+”携程陷入“假票门”

  1月10日,李淼在自己公众号发布了《携程在手,说走就走不了》一文。
  让李淼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一篇花1个小时急匆匆写出来的吐槽文,很快有了10万+的点击率,并且一天之内就进入百万级。文章下面的评论,也变成了吐槽携程客服的大本营,这使得这个偶发于普通人身上的问题,迅速放大成携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月11日下午,记者联系携程,得到的官方回复是:此次事件系机票供应商操作失误,携程平台每天所出机票中,客人到场无票发生概率低于万分之二。对于类似问题,其首先会保障客人出行,并给予退一赔三的补偿。给客人出行造成不良体验,再次表示歉意。会进一步检讨改进服务流程。
  这也是李淼得到的答复,他并不满意。要知道,在1月9日当天,携程客服部门给李淼的答复仅是“退还票款”;而今,给的退赔意见变为了“退一赔三”。难道是闹得凶就能赔得多吗?李淼想让携程给个说法,彻查漏洞,然后再谈赔偿问题。他还想要携程公平对待其他人,希望那些在公众号留言遭遇过类似状况的人们都得到应有的退赔处理。
  1月11日当晚,李淼发文《携程,请承认你卖了假票》,他的诉求是:“不愿意被一个万分之二的说辞搪塞。”
  1月12日,在原因求而不得的情况下,有人开始质疑“携程做假票没有动机”以及李淼本人的动机。
  受到质疑的最初,李淼心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人说赔偿三倍还不罢休肯定是嫌携程赔得少,也有人说一定是想出名想疯了……按照他们的逻辑,我就应该拿了钱就不吭声了,就不该执着于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和其他人是否能得到解决。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看到别人做了一件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就先用恶意去揣测别人,这是整件事情中我最胸闷的部分。”当晚,李淼以一个机械工程师出身的前对冲基金从业人员的身份,发文《所以我来分析一下,携程为什么卖假票》,试图用数据说话,进行原因猜测。
  1月13日下午,携程又一次刊发致歉信。当晚李淼发文《携程,我想跟你谈谈》,再次要求携程“给一个像样的说法”。
  在短短三天中,李淼的每一篇文章,都收获10万+的阅读量、过万的点赞数以及上千人的打赏。
  “三篇文章一共有超600万的点击量。”这表明不是李淼一个人的战斗。

  面谈后的峰回路转

  虽然认同者众,也有很多人在留言中提供各自的证据,但那几天的李淼一刻也不敢放松,生怕在不经意之间,这件事情被引到另外一个不受掌控的境地。“毕竟,有不少质疑,携程也没有明确的答复,不免担心在这样的拖延中自己的这件事被某些利益相关者所利用。”
  李淼也不是没想过息事宁人,但在后台看到与自己有类似遭遇的人发的截屏,以及携程对他们不公平、不透明的退赔结果,他又觉得该坚持下去。
  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中,李淼等到了携程的相约。会谈在1月14日14时开始。到了16时11分,李淼更新了朋友圈:“谈完了,轻松了,两天没正经吃饭轻了6斤,开心!想减肥,找携程(两个偷笑的表情)。”看得出来他心情不错。
  当天下午,他还在朋友圈先公布了和携程方面沟通的三个方面:一是携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消除操作失误导致错过航班的情况发生;二是携程国际客票部门彻底清查整顿假票和积分票,解决国际客票电子票号混乱状况,让乘机人可以及时拿到有效真实的客票号;三是针对所有的有效投诉和索赔,携程公布统一的退赔标准,并于近期开放通道集中处理索赔问题。
  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让李淼感到欣慰的正是:“让每位受到损害的用户都有公平且透明的退赔处理,而不是‘只有大V才有这样的待遇’。”
  六六老师因为买到质量差的山竹退货无门向京东维权那会儿,大家还在揣测也许只有名人才能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这一次携程“假机票”风波,李淼用自己的尝试也闹出了大动静,且他“非名人”。
  这个结果让一直支持他的公众号关注者很兴奋,很多人纷纷留言,希望他能够接着干,把大家反映的诸多其它平台的问题也一一解决。但李淼觉得这是公众误会他了,“我觉得这事没有必要再扩大。不想把它变成一个运动,也不可能借着这个事情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
  当然,李淼也坦言,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被一种力量推着向前。“在我发第一篇文章大约一个小时后,我就意识到这事没那么简单,有那么多的人经历过相同的事情,肩负着几千人期待,是一种需要勇气去承担的压力——我下决心通过这个事情,得到一个答案。”

  终于解开的假机票之谜

  假电子票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从事旅游行业十多年的资深人士Vivian告诉记者,以前携程直接从民航系统里面扣票,系统确认了就应该视为有票;但现在的携程和以前有所不同,作为平台方,很多时候是供应商自己上产品,携程只是负责审核。所以,一旦代理商票务出了问题,就会遇到李淼碰到的这种情况。她坦言,她的公司在携程也有30多款产品同时在售,有时候一款旅游产品中哪怕是导游出了问题,消费者也大多找携程去沟通。
  这与负责携程运营、与李淼面谈的韩先生的解释颇为一致。1月14日韩先生给出了颇为详细的解释:携程自2013年平台化以后,国际机票的业务由原来携程独家经营,变成了与代理商共同运营的模式。
  “携程保证自己的国际机票可以与中航信(备注: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系统自动对接,从航空公司拿到的电子票号不会出现问题;但几千家代理商的接单模式,是携程在收到用户机票订单并发送给代理商后,他们需要在携程规定的时间内出票,否则这个单子会被携程取回,由携程自己出票。部分代理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客单,会超过自己处理能力来拿单。即这些单子到了代理商手里,为了不让携程将客单超时收回,就会在来不及出票的单子上填入并不存在的电子客票号,返回给携程系统。之后再找时间出票,把正确的电子客票号刷新到携程的系统里。”
  对于这类电子客票单,携程采取的是“抽查”机制:20%-30%的非标准客单会进行人工抽检。此次代理商(湖南三和)在交接工作中,漏掉了那两张机票,而携程也没有抽检到,所以就发生了“拿到假票”的情况。
  积分兑换机票,就更是一个备受议论的规定。一名和多个航空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外很多航空公司为了吸引旅客,制定了里程积分兑换的奖励机制,也对会员累积积分兑换机票有不同要求,但大多要求是会员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或指定受让人使用。
  “以东航为例子,每位旅客可以添加10人进入亲友名单,用积分可为亲友名单中的人购买,但名单之外买卖积分兑换机票属于违规行为。”这位业内人士说。
  然而,规矩是规矩,现实却是,到淘宝输入“东航里程”字条,立即会跳出3页“宝贝”。也可以说,由于监管不到位,积分买卖是“公开的秘密”,不想让自己的里程积分“沉睡”在卡里的乘客,和航空公司的硬性规定,一直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甚至还有人发出过“我的积分我为何不能做主”的质疑。
  这位业内人士透露,有很多代理商违规购买积分兑换免费机票,再将免费票卖给旅客,赚取差价。由于积分里程兑换有一个“指定受让人”名单,个体之间进行交易时彼此心中有数,一旦航空公司询问是否认识某人,乘机人如果答“是”,也有可以正常使用的情况。

  记者手记
  公平比赔偿本身更重要

  短短一周,李淼和携程的沟通就有了一个不错的收尾。在跟进这个选题的动态过程中,我被一点感动:李淼在得到“三倍赔付”的承诺后,并未止步,而是坚持要携程说明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并让每一位被侵害了权益的用户享有与他同样的待遇。
  之所以有感触,是当记者这些年,听好多跑热线的朋友讲过这样的经历:读者打电话到报社投诉某个产品、某项服务,记者跑前忙后把前因后果了解清楚,但媒体的介入让读者得到了企业解决问题的承诺后,读者往往立即转过身告诉记者一切到此为止,稿子也不用写了,匿名报道也不需要。
  问李淼为什么不止步?他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他觉得公平比赔偿本身更重要。但是他也发现,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一点,不然不会也不该有那么多的人,在他坚持要个说法的时候,站出来恶意揣测他的动机。
  每一天,生活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很多时候,当一位普通人和一个大的机构产生利益冲突时,很容易不了了之。但是不了了之不应该成为常态,人们也不应该习惯“不了了之”,而给那些死磕到底的人贴上一个动机不纯的标签。
  我想说,如果这一切都是偶然,真的没有人刻意推波助澜,那经历完这样的一周,600万的阅读量、5万粉丝以及3万元打赏,确实都是李淼该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