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院将成电影业发展最大受益者 投资上游公司应谨慎

 恶魔传说 2016-01-17
影院将成为这一波行业红利的最大受益者。未来几年,中国影院市场将逐渐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同时,整合度将进一步提高形成3-4家领先企业。

(财经网 申学舟/文)“中国新一代”正成为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根据Entgroup进行的观众研究,内陆电影观众有超过70%在30岁以下。瑞信亚太地区消费业研究主管尹贺也在第六届中国投资论坛上指出,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于1985至1995年间出生的中国新一代,预计在2020年将贡献中国35%的消费总额,较2014年的15%高出超过一倍。

而影院将成为这一波行业红利的最大受益者。未来几年,中国影院市场将逐渐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同时,整合度将进一步提高形成3-4家领先企业。

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增长 市场潜力巨大

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电影票房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0%,2014年全年票房为296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依然将保持高位达到20%,到2018年将有望超越美国位居全球榜首,市场潜力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说明: q1.jpg

同时,影院数目及屏幕数量也正在高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影院数量达到5813家,共拥有屏幕24317块;预计到2017年,影院数量或达到9600家,屏幕数量达40500块。

说明: q2.jpg

瑞信证券媒体业研究经理郝大昭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告诉增长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资料显示,过去5年内,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10.9%,到2014年达到2.88万元人民币;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15.3%, 到2014年达到1.05万元人民币。

二是,1985至1995年间出生的中国新一代正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根据Entgroup进行的观众研究,内陆电影观众有超过70%在30岁以下。

三是,O2O网上购票的发展也刺激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长。在2015年上半年,网上购票已取代电影院购票成为第一位的销售渠道,占总票房66.5%。瑞信预计,网上购票到2020年将占国内电影票房的80%。

影院或成最大赢家 投资上游公司应谨慎

观影人次增长一方面能拉动票房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客流量不断增长,将给影院带来广告、会员、特许经营权等形式的票房以外的巨大创收机会。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目前影院费票房收入仅为票房收入的11%,而在电影业更为发达的美国,这一比例则达到了50%的高位。因此,郝大昭认为,电影业的告诉发展,或将使下游的影院成为最大的赢家。

说明: q4.jpg

但他同时提醒到,相较于国外,国内电影内容制作公司仍不具优势,对制作/发行单一业务的公司进行投资时需要谨慎甄选。“在投资上游的内容制作公司时,投资者应谨慎甄选,挑选拥有纵向整合的成熟生态体系并兼具票房以外强劲收入能力的行业顶尖公司”。

“2015年上半年,进口电影自 2012年初以来首次在票房上击败国产电影,给广电总局造成更大压力,决定加强国产电影行业发展。但尽管有广电总局的保护措施,外国电影仍然票房获胜。票房收入前十的卖座电影占全国票房总收入的50%左右;其中6部是引进的外国电影。”郝大昭指出。

说明: q5.jpg

影院整合度提高 市场下沉至三四线城市

在成为最大赢家的同时,影院也呈现出以下两个趋势,一是竞争加剧行业整合度提高;二是将下沉扩展至二、三、四线城市。

2014年,前十大影院连锁企业控制了41%的票房收入。万达是规模最大也是唯一的一线影院连锁企业,市场份额达14.3%。万达、大地、星美等所有主要企业一直在通过内生性增长和收购积极扩张。郝大昭预测道:“这一行业仍将进一步整合,最终业内领先重要企业将会是3-4家。”

说明: q3.jpg

除此之外,由于受到土地限制,加之三四线城市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消费模式的转变,连锁影院将开始向二三四线城市扩张。“我们认为一线城市新增影院的数量会下降。同时,二、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核心增长地区。 这些城市的人均观影次数、银幕/人口都远低于一线城市。”郝大昭表示。

(编辑:shenxuezhou)
netease 本文来源:财经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