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门外谈诗》之第八:两种罗嗦

 杏坛归客 2016-01-17
 

《门外谈诗》之第八

两种罗嗦

 

    诗贵精练。但有些人写起诗来却罗里罗嗦,费话连篇,不是言不及义的概念罗列,就是文字游戏般的近义词重复。据传宋太宗雍熙年间,有个自命不凡的诗人写了一首《宿山房即事》,就是一个近义词重复的典型。诗是这样写的: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第一句中:“一个”、“孤僧”、“独自”三个词词义重复;第二句中:“关门”、“闭户”、“掩柴扉”三个词同义;第三句中:“半夜”、“三更”、“子时”所指为同一时刻,重复;第四句中:“谢豹”、“子规”同为“杜鹃”的别名,重复。这简直是排列近义词的文字游戏。

    这位诗人还写有一首同样风格的诗:《咏老儒》,有其异曲同工之妙。诗曰:

    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

    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

    诗中,“学伯”、“生员”义同“秀才”;“贪鼾”、“爱眠”义同“好睡”;“浅陋”、“荒疏”与“无学术”意义相近;“龙钟”、“衰朽”都是义指“高年”。这又是一首近义词重复的“杰作 ”。

    在诗歌中,不是不能重复,关键是你为了什么?有时候,“重复”“罗嗦”也是好诗——真正意义上的好诗。为了表达上的需要,在诗歌中有意地进行重复;不但词义上要重复,而且字面上也要重复。如汉代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就是这样: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真是千古妙文!一首小小的采莲曲,朴素、生动、别致。诗中那回旋反复的语句,描绘了鱼儿在莲叶四周环游戏嬉的动人情景,不但展示了江南水乡绮丽的自然风光,而且也抒发了采莲人的欢快愉悦心情。

    再如,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描写全家人为木兰准备行装的一段。诗中这样写道: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一段,大事铺张,让全家人跑遍了东南西北的所有集市。这是“繁”,是“罗嗦”,但“繁”得好,“罗嗦”得到位;唯其这样,才能显示出全家人忙碌、紧张的气氛。

    顾炎武说:“辞主乎达,不论其为繁为简也。”(《日知录》卷十九)此言说得很有道理。

                                              2006年6月8日于听雨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