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大学摄影专业毕业的你在做什么?

 泉山听雪 2016-01-17

国内艺术院校里开设摄影专业已经走过30个年头,这些年来培养的众多毕业生都去做什么了?为此,我们抽样调查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专业五所艺术类高校,请老师介绍了下学校都教授学生什么课程,侧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毕业后都从事什么工作。最后还请各校老师推荐了3位代表毕业生,从自己的角度回答了大学教育对自己的影响,认为学校教育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摄影专业毕业生有的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前行,成为艺术家;有的进入高校做摄影老师;有的进入商业摄影领域;有的甚至转行做与摄影无关的工作了。他们所选择的道路和取得的成绩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摄影教育的成果。


采编:孟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


姚璐


摄影专业毕业生的走向,每届之间各有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做独立艺术家


(2)做与摄影有关的工作,如杂志、时尚摄影师、商业摄影师


(3)慢慢发展起来的若干学生开始自己经营自己,成为独立的商业摄影师


(4)转行做和艺术相关的工作,如设计、展览策划、网络媒体等


(5)办考前培训班


我想了一下,目前这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又是相对比较集中的。


中央美术学院的摄影专业强调将摄影放置于宏观的当代视觉艺术背景下进行解读。注重培养具有独立创造力的影像艺术家、职业摄影师、跨领域影像媒体人材。我觉得在美院里的学术气氛和严格的造型训练对他们的眼界和艺术水准影响很大。


除了摄影的技术培训以外,主要是教授学生运用独立的创作语言,搭建自己的艺术观,培养自己的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坦率的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和时间的延续,迅速的体现出效果不太现实,往往都是毕业以后随着在社会上积累阅历、以前的所学的知识才能慢慢的发酵,知识体系才能慢慢的起到作用。


现在知识不断更新,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增加不确定性。学生的思维变化很大,有的时候知识的溶解性不够,迫不得已的跟着跑,缺乏那种沉淀感。


车快


我现在在天津师范大学任教。工作较为稳定,有较为充足的个人时间用来继续个人的创作实践。以前在商业摄影领域也工作过,然而沉重的工作与压力使自己难以走回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而大学教学工作既能保证日常的生活,同时也使我继续进行艺术实践成为可能。


如果说同班同学的话,多数还都在做摄影或摄影相关工作。商业影像领域有自己开创影棚工作室拍摄商业摄影的,有做商业广告制片的。艺术影像领域有以艺术家身份继续创作作品的,也有做策展人的。当然也有部分转行,具体在做什么不是很清楚。目前来说,在艺术影像领域中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应该是宗宁吧,经过多年的潜心创作与努力,作品终于获得业界专家的认可。


我们在大学教育中所获得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技术技巧。更重要的是,美院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师长已然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艺术家,他们陪伴我们成长,使我们成为了一群有着较高艺术素养,有着较高眼界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工作者。虽然未必各个都是艺术家,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成果仍然是在同行当中突出的那一个。如今,我在现在的岗位上,获得学校领导的一致肯定,这也要感谢中央美院以及摄影系老师们多年的栽培。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大学教育必定存在一定的不足。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一些院校及部分专业招生过多,造成师生比严重不均衡,从而使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中央美院在这方面还是控制的很好的。还有一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资源的浪费,很多专业所设学生培养方向有所重复,由于院系不同甚至是地域上的分离,从所设课程至所配师资与设备都很重复。学校应该宏观上统筹调节,根据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开始更与时俱进的通识课项目,使一些新媒体相关的知识作为每人必备的基础,减少院系资源的重叠,以及教学压力,使专业教师能够更专业的教授学生。


姜婉璐


我现在从事时尚摄影和电影有关的衍生品拍摄。选择现在的职业完全是因为兴趣以及擅长,这两点都具备才会有快乐的感觉。

我的大学同学有在做艺术摄影、教师、培训、摄影制片、演员等很多方面。很难说谁做的比较好,大家都在坚持自己的选择就说明各有各的好。

我是在大学期间才真正学会专业的摄影技能的,虽然不一定是完整的技术,但是对于思维培训、摄影观感,以及对胶片、对电子设备都有了相应的认知,是我摄影生涯的一个很好的开端。

美院教育主旨是为了培养大家的观念,这是特别好的一点,也是有先见和长久的。如果从现实一点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可以再增加一些实用的摄影技术和方法,拓展视野,增加与国内外各类工作室交流互动和实践机会。



姜婉璐作品


迟鹏


读书、教书、艺术家;读书、教书是内心所向,艺术家也算被逼无奈。


在我看来,所谓的好有“付出”和“得到”两个标准。如果标准是“得到”,那可以说比比皆是,但如果是“付出”的话,只能说是寥寥无几。


任何高效的学习都是一个自我学习与整合资源的过程,它可能更倾向于一种基于自身智商、情商的整合之外再加之老师、学校的教育和给予,最后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


如果一定要谈不足,确实也存在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事实上是和这个国家当下所面临的问题相同、原因相近的。任何国家的教育都并不完美,作为学习者自是不必一味抱怨系统,最大的问题恰恰是你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系统;而对于传授者而言,则要尽可能去优化与改良这个系统,而在今天的语境下,这个过程势必漫长。


迟鹏作品《迟迟》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宋靖


我们摄影学院分三个专业,图片摄影专业,商业摄影专业,媒体影像制作专业、这三个专业成立的年数不一样,图片摄影专业我们今年已经是第20个年头了,商业摄影也有15个年头,媒体影像制作有10个年头。图片摄影历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是以媒体为主,培养的主要方向是新闻纪实方向,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大概有一半去媒体工作了,有四分之一是做主题创作的自由艺术家,还有四分之一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商业摄影大概有三分之一出国深造了,三分之一也在媒体工作,还有三分之一在做商业创作,现在为各个时尚杂志提供片子,做他们的签约摄影师。媒体影像制作,我们刚刚毕业了两个班,大概有一半的同学在自己创业,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出国留学了,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也在做媒体的工作。


我们电影学院一直以来是培养影像方面的创作型人才,所以在学校培养过程中侧重的是在有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还有一定文化素养环境的培养下,尽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校里面他会学到图片摄影方面所有门类的一些创作方法和创作实践,都能得到锻炼。我们学校一直坚持让学生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发现有感动的东西进行拍摄。所以在学校的教育我们有很多的时候都是教给学生创作的方法和认识生活的方法,从而给他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这是学校教育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现在我们在学校教授的就是技术技巧教的很多,不管是新闻纪实还是商业还是媒体影像制作,他们在学校毕业以后马上就能胜任跟摄影有关的所有工作,但是学生最后做出的成绩可能不是学校里面能教授的,还跟他个人的天赋、个人的品性、个人的性格特质有很强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学校更多的也是在全方位的告诉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影像创作者,必须具备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同时掌握好摄影方面的技术技巧,就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电影学院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都是比较自由的,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都是积极良好的,我们学校很少有逆反的学生。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尊师重道,薪火相传。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都是遵循着这两句话,对老师很尊重,老师对学生也很爱护,然后教授他们的东西应该是正确的一个价值观和人生观。我想,有良知的学生他们是能感知到的。所以学生课堂的反馈是非常积极非常良好的。


如果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加的丰厚,如果我们的教育资源能跟现在的经济相匹配的话,我们希望能提供机会让老师增长见识,能让老师真的安心于教学,把教学当成人生唯一的职业。再加强理论学习和创作,如果学校的老师没有创作经验和一些正确创作理念的话,空对空的讲不如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后再给学生教学来的有效。学校目前硬件设备可以说是国际一流的,这些一流的设备是不是能敞开了让学生用,是不是能让它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这是考验我们教育管理的一个问题。由于我们现在教育管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们的设备没有全部的利用起来。如果能把我们的教育管理提升到一个高度的时候,我想我们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帮助和更好的实习条件还有更好的创作机会。


姚礼尧


我现在在读研,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学够,想要再往一个方向深入研究一下。


同学一半在各种影视公司,有两个人出国读书了,其他剩下的同学在自主创业。


我觉得大学四年学到最重要的是了解学习本专业的方法和态度,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和专业的东西。


现在学校教育的问题是理论教育还有欠缺,与专业有关相关辐射出来的知识补充还不是特别充足,还有就是学校有很多非常专业的设备,但是学生几乎很难利用,能利用的都是一些基础设备。


谢淼崴


回顾这四年,学到的不仅仅是图片摄影这个专业的知识。图片拍摄更多是技术、构思,还有与人沟通、相互协作等能力。摄影就像是做实验,是一种探索。探索未知,就需要自己不断学习。四年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明白要学习的地方也很多。


个人觉得,大学教育应该有更多时间去实践。可否将前三年的课程压缩至两年,课时不变,这样可以在大三大四进行个人实践创作。


金宗宇


我现在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读宋靖院长的研究生。我现在毕业之后继续深造,是因为想要学习更多摄影方面的知识,另外也想学习如何当一名教师,想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


同学从事自由职业较多。大学四年学到了摄影是什么,各种技术和想法。学校不足的地方是研究生没宿舍。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


林简娇


学生就业去向是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教育是其中之一。摄影系学生毕业去向大概是这样几个方向:摄影教育、媒体、独立艺术家、广告公司、自主创业、考研等,各占比例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学校早期的毕业生在教育领域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60所高校的摄影专业都有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担任摄影专业教师。在2009年做过一个统计,担任高校教师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5%,从事媒体传播行业的占41%,其他行业占43%。高校扩招以后,摄影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环境也相应变化,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有所改变。

传授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应该思考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的专业教学过程中一直遵循三个过渡的原则,就是从造型艺术基础向摄影基础的自然性过渡;从摄影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向摄影技巧、摄影表现的强化性过渡;从摄影创作的艺术规律向拓展摄影表现风格、培养艺术个性的升华性过渡。希望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个人的摄影知识框架以及形成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目前高校的学生大多是应届毕业生,在进入高校后也会面临各式各样的状况,比如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学习的知识与需求的对接,就业环境的压力等等,这也是学校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杨莉莉


我目前是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摄影教师,副教授。本硕连续读了7年,习惯比较自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因此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不坐班)。


我们本科班一共12位在籍同学(96级),其中8位在中国各地高校做摄影老师,其余四位在媒体。我本人教学外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2014年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摄影理论奖,算是我们班里的一个业绩吧。有一位同学在工作后取得了美术学博士学位;有一位同学在高校教学之余,创办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美术培训学校。


回顾1996年至2000年的四年本科生活,还是有不少收获。和高中毕业生的身份不同,我是中专毕业后先在别的高校进修了两年,再考入鲁美摄影系的,所以对这个学习机会十分珍惜,时间抓的比较紧。大一大二期间恶补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哲学体系等,大四非典期间大量看艺术电影,提升了和电影相关的基本素养,对时装摄影、音乐(摇滚和民谣)也很感兴趣。


就我当时本科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来说,当时缺乏优秀的当代艺术理论、摄影理论的老师及课程,西方美术史的老师讲到现代主义就戛然而止,同时也缺乏基本的人文社科教育(有位受欢迎的哲学老师英年早逝)。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视野不够开阔(当然这也和中国当时的艺术、摄影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当代艺术(也包括现代艺术)的教育缺席。


王兵


我现在还是拍摄独立电影,我己经拍摄了十几年电影了,别的工作也不知道做什么好。拍摄影片也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这些年我一直很忙,对同学他们做什么事情也不太了解,想想当时大家一起上学的情景,真挺想念他们的。


在大学其间,是对我审美基础的确立和影像本体认识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也是我对未来有更多设想和努力的机会。


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方面,我什么也不懂,学校教学的安排自然有他们自己的经验。



王兵作品《铁西区》


李堂


我现在做电影摄影师,主要从事纪录片、影视剧拍摄,参与制作过《龙门飞甲》、《大笑江湖》、《东成西就》、《天河》、《诛三计》、《缺失》、《狼》等影片,选择做电影摄影师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是大学的专业,还有也是因为喜欢。

同学们毕业后各自奔波,自己创业开公司的、拍电影的、拍广告的、拍纪录片的,都有。

鲁美是一所传统的艺术院校,摄影系也是在国内开设比较久的老牌院系,四年在这里学到了专业的基础知识,从胶片到数字到后期知识。因为鲁美是艺术院校,同时也接受到了很多的传统艺术知识和当代艺术信息,而正是这些知识都给自己在日后带来很大帮助。

我们上学的时候刚好赶上胶片和数字的过度时代,所以那时候多数接触的还是胶片,如果是现在我希望能开设更多一些的数字技术课程,当然胶片理论和基础知识也是同样重要的。同时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探讨总结理论和经验会更好些吧。


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


邵文欢


毕业生做的行业很多,不乏有改行之人。当然也有坚守的。我们知道摄影涉及的面很广,似乎跟任何事结合都会有个“正业”出来。早几届的需求不饱和时,有进入到学校做教师,媒体做记者,出版社专职翻拍等等。现在我所知道谋生的很多个体都在做着网商摄影。还有的几个人一起开个工作室,有的还是一边做着商业一边做自己的创作。


万波


我目前还在学校影视系读研究生,研三,即将面临毕业。当初是本科毕业后工作了一年,然后选择考研。一是因为当时觉得本科所学专业还不够精,想继续深造;二是想跨学科做不同领域的尝试,我在读研期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之间嫁接转换。毕业后的意向是进高校做摄影相关的教学并且继续个人创作。


我是12年美院摄影系本科毕业,那一届我们系有50人,2个班。继续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同学大约有一半吧,在影楼、商业摄影公司、媒体报社或者个人工作室等,也有部分同学转行经商、出国留学或者在地方事业单位上班等等。同学中不乏在本专业上做的比较出色的,比如黄东黎,她近期一直活跃在各大摄影节,也获了很多奖项;也有在学业上比较出色的,比如刘畅,他毕业后去了美国留学,现在在哈佛大学攻读电影理论研究的博士。大家都在努力的不断前行着。


大学四年的学习,最基本的就是让我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因为在读书期间我比较偏向于商业摄影,经常混迹在影棚,也会自己研究不同产品的布光等,这些经历使得我在毕业的时候可以比较从容的应对一些商业行为,通俗的说来算是有了一项吃饭的本事。同时,美院的环境也不同于综合院校,浓烈的艺术氛围时刻陶冶着同学们的审美修养,学校教会了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专业。所以综合来说大学四年是值得回忆的四年,也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学校的教育,个人觉得客观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由于课程排课的原因,会出现一些老师对该课程其实掌握的并不是很深入,但也要硬着头皮上,所以会有浅入浅出的现象,使得学生在一个课程结束之后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其次是侧重方向不明显,因为学生四年下来每个课程都有涉及,但却不精,没有偏向某一个特定领域,比如商业摄影、报道摄影或者艺术摄影等,每个方向所学知识点侧重面肯定会有不同。一句话概括:学院以打造具有美院造型特色,一流的影像艺术创作人才的高目标前提下,同时也得具有落地的知识技能。



万波作品《碑》


李旺


我现在在一个知识分享平台的互联网公司做首席品牌官,工作是公司品牌的推广与策划,工作重心是拍摄名人肖像。

同学毕业后去向分三类:一是继续深造,考研或留学;二是从商,电商或者开店;三是商业摄影。

学校教育就是让自己有时间做点自己的事,个别老师对自己有些影响,但有限。

学校教育的弊端已经讨论很多年了,尤其是高校教育。艺术没法用学科量化。师资很重要,德跟艺都是问题。



李旺作品


陈吉楠


现在主要工作是进行影像创作,同时在一所大学教书,但是课不多。支撑我一直创作的原因是我对它保持热情,就是喜欢。


我们同学的职业很多,大部分还是跟专业相关,比如记者,编辑这一类或者自己做工作室。我不知道好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是看经济的话,有同学去经商了,还是很好的。


我不太会把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和我现在在做什么看做一个直接的因果关系。很多时候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在美院的学习,最重要是在一个较好的平台上,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眼界。


希望学校的教育不要太模式化、不要老是一成不变。



陈吉楠 《禾声》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专业


张辉


本科毕业生多是前往报社、电视台,以及广告公司、网络媒体等,这个比例约占总数的60%左右,其次是转行进人其他行业,也有部分学生开始个人创业。研究生层面,现在毕业的有15位,其中在高校任教的有9人,从事网络媒介及影像艺术相关工作的6位。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西安理工大学摄影专业4年本科课程中,设置的摄影专业课程有:摄影史、摄影美学、曝光控制与暗房技术、传统摄影工艺、大画幅摄影、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数字影像创作、摄影写作与图片编辑、观念与实验影像等。


除了摄影教学以外,对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寻找美发现美,并最终的创造美。同时,在当代艺术中,摄影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段,这就需要在学生了解各类艺术的语言性质。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中,除了有素描、色彩、图形创意、平面构成、风景写生以外,还设立了装饰雕塑、国画、书法、民间美术、中西方美术史等必修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中熟悉了解多棱角多色调的艺术形式,总结艺术规律,探索摄影艺术中新的生命、新的活力。


艺术学科的发展在纯美术、摄影、动画等相关学科的支撑下离不开现代科学的交融与配合。摄影作为视觉艺术综合体的学科门类,在社会实用功能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致使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处于这种尴尬境地,我们唯一出路是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摄影专业课程的安排中,加入大量艺术设计及与工科相关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如计算机设计基础、广告设计、影视摄影与短片制作、影视后期编辑、网页设计、丝网印刷、印刷实践、三维建模设计、综合材料等课程。


再有,就是走出校门,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亚洲大学生摄影展”“美国青年艺术展览”等各类大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


由于我们专业身处理工为背景的综合类大学,缺乏艺术和人文氛围的熏陶,在课程构架中较少有人文素养、宗教文化、哲学、中西方文学、文艺理论等课程。摄影教育任重道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思变,相信会做的越来越好。


汪海


我现工作于西安工程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专业教师岗位,从小就希望自己能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毕业后在研究生导师张辉教授的推荐下来到了西安工程大学。


同学们的工作都很宽泛,有继续摄影的,有当老师的,有从事平面设计方面,等等。其实工作没什么一个绝对的谁比较好与不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觉得就挺好的,无论工作性质的大小。


因为热爱摄影,大学报考的时候就报了摄影专业,在本科的四年,收获了不少摄影方面的知识,更是感谢理工大学的每一位老师在学习交流的时候都非常尊重我的想法,从而才能更好的展现自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张辉老师,研究生再深造的这三年不仅在学习上面给予我帮助,更是拓宽了我的思想和工作能力;学校跟社会的差距毕竟非常的大,在这三年里张辉老师对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细心教导,对于我们走向社会给予了相当多的帮助和经验积累,对于我现在的工作更是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我很开心也很感谢从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并且学习了自己喜欢的摄影专业,为之发挥。


学校与社会的差异大家有目共睹,当然学校毕竟是以教学为重,社会实践相对较少,许多学校也是在不断改进,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我本科毕业的时候直接走向社会,显然会碰到各种问题,能力不足,但在读研的三年里,张老师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上都是给予我很多的帮助以及经验传授,这为我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辉教授一直以来的教学和帮助。



汪海作品《荏·苒》


刘盼


我现在在北京一家O2O公司做设计总监,主要针对微信运营、微商城 以及腾讯活动等,做线上对线下的设计。这个行业的选择主要源于研究生毕业的选题——导师张辉教授的《文 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数字唐陵”》,此课题在张辉导师的帮助下,不 仅让我对数字影像有了新的认识,还对于手机传播的微信平台有了初 步的了解,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 ,但最终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对此不得不感谢我的导师张辉教 授“数字唐陵”项目对我的帮助。

教研室的同学们大部分都踏入大学成为了人民教师,他们都很优秀,能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一届又一届的学子。

我大学的专业其实是工业设计,但是由于自身对影像媒体的热爱 ,所以研究生便选择了张辉教授的“影像媒体与信息设计”专业,所 以还是说说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吧。研究生期间真的学到了的太多太多 ,只有真正步入社会,开始工作,才深深的意识到研究生的学习对自 己的帮助有多大。导师张辉教授并没有把我们局限在“影像”上,而 是利用这一优势扩展项目内容,挖掘每个人强项,在他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不仅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了提升,更是全方位得到了锻炼。

就我自身而言,我觉得大学的教育其实相对于社会工作会有一些脱节,它更注重的是理论的学习,但工作却是实践,而研究生恰恰相反,它是在项目的实践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对未来工作的帮助会更大。在此,还是要再一次的感谢我的导师张辉教授在我读研期间给予的指导与帮助,谢谢!


窦乃琪


我现在是西安理工大学影像动画系摄影专业张辉老师的研究生,读研一。因为自己总觉得现在还是比较年轻,想多学习,所以就选择在西安理工大学继续深造,并且也是为以后读完研究生能在社会中找到令自己更满意的工作。


我身边毕业的同学有的去北京在公司里做编辑,有的在广告公司做摄影师,还有自己开工作室,还有在学习准备考公务员。目前他们都是今年才毕业,工作也是刚起步阶段,没有做的很出色的程度,有一个同学开了一个美术班,还是很成功的,去学习的学生也很多。


我在本科的时候是在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专业学习,可以说我是从来到这个大学才开始接触摄影,之前对于摄影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所以大学四年对我来说对摄影有了很多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习到了很专业的摄影知识和技术,让我学会怎样去拍摄出好的照片,而且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来创作我的摄影作品。在学习摄影之前,我认为摄影谁都会,但是学习了摄影才知道摄影还是有很多门道,在按下快门之前我们开始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还是需要更多的思考,选择怎样的角度、构图、光线等等......做摄影创作时候更是要有大量的前期工作,而且是要一段长期的创作,并不是按下快门就能完成。在上大学这四年我们会经常去参观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我们会观赏到各种各样知名大师的杰出作品,这对我们学艺术的来说在艺术的欣赏和见解上有很大的提升,对艺术的审美观也是提高了很多。我们不仅对艺术有学习了解,还学习了很多电脑软件,例如Photoshop、CorelDRAW、3ds Max、Premiere......这些对平面设计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自己拍摄照片并且制作。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是我能完成例如广告设计和摄影工作的需要等。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我更喜欢一些实践类的活动,可以多增加一些实践性的课程教育,多让我们去体验、去学习,这样就能提高我们的兴趣并且能记忆深刻。上了大学,老师一般只有在上课的时候能见到,所以与学生的交流也少了很多,应该让学生和老师多一些交流,了解学生的所需,这样在教学上才能跟学生互动,不会枯燥无聊。


有趣、有用。您不仅仅可以在这里便捷地投稿、参赛,与《大众摄影》的编辑保持沟通,还可以舒适地享用我们每周末为您精心准备的深度资讯,逆向时代的噪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