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笑来:把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RamboDawn 2016-01-18


今早听罗胖推荐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以及他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幸运我在罗胖推荐之前就已对这些有所关注。

我先给大家描述这本书中李笑来老师经历的一个故事,供没有看过的朋友参考:




把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笑来老师32岁的时候被大夫诊断得了中度脂肪肝,他并不相信中医疗法,所以就去了健身馆锻炼。

有一次他跟教练聊天,发现一个现象,交了年费之后坚持不到两个月(其实不过8周而已)的会员占整体会员数量的95%以上。而竟然坚持了两个月的会员也往往做不到每天都去健身。

太多的人去健身馆交年费,其实只不过是在表达一个良好愿望而已。这些人如果取得中档健身馆,按北京目前价格,年费大约4800元。结果很多人年底一算,总共去了6次。于是单次消费为800元。健身馆的会员很少有第二年续签合约的。但是,健身馆的销售代表们并不担心这个,因为同样的人群一波接一波,永远不缺。

在坚持下来的5%的会员中,还有很多人,每个月去上一两次,或者两个月去一次。而且这些会员很少从健身上获益,因为去的次数实在太少,但是他们通常会在第二年续约,不过第三年续约的人数几近于零。

健身馆里确实人来人往,但只有极少的人在坚持。在健身馆里,你知道如何一下子看出来哪个人是已经坚持了很久的人吗?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看他们的身材,不过,最好玩的也最有效的是观察他们的表情。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放松的,但却是专注的。他们会做很长时间的准备活动,然后开始规律完成当天锻炼,并且补上相当长时间的放松活动。

那么多的人为什么无法坚持?尽管他们和那些少数最终坚持下来的人一样,都有着良好的愿望。第一个可能性是,他们最初的时候一下子练得太狠了,狠到任何人都坚持不下来的地步。比如,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脂方法,但是大多数人用错误的方式跑步,一上跑步机,就把速度调到65以上,咚咚咚玩命跑,10分钟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事实上有氧运动大约20分钟内,消耗的主要只是身体内的糖,30分钟之后才消耗脂肪的比例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可是他们这样的跑法,除了累不会有任何效果,还造成一种幻觉“我一直在努力”。

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应该是慢跑。慢慢跑到稍微气喘的地步,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这样就很容易坚持到30分钟,然后,在接下来的10~15分钟之内,如果体力允许的话,就尽量快跑,或者至少强度比之前30分钟再高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

生活中其他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人总是喜欢制定“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之任务”。例如“每天背200个单词”,“每天写5篇英文作文”,“每天200个俯卧撑”,这样强度对于刚刚起步的人来讲,“貌似可行”而已。在一个所有人都忙忙碌碌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但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会从一开始就拼命呢?比如长跑运动员的比赛技巧,到了最后一百米才开始冲刺。但是很多人却反过来做事,往往在最初的一百米开始冲刺,然后索性就不跑了。

健身馆的一些人往往是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才决定锻炼。理论上讲:一个人积累的脂肪花了多长时间,就要花同样的时间才能将脂肪消耗掉。所以,如果一个人25岁开始发胖,35岁来健身房的时候身上有40斤脂肪,然后要求教练帮他三个月之内减掉那些脂肪,几乎不可能。当然,努力一点可以把10年时间缩短为5年,甚至两三年。

为什么那么多人总是在寻找“速成”方法:因为他们前期松懈了太久,现在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所以寄希望于“速成”方法的存在。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幻觉。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所以,速食业也因此间接蓬勃发展,无数的培训机构成了庞大的产业,这样的本性使减肥药成为一个庞大的垂直产业,每年全球有上万种新品减肥药上市,无一例外被证明无效之后,下一年会有更多的同类商品上市,会更加热销。

所以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执行该计划。


以上描述内容来自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本书里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却是这句话: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有心的朋友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


我的kindle电子版《把时间当作朋友》是2010.8版。字数:240千字。 这次罗

胖推荐的纪念版字数达到了364千字,比我这版多了124千字内容。



我喜欢会讲故事,有故事的人。扫一扫,可加我好友。

周末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