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木梳”的来历
2016-01-18 | 阅:  转:  |  分享 
  
“木梳”的来历



华夏文明始于炎黄,正是炎黄时代,造出了人类第一把梳子(1959年,山东宁阳县大汶口出土回旋透雕象牙梳一把,震惊了史学界,这件文物距今已4500余年,正是炎黄时期的出品)。“梳子”是梳理头发的工具,最初因用木头所制,所以也称为“木梳”。现在梳子的种类繁多如:檀木梳、枣木梳、桃木梳、牛角梳等。



关于梳子的创始和梳文明的起源,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在华夏上古文明时代,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的一个王妃名叫方雷氏,她就是开创了华夏族凤凰图腾的黄帝长子——玄嚣的母亲,是一位高贵典雅、和蔼智慧、非常有心计的女人。在黄帝第一妻室嫘祖发明养蚕后,她创先发明了骨针。她把丝线穿在骨针尾部,缝起衣裳飞针走线,黄帝宫里大小妇女没有不佩服的。当时,在人类刚度过茹毛饮血的原始蛮荒世纪,进入到上古文明时代,方雷氏王妃所掌管的王宫里的二十多位女子,经常蓬头乱发,一遇到农历、祭拜、缔约、结盟、出征、凯旋、庆祝等部落联盟重大节日的时候,为了参加这些盛大的典礼,她就召集这些女子,用自己的手指逐个将她们的蓬发捋顺,时常捋破手指。方雷氏为这些事经常发愁。



有一年,河里发了一场大洪水,给黄帝发明舟船的狄货,从洪水中捞回比胳膊还粗十九条大鱼。他非要黄帝第三妻室彤鱼氏给他作熟吃,不料,彤鱼氏有病不能下床,狄货只好去找方雷氏。方雷氏按照彤鱼氏平时作鱼的方法,把石板用柴火烧热,把鱼放在石板了,上下翻滚,不一会鱼就烧熟了,非常美味。狄货一口气吃了3条,大鱼骨堆了一地。方雷氏随手拣起一根,折了一节,左看右看,非常美观,不由得用鱼骨梳刷披在自己肩上的乱发。开始,她是无意,谁知,不大一会,蓬乱的头发,被梳得整整齐齐。连她自己也弄不懂为啥蓬乱的长头发,用鱼骨怎么能捋顺呢?方雷氏把这些大鱼骨暗暗收藏起来。



第二天她就把这些鱼骨折断成一扎长的短节节,叫来她身边的所有女子,一人发给一节鱼骨,教她们如何梳头发。一群女子嘻嘻哈哈都动手梳起来。开始,有的女子不会使用,鱼刺扎进头皮,有的用力过大,一下子把鱼骨折断了。有的女子还说,还不如用手指头梳理头发,又保险还能抓痒。此事虽然失败了,但方雷氏并没有放弃鱼骨对她的启发。用什么东西能代替鱼骨呢?方雷氏苦苦思索,日思夜想。有一天,她遇见黄帝手下专做木工的睡儿,她把鱼骨拿出来,要求睡儿依照鱼骨,做一把木头样子的鱼骨,睡儿也没多想就爽快的答应了。



可是,等睡儿把做出来的木头鱼骨拿给方雷氏看的时候,方雷氏笑了起来,这木头鱼骨做的比手指头还粗,简直像个耙地的耙子,这怎么能用来梳头发呢?睡儿这才明白了方雷氏王妃的意思,原来是要他按照鱼骨的样子做出来一把梳理头发的东西。睡儿赶紧回去与木工们一起商量研究,终于他们用木头,按照王妃的要求,连夜做出来了一把精美的木头梳子。第二天一早,睡儿拿去给方雷氏,方雷氏一看非常惊喜,这正是她想要的梳理头发用的梳子,方雷氏立刻召集宫里的女子用梳子梳妆,很快她们都梳顺了长发,既舒适又便捷,大家对这把梳子都非常喜爱,爱不释手,方雷氏又用梳子给她们挽起了不同的发型,个个都显得非常漂亮,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梳妆效果,她立即要求睡儿做出更多的梳子,很快梳子在王宫和部落联盟中传开了,人们都非常喜爱,称赞王妃的聪慧,甚至轩辕黄帝的大宰相、军事家风后,都要求将军、战士们用梳子盘梳起利落的发髻,以利于出征打仗。难怪陕西乾陵永泰公主坟墓里出土的那把“爱憎分明梳”和鱼骨非常相似。



自此,中华民族使用和传承梳子的梳妆文明时代开始了。



另外,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梳子是炎帝身边的一个名叫赫廉的巧手匠人发明的。



赫廉特别爱动脑筋,感到人们的头发经常用手去抓,乱蓬蓬的,很不好看,打仗干活也不方便。赫廉用兽骨,模仿人的手指,做了把五指梳,献给炎帝。炎帝一试,感觉舒服极了!炎帝当即命令赫廉做进一步改造,以便向民间推广。此时,战争却爆发了。北方部落一个叫做轩辕的向炎帝大举进攻。最终,炎帝被杀,轩辕乘胜前进把各氏族部落融合起来,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础,轩辕称为“黄帝”。



而赫廉当了俘虏,被罚为奴隶,干苦役活。但他仍在琢磨他的梳子,经常偷偷地敲打。这件事被监工上报黄帝,说有人私造怪物,图谋不轨。黄帝大怒,将赫廉打入死牢。看守死牢的叫皇甫,原来也是工匠。他非常同情赫廉,对赫廉说:“你索性再做一件‘怪物'',我拿去送给黄帝的妻子嫘祖娘娘,说不定还有救。”赫廉不肯,怕连累了皇甫,皇甫说,为民造福,死了也没关系。在皇甫的帮助下,赫廉连夜赶制了一把黄杨木梳。天一亮,皇甫就冒着生命危险,把梳子送给嫘祖娘娘。嫘祖梳了头,顺势在后脑又挽了一个发髻,把梳子插在上面,就兴冲冲地带着皇甫去见丈夫。黄帝发现妻子竟如此美丽,便对这把小小的梳子着了迷。黄帝下令,立即释放赫廉并重赏他,但等皇甫跑回来时,赫廉已被处斩。这一天是农历2月28,轩辕黄帝为挽救过失,追封赫廉为木梳始祖,并任命皇甫为梳匠统领,传承制梳手艺。皇甫活了80岁,死的那一天是农历9月28。后来的制梳人不忘皇甫的功劳,把他同样当成祖师爷,所以每年,制梳人有两个祭祖的日子。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习俗。

献花(0)
+1
(本文系有情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