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婉|一个出版小编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七月撒丫子 2016-01-18

又到一年评选季,各类好书榜相继出炉,我先后参与了好几个榜单的评选,但每次评选都有很多遗憾和错过,总有那么多好书落榜,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每年我都会出一份自己的十大好书,把这一年自己心中最喜欢最想推荐的好书再次分享。

朋友们,你们心中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是哪些?愿意分享吗?可以把你们心中的十大后台留言给我,也可以发邮件greentea@188.com 给我,可以只是十本书名,也可以有长短不一的推荐理由。我会很用心集纳你们的分享,并且整理出来一并推荐给大家,等您哦!

今天分享一位出版社编辑的年度书单,她对今年的阅读有两点体会:1、选择书目很重要,2、放下手机,立地成佛(绿茶)


点击查看全部好书分享

庞二哥|我的2015年度十大小说

朱有明|我的2015年度九大好书

云也退|我的2015年度十九书单

许立成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汪燕晖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俞诗逸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张守涛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郑亚洪 | 我的2015年度五大好书

魏亚霖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王振羽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方交良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李冬君 | 我的2015年度九大好书

曹亚瑟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方韶毅 | 我的2015年度五大好书

戴新伟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冷玉斌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罗不特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胡洪侠 | 我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刘洋 | 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戴玮|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杨早|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丁杨 | 2015,我心中的十二本书

谷卿 | 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季米 | 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罗成 | 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派妮 | 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西闪 | 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绿茶 | 2015,我心中的十大好书


私人阅读书单

一个出版小编的2015年度十大好书


文 | 清婉


今年阅读有两个体会:

一、选择阅读书目很重要

以前在选择一本书之前,都会看一些相对权威的小众推荐(如绿茶书情)或榜单,所以读到烂书的概率不太大。今年买书都很匆忙,有时就听信了当当或亚马逊的排行榜。结果有些书翻开几页就读不下去,一边不得不佩服其广告做得真是太好,一边觉得这种书印出来都浪费纸(虽然我自己有时候也在做这种事)。


二、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今年虽然工作很忙碌,而且休息时间大多时间在带娃,但也并非就没有阅读时间了。如果把刷手机的时间用来阅读,也是不少的一块时间呢。虽然从订阅号之类的媒介同样可以获取一些阅读信息,但是碎片化阅读的后果只能是越来越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吧。所以从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开始,我便对自己说,放心手机,立地成佛。

跑题了,总结一下今年读的三十几本书里的相对值得推荐的吧。




《工艺之道》

[日] 柳宗悦 著 徐艺乙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

《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年10月

这本书读得很慢,其实是一本类似论文的书,但并不枯燥。读了让人十分想回到传统手工时代。作者对于工艺与自然与普通劳动者的论述让在后工业浮躁时代的人有很多深思。丰老的随笔写得真好。好多生活中的细节被他写得生动有趣,尽管有战争,穷困,颠沛流离。但是他的一颗心始终纯净又温暖。在几次出差的途中读完,一扫旅途的浮躁与疲惫。


《甲骨文》

[美]彼得·海斯勒 著 盧秋瑩 译

久周出版 2007年7月

《光阴 : 中国人的节气》

申赋渔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11月

何伟(只能记住他这个中文名字)擅长写普通的中国人,从他的书里你能感受到他对中国的感情,对于中国文化的迷恋。本书的叙事结构看起来凌乱复杂,但读起来又毫无违和感,如不不是他也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文革”中自杀的甲骨文学家陈梦家,也不知道一些维吾尔族真实的想法(尽管我是新疆人)……通过他的文字我第一次从文化对比的角度感受到了汉字之美,也通过他在四川的学生闯温州闯深圳的经历再次感受改革开放的变革……500码竖排繁体字的书,看完后感觉眼珠子要掉下来了。但也是看完后才理解为什么这本书没有引进简体版,敏感词太多。但是,多个角度了解一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有可能,还是推荐大家读一读。

喜欢这本书,倒不是因为内容有多出彩,最初是因为别致的装帧和里面热烈朴拙的“农民画”。虽然二十四节气是顺应中国传统农耕社会而生的,已被现代社会逐渐淡忘。但是我想通过这本书沉淀一下,每个节气的那天读一篇,并按照书后面的提示,每个节气采摘一片喜欢的植物叶片贴在书后。我感慨并羡慕古代的人,顺应四时,春分采野菜、立夏摘皂荚、白露集露水煮茶……我想,我们一直想过“慢生活”,重新在现代都市认真地过二十四节气,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 一个人的朝圣》

[英] 蕾秋·乔伊斯 著 黄妙瑜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年9月

《岛上书店》

[美] 加布瑞埃拉·泽文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年5月

适合静下心来读的一本书。刚经历了一场疑似抑郁症的老弟极力推荐这本书,说写的就是他的心声,很有共鸣。书的情节和架构其实很简单,一个老人,因一封信,徒步627英里。可是这一路他对于家人、爱人、童年等一系列的回忆和反思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总结下来,能关照人心和人性的书,才能打动人。推荐。

首先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营销做得实在太好叙事方式特别但显得有点凌乱。故事刚开始显得有些枯燥,从AJ在书店捡到孩子开始情节生动起来,看到最后还是看哭了。一本适合爱书,做书的人读的小说。喜欢腰封上的这句: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无声告白》

[美] 伍绮诗 著 孙璐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年7月

《妓女与文人》

[日] 斋藤茂 著 申荷丽 译

商务印书馆 2011年2月

虽然感觉宣传有点水份,但不失为一本好的小说,捧起来就想一口气读下去。看的过程中心里一直觉得压抑沉重,跟看电影《美国丽人》的感觉一样。种族歧视、父母将自己未实行的愿望压在孩子身上……这些始终没法解决的死循环发生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家庭中,就让一种压抑的暗流涌动。每个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看看这书。

给4颗星,并不是因为此书的学术价值有多高,或者学术观点有多新颖。而是首先因为日本人研究汉学到这份上着实不易且研究得这么偏门。开始在万圣书园看到此书还有点羞涩不好意思买,但是抵不住好奇心还是买了。之前没有看到此类的书,所以不好妄下论断说国内此类的研究匮乏,但窃以为,如果以后学中文的研究生或者博士论文能这样从小处着眼,写些接底气的研究文章,还是极好的。



《云去云来》

林青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

《八卦艺术史》

祺四 著

鹭江出版社 2014年12月

我现在非常爱看非科班出身的人写的东西。正因非科班出身,没有束缚和桎梏,情真即可。当然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她是传奇女神。

好欢乐的一本书,作者本身就是个段子手吧。生命不息,八卦不止,通过这样欢乐的八卦反而可以了解欧洲艺术史的一些作品和大师,还有我以前一直一头雾水的圣经故事。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