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滁州162 2016-01-18

 装备:袜子2(半程换装备用)INov-8防沙袜套、20ml凡士林、20ml物理防晒霜、能量胶(单倍咖啡因3/无咖啡因3)、外伤处置包(创可贴2/大面积创伤贴/碘棒+酒精棒+棉棒/蒙脱石散)、电解质丸(10)、支链氨基酸(6)Salomon SpeedCross3/S-LAB4(换装备用)、马拉松腰带、号码布/参赛包、Compressport压缩绑腿、硅胶水杯(山野无痕要求自带水杯)Skins A400五分裤、Salomon S-Lab灰色短袖、Adizero运动短裤、TNF100空顶帽、Orkley运动眼镜、Salomon S-Lab越野跑水袋包、1.5L标配水袋、骑行手套、Garmin 910XT手表/心率带、身份证、交通卡、现金(住宿吃饭等)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自制皮外伤医疗包
准备:

5月是春夏之交,刚过去的冬春季只是小心翼翼的保持体重不超,体能方面没有太多储备,相比去年的赛前准备增加了少量瑜伽及普拉提的柔韧性练习,更多精力投入室内游泳和中距离慢速跑姿调整等基础性练习,偶有10km以下的SpeedWorks练习。针对性的长距离公路巡航及山地爬坡等训练几乎没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注定本次比赛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本次比赛的组织方不如去年有水准,赛道图直到赛前3周才公布,比赛地较偏远且赛道标识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完善中,所以没有赛前踩点,只能凭官方海拔图和Google Map研究如何应对,标准的“纸上谈兵”。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赛道就隐藏在这崇山峻岭中

前夜:

按组委会的推荐预定了距离起点1.5km的“喜丰园山庄”,房间很抢手2人的标间早光了只有大通铺型的3人间,现场入住时才发现所谓的山庄就是依着山坡挖的窑洞,半圆柱体的户型门窗同侧,进门就是土炕型的通铺,略感安慰的是窑洞内设卫生间,虽然简陋但还算方便,120/间的价格还算公道。赛前一周得知3人间要住4个人,还有一位是异性,虽然所谓的住一晚其实凌晨3点就得起床只能算半晚,为方便起见还是准备了地垫和睡袋以备不时之需。还好提前半天抵达,发现隔壁入住3人间窑洞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台湾人,一人住三人间太奢侈了,蹭住一晚皆大欢喜。山庄的伙食就不如住宿实在了,番茄炒蛋18(算算食材和火耗的成本不过5),小份大丰收16(可怜的几个小番茄、白菜叶、水萝卜、腐竹等,凉拌菜成本更低)、小碗米饭2/碗,一个人的午饭要35元。从城区到镇上要接近100km,大部分路段是蜿蜒起伏的国道G109(单程要2小时),傍晚不晒时去起点逡巡,出发和16km有一段路线交叉,所谓的土路到底能崎岖到何种程度,没有踩点只能临阵磨枪了。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晚饭后各自回房准备比赛装备,从头到脚逐项核对,水袋是必须品(不习惯手持和腰包)1L水量是基本配置(高温干燥时缺水会很难熬)6GU的能量胶应该够了(实际只用了4),注意少用2X咖啡因的,去年过于追求成绩,基本是单双倍轮番来,最后10km随便一个小上坡心率就上的很快感觉心跳无力,前几个月在英国马拉松比赛终点前一位颇有经验的年轻女选手萃死,原因就是过量使用咖啡因等兴奋剂,对业余选手而言体育比赛不过是运动游戏而已,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犯不上也没必要;高温多汗电解质流失是要重点考虑的,盐丸(每小时1-3)、支链氨基酸(开始/中间/结束各2)、等渗能量粉(稀释1/3配置)都要准备好;袜子是防止磨泡的重要装备,赛前团购了X-Socks(X-SONIC的子品牌)Running PerformanceSky Run各一双,均价200元的袜子科技含量巨高,赛后只有右脚大脚趾外侧一个水泡,袜子代替脚被磨得多出抽丝断线,实战证明舒适性一流但结实度二流;最纠结的装备要数计时芯片了,组委会选用的是与去年草原马拉松一样的方形薄片穿孔式,使用说明要求必须横置于足弓鞋带处,但我的Salomon鞋都是封闭鞋带无法直接穿入,而且为舒适起见我把芯片缝在铁三比赛的芯片足环(ChipBand)上,刚好成了竖置,搞不好计时地毯会感应不到,还好台湾友人帮我把芯片环反向插入鞋带中,这样出发时芯片横置,出发后再摘下来依旧放在舒服的脚踝处,两不耽误。收拾好装备就21:30了洗漱关灯就寝,同屋的台湾兄弟比较兴奋,辗转半天才发出鼾声,一夜断断续续的睡睡醒醒,没算休息好,看来还是不够淡定啊。定好的闹钟全无用处,同屋两点出头就醒了,静静的穿好衣服边啃面包边等我醒来,装模作样得熬到3点起床先排空再吃饭,自己溜达到山庄厨房,已然人声鼎沸,要了两只碗独自吃自制的早饭(3*220ml纯牛奶+50g免煮燕麦片+200g法棒全麦面包),吃完回房已接近3:30,拿起背包退房走去起点,路上蹭车一段,3:50抵达起点。

天还很黑,起点封闭区的镇文化广场灯光有限,半明半暗中大家排队存包、上厕所、检录,等待发枪。黑暗中不少人点亮头灯,灯光中各种品牌的皮肤风衣、越野跑鞋、压缩衣裤、水袋背包都在反射灯光,检录区外远观每人都像会动的光点。近看跑鞋和背包Salomon几乎占了一半,各种型号和配色几乎都有人穿,可见该品牌在越野跑领域的市场份额和领导地位。气象预报比赛日气温14°-28°,风力2级,湿度10%-40%5:15分日出,典型的北方初夏气候,北方人还好,很多来自江南的跑友对如此温差和干燥颇为不适,不停的哆嗦和抹防晒霜。第一次参加日出前的比赛,按要求准备了头灯,但实际只有半小时的用途,且前7km都是公路,集体出发前后都是人,其实用处不大,100km组大部分都要从天不亮奋战到天黑透,头灯很有必要,但50Km组真是鸡肋装备,16km时取下放入水袋包32km换装时放下。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官方海拔图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实测海拔图(浅绿为高度变化/浅蓝为速度变化)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官方赛道图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实测赛道图

比赛:

100km组先出发10分钟,赛事指南说50km组是4:40出发,但实际4:35就发枪了,还好参赛者不算多,貌似400人出头,不到半分钟就通过了起点计时地毯(赛后才注意到本次比赛居然没有官方计时赞助商,起终点拱门顶部没有LED计时显示,全靠运动员自己和芯片控制系统计时),出发后约1km到路边把芯片拔出来放回脚踝处(赛事规则中提到的随机监测点在5km处,通过时我还得提前摘掉芯片环,手持芯片贴近计时地面,确保能被感应到,否则没有官方成绩的)

7.5km都是公路,黑暗中点亮头灯的人不多,能入选的都有公路全马成绩,都不是长跑新手没有公路赛开始的热闹和喧嚣,周围还比较黑旁观者一个没有,安静中偶然能听到聊天声和鼓励声。跑步是很个人的运动,即便是相伴而来可能也很难相伴而终,所以理智的做法是“放松+鼓励,互道珍重,各自为战”,大家都很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我喜欢这项赛事的原因之一(后程的确遇到个别携手并肩的,以及一人负重两人相随的,但毕竟这样的是很少数的)。比赛刚开始路线就多弯且爬坡,边热身边找自己的节奏,跑过5km后人群散开,此时远处的天际线渐渐清晰,头灯已然没用,慢慢进入山区土路,沿着半山谷的柏油路曲折上升(速度保持在6min/km左右)。忽然眼前豁然开朗,卫星图片中漆黑的水库映入眼帘,左侧山坡下是还算壮观的水库,右边是不算太陡的峭壁,脚下是碎石路面,个别急弯处有护栏,此时太阳从远处慢慢升起,此时跑友纷纷边跑边拍,有点后悔没带手机,不然水库日出也是蛮值得留影记录的,此路段跑出全程最快的3km,平均在5/km附近。15km左右跑入水库坝顶,平直的水泥路速度不觉加快,此时已不觉寒冷,出发时穿的MHW皮肤夹克和Adizero跑步短裤已有点多余了,徐徐微风正是时候。在转弯下坝时发现热情的跑友出身的兼职摄影师朝我们大喊“跑起来,加油啊”,出发以来首次遇到不只是机械拍照的摄影师,转身跑下数十个台阶后,忽然听闻摄影师在坝顶探出身来喊我的名字“liujia加油,你是最棒的!”要跑不出PB真是对不起这些认识我的跑友啊。17km回到起点附近与100km赛道首次交叉,扭头向西北山区进发,又跑了3km出头,第二个山头在前面徐徐出现,据赛事指南介绍要在6.5km内爬升600m达到全赛程最高点1180m的山顶垭口,10%的坡度啊,绝大多数跑友估计都会走上去,不用手和登山杖就是好的。果不其然,此时大家都鱼贯前行,个别稍缓路段才能跑几步,此时速度直接掉到10分钟开外,第28km29km分别上升143m290m,用时14分出头和接近18分,粗算相当于15°和30°角的爬山。水站设置没有按跑友需要安排,而是设在交通方便的31.5km的村口,很多人图轻装只有手持和腰包水壶,高强度爬升的接近10km的山路很多人都断水了,此时太阳已经不再温柔渐渐显露出它真实的面目,遇到不少人停在路边拉伸和抖鞋,还好救命的1L等渗能量饮还剩大半,按补给计划每8km一只GU胶,每小时2粒盐丸+2粒支链氨基酸。26km处偶遇子尘,他问到同日在台湾参加70.3铁三赛的尼克同学是否也开赛,我看时间估计他此时还在水中奋战呢,果然赛后他也刷新了自己的PB

好歹爬到30km的垭口又开始为下坡犯难,2km的下坡路段到处是“之”字型的线路,尘土、枯叶、碎石满坡,不时出现的石阶更需要提放,一处背阴的台阶被枯叶填平,下面还有一米多的冰面,不少人在此滑倒。想想越野跑教学视频中屡屡出现的连窜带蹦的快速下山法在此几乎用处,毕竟咱的膝关节和肌肉组织没那么强悍,没必要为了几十分钟的速度提升而搭上身体健康,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此时鞋子的优劣一览无遗,前掌宽的跑鞋更适合没啥滑动形变的公路跑,大坡度下山压力全在前掌,略显瘦长的欧洲版型此时能把脚包裹住,三点式的快拉鞋带,全程不用操心鞋带松的问题。

32km终于到换装点暨水站,此时背包中余水不多,取下背包拉出水袋开仓灌水,志愿者的眼色实在是差,我都快折腾完了才注意到他们只顾看我,没有把4L装农夫山泉方桶拧盖和撕封口纸,急的我还得配合他一起搞;人都到存包车前了志愿者才开始翻找,我只能边等包边喝水、吃盐丸和GU胶,备用鞋袜都没动,只是把头灯、多余的GU胶、自制医疗包放下。换装+补水浪费1分多钟,这本可以节省的时间缺浪费掉了。

出村回到铺装石板路路,虽然还是弯道多但33-35km一路下坡速度恢复到5分半/km,刚盘算着能不能保持这个速度坚持到底呢,忽然被指路牌和志愿者导向娘娘庙山,又是台阶+缓坡的组合,此时斗志松懈,想着节省体能吧,一路走到山顶,还好只爬升了80m不到约1km路程,下台阶依旧小心翼翼,别伤膝盖别对股四头肌压力太大。钻过数百米蜿蜒如一线天的地方再次看到久违的柏油公路还是下坡,此时心情大悦37-38km的两公里居然跑到6km内的速度。可惜好景不长,正在爽跑中忽然又被路边指示牌和志愿者导向左侧的山路,NND毫无征兆的被推向漫长的台阶中,此时太阳很猛一点风也没有,一位外国友人也很无奈的缓步爬坡,前后望去没人能跑得动,大家此时赛程已过7成,大家连开玩笑的精力和心思也没有。好歹熬到全程第4个山头780m的制高点,正在努力大步向上时忽然遇到8600同学拿着卡片机在拍照,听到“还有200m就到顶有补给和全公路下坡”的好消息,努力挤出笑容练手势都没力气做了。41km补给点前最后一个弯道向阳处再次遇到大坝顶的跑友摄影师,听他喊“再坚持跑两步,不然照片不好看啊,坚持坚持再坚持!”信心大振,挣扎着跑完冲顶前最后几十米,吃了半只香蕉喝了两口水,转身投入最后8km的公路下坡。

前面保存了半天的体能和精力,就是留给这最后8km的,不过事后才注意到水袋中剩水多了些(冲线后还有1L),边跑边听着水袋“哗哗”的晃动,虽然很渴也没敢多喝,怕岔气和胃胀,克制着每km嘬两口。鞋底适合山路的橡胶钉在公路上就略显逊色了,再加上人困马乏提不起腿,每跑一步都能听到鞋底蹭地的“呲呲”声,配速从5分半/km一点点掉到终点前的6分半/km,但好歹坚守着“不能再走一步”的底限,虽然最后几公里没超几人,但好歹比去年最后10km几乎全走的有进步。其实大家的分别也就在最后这段,好些人边走边说“跑不动了我实在没劲了”,那为啥还有劲大声说话呢?我虽然连大声回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我还在坚持跑着。终点前数百米,一改往日笑容满面精神振奋的提速冲线的做法,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前面二十米处的兄弟而无力追赶,匀速中跑过终点计时地毯,没有观众(只有数位志愿者、工作人员、个别家属)、没有欢呼(近百人跑过终点,没观众自然没欢呼)、没有计时(这点很无奈)、没有奖牌(据说也节省成本了)、没有麦克(早晨出发前领导讲话的主持人早已没了踪迹)….

冲线后,没有兴奋也没有失落,只是自己知道“我尽力了,我完成了”;看自己的计时,才意识比去年成绩提高40多分钟,没有欣慰也没有狂喜,我知道“这是我应该得到的”,因为我没有保留没有偷懒,我付出这么多收获就是这样,这很公平也很正常。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个人比赛数据 

总结:

按说这是第二次参加50km有较大高程变化的越野跑比赛,不同的赛道特点难点不同,比赛开始时间及温湿度变化也不同,故比较成绩实属无从谈起。客观来说本次比赛的斋堂路线比去年昌平莽山线路总体难度要低些,主要体现在海拔落差小(2940m/3840m)、爬升数少(4/6)、公路距离长(26km/22km),其次比赛日偏晚(54/512)、出发时间早(4:35AM/9:05AM),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本次成绩优于上次,很难说是水平提升还是难度降低对成绩的贡献大。6小时17分的成绩比去年昌平莽山路线提高41分钟,排名第99名也算进步不小。

2013年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组比赛记录

41km的最后一个山头,强颜欢笑的典范,感谢拍摄者86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