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 | 家长爱孩子本没错,但有一点值得警惕!

 Purefact 2016-01-18



在我国,孩子的家庭地位是很高的,因为孩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许多家长习惯性地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位置。尽管他们将孩子放在这样的位置,但往往不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反而引发了不少问题。


外界的态度是孩子形成价值观、认识社会、人格养成的重要信息来源,家长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位置,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他是世界的中心。但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不能随时享受特殊待遇,不免会产生不被关注、不受重视、不被承认的挫败感。这种个人感受与外部评价的不对称,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还会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人造的生活现实”中,无法融入真实的社会。如果孩子不能感受真实的世界,也自然不会对自我的真实状态有客观的判断,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出现认知错位、定位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家庭教育的要义在于以无言、无意、无形的方式影响孩子,家长的思、言、行,特别是不经意间的言行折射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会被孩子全盘吸纳并深深刻于心间。爱在心间,难以做到不喜形于色,家长一定要清楚地认识爱的意义与内涵,客观而准确地表达爱,准确定位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身为父母,只有认清这一事实,才能理性、客观地面对孩子既是家庭一员也是社会一员的现实;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终将走出家庭,而家庭只是孩子生活与成长的一部分时,才能正确面对和满足孩子作为家人与社会人的双重需求,才能解决家庭教育拖学校教育“后腿”的问题,才能让学校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时,孩子会获得更多成长的机会,实现健康的发展。例如,媒体报道的日本孩子在冬天单衣薄裤抗寒冷、小学低段独立上下学,这些都证明,不同的教育理念可以促生不同的教育行为——认为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自然、社会,家长才会认同让孩子学会自立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进而让自立教育贯穿家庭教育中;认为让孩子在生活、自然、交流中寻找自我,而非直接给予答案和方法,学校教育才会以孩子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为准绳,帮助学生去发现、体验、判断和选择,如此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浓浓的家庭味道,这种味道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长期浸染而成,只有当孩子不处于家庭的中心或唯一的地位时,家长才会用平等、客观和长远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与未来,教育才会慢下来,爱才会变得更长远、理性和健康。


(作者系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