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主讲:马晓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希望我今天的讲座能让在座的每一个人从此学会用心经营自己的心情,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工作、开心生活。 在以前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大家已经知道, “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健康的三要素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以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 做为教师,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它维系这千百万孩子的健康成长,维系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快乐,因而应该是最蕴含生命力和创造性、充满幸福和欢乐的职业。然而,如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过度关注和源自职业特点、本人因素和社会环境等等方面诸如:1.倾情付出却常常不被理解;2.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教师群体之间的业绩竞争及评价机制的不合理;4.来自家庭和情感方面的压力;5.教师的工作性质相对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狭窄6.角色冲突7.由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带来的压力。8、付出与收入与其他行业人员比较后的心理失衡等等,使我们教师的“心病”不断,心理压力重重。行为表现出懈怠、不积极、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严重的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讽刺挖苦,事故不断,影响极坏。这些都是因为长期积淀的心理压力没有得到良好的释放和有效调适而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甚至心理疾病引起的。而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危害严重,不但会影响教师本人职业的发展和进步,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危害学生,给个人和事业包括社会的未来带来不良后果。比如,幼儿园期间教师情绪低落时对幼儿的一句斥责导致孩子的七年不愿开口说话;中小学教师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迁怒于学生,将学生送过来的作业本仍的远远的,抹杀了孩子纯净的心灵,从此厌学,不喜欢进入这位教师的课堂;我本人童年的亲身经历“同学上吊死去”等等身边的例子,都告诉我们教师心 |
|
来自: 昵称3022605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