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苏联第一家麦当劳的故事

 Nauer的图书馆 2016-01-18

ENJOY 公司人 “奇趣工位” 即将上线

点击页面左下角 阅读原文 开启办公室奇趣之旅吧!



开业当天


1990年1月30号,正是苏联最冷的时候。在莫斯科开了第一家麦当劳,作为资本主义的文化/食物重型炮弹,它无疑在当时的苏联社会乃至整个苏联历史中,都留下了一个划时代的印记。关于这个简单的开业,往前说,可以一直追溯到1976年,当时就官方高层提议。不过这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尤其是在1年后,苏联解体,更使得这个快餐厅的存在,变成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话题。当然,我是说,在你消化掉薯条和汉堡之后,脑内的回味。


苏联第一家麦当劳的招牌


俄罗斯人一直很淡定,他们是一个淡定的种族,历史上各种大难临头却从容面对的事儿数不胜数。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改变,对人民大众而言,都是可以折腾也折腾得起的。一方面,美国的消费文化考验了苏联政府的开放度,另一方面,苏联政府也考验了人民。克里姆林宫还真想看看你们究竟对那玩意儿有多热情。




官方预估的到店人数是1000人,但实际差不多有3万人。人民的热情基本上赶超了炸薯条的油温。开业第一天,好事儿的记者专门扛着摄像机绕着人群拍,想看看这个队伍究竟有多长,车开了5分钟,他们还愣是没有到头。


开业当天,人们在麦当劳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据说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麦当劳,非常对得起世界第一大国苏联的口味,而至今,莫斯科的这家店也是欧洲最大的。对苏联人民而言,麦当劳就是一个世界对他们打开的窗口,是呼吸欧美真正空气的窗口。也是外国文化的指定“投食点”。那时还真没有什么垃圾食品可言,对于刚刚经历过食物短缺和即将迎来经济崩溃,社会解体的苏联人来说,这新鲜的刚出炉的“不健康”可以抚慰很多人的寒冬。




和麦当劳招牌一起亮起的,还有可口可乐的标志,寒夜里,他们似乎是要比克里姆林宫上那个闪闪红星还耀眼。在街的另一面,立着普希金的铜像,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两个跨越时空的文化存在就这么对视着。一边是俄罗斯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民族魂一样的存在,高傲的诗人。一面是化身为汉堡薯条可乐的自由主义女神,无数个美利坚超级英雄般的聚合体。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只是来吃一次汉堡而已,他们会觉得自己像吃下了整个美国梦。那没什么油水,充满了酒水的肠胃里,帝国主义油炸之下的,梦。


疯狂的人群,绵延几公里的长队,像一条冬眠的蛇,一分一秒的向着传说中的食物靠近。不分阶级,不分背景,不管是大学教授还是工厂门卫,大家就那么满怀期盼的排着队。其实,在很多后来回忆的人口中,麦当劳真的就像梦。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速食,什么是垃圾食品,他们以为麦当劳是美国风味餐厅,供应美国特产的食物,也许会像法餐厅一样,有高级的美式风情。不过,当苏联老百姓真正进入那个空间之后,把食物吞咽下去之后,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只是在一厢情愿的品尝自由风味吧。并没有什么“美食”也没有什么“传说”。说什么自由呢,再过十几年,所有人都会明白,这就是阶级化的食物,真正的工人阶级食物供应链,大型社会必需品填补装置,肠胃托拉斯,等等……


只不过在那一刻,在进入那扇玻璃门前,一切是疯狂的,跟那个社会一样疯狂。



如果你进入到那个人海涌动的进食场景中,你就会更加崩溃。在打破了所有苏联固有的售卖模式的前提下,服务员开始微笑服务,开始忙前忙后像一个工蜂一样。哦,不,这不是曾经的和外面的世界,没有一个长着小胡子的大妈,穿着白色的巨型围裙,坐在收银台后,她眼角射出的光充满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冷漠。这一切都消失了,一个超现实的进食环境呈现在你的面前,你甚至不知道怎么去拿住巨无霸,然后下嘴去啃。而当你认真进食的时候,你的爹妈可能正在心疼这花出去的钱,差不多顶上一个月的家庭伙食开销了!


可以想象,你跟其他所有人一样,吃的像一个马上就要被执行死刑的家伙。而当你吃饱喝足,决心去感受一下美式厕所的样子时,你就会发现,连那里也挤满了人。一切能与美国相关的地方,都被占领了,这个麦当劳餐厅就像一张通往纽约的飞毯。


战斗民族面对镜头时的眼神,即便手上拿着汉堡包和饮料


而今,任何浪漫已经与麦当劳无缘了,除非你真的指望像广告商那样,在麦当劳找到真爱和真情。俄罗斯的精神里的那股子傲慢开始逐渐翻身,俄式连锁食物的新一轮美梦开始兴起。现在,已经无关自由梦和政府一个未开化的肠胃。食物就是食物,食物就食品产业的输出品,食物就是生存的消耗品。我们这就又重新回到资本主义or whatever主义的链条之上,醉生梦死。


说到醉,我还从没有在麦当劳里喝过酒。


- END -



(点击下图关注我们吧!)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奇趣工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