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果微展】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实施|首届教博会

 小时不是你 2016-01-18

成果名称: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实施

成果简介:该成果主要依托“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课程实施。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促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建立多领域知识的联系,发展综合素养和能力。重点关注并培养学生的21世纪核心素养即4C: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in PBL);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in PBL);创造性与创新思维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PBL);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in PBL)。该成果已经开发并实践了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的实施过程、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标准、一至六年级课程案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资源包,可对教师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实例培训。

服务对象:教师、教育管理者

研发单位或个人:中关村第四小学

详细内容

一、 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的概念与意义

基于项目的学习综合性课程:中关村第四小学的综合性课程主要依托“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促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建立多领域知识的联系,发展综合素养和能力。


二、 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的实施过程


三、 基于项目学习的评价标准

低年级评价标准(一二年级)

1. 学习与创新素养——批判、反思、沟通

2. 职业与生活素养——团队合作

3. 数字化素养——创新与沟通




中高年级评价标准(三——五年级)

1. 学习与创新素养——批判、反思、沟通

2. 职业与生活素养——团队合作

3. 数字化素养——创新与沟通


四、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案例

1. 各年级的项目课程


2. 项目课程进程规划——以小小商业挑战赛为例

项目进程前:



项目进程中:





项目结束后:


五、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反馈

为期一周的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结束后,对于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的21世纪核心素养方面有哪些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家长及学生的问卷来进行反馈,促进反思。

研发历程

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中关村第四小学开启了以“桥”为主题的“基于项目的学习”。1月,各个学科教师研制《桥项目学习单》,围绕“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视觉、动手操作、音乐韵律”等领域,设计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2-5月,学生根据选择自主开展学习。6月的“桥”学习周是自主学习后的展示与评价,在桥项目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一位老师都是导师,每一位家长都参与评价。学生、教师、家长,在项目学习的经历中,建立了默契的理解:生活中没有一个问题的解决依靠的是单一学科的知识,项目学习为多学科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渠道,帮助学生建立多领域能力的关联,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启发学生用多元的策略解决复杂的问题。


2015年,项目学习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研究基于国内与国际经验比较、专业文献研读、四小本土经验的反思,由此,策划组共同设计了项目学习的总体思路和实践框架。


1. 策划组设计了研究问题征集问卷,发现来自教师、学生、家长的看法和建议。

2. 所有设计紧紧围绕“21世纪核心素养”。项目学习策划组由教师和家长构成,从实施方案制定伊始就把21世纪核心素养放在核心的位置,建立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密切关联,尤其在评价方式设计上,也体现出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和对21世纪核心素养的指向。

3. 社会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整合。社会资源要真正介入到课程设计中,为学生社会经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脚手架”。

4. 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教师投入课程设计,集合课程资源,亲历课程实践,发挥积极的影响力,教师就可以称之为课程领导者了。2015年的尝试最大限度地鼓励教师成为卓越的课程领导者,参与项目设计的老师占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所有教师参与课程实践。

5. 多元的团队组合方式。多学科教师共同谋划、教师和家长一起工作、不同年级的教师联手行动……项目学习创造的多元团队组合方式,实质上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


实际应用

配套条件:

1. 多学科教师融合的项目学习团队

2. 充分地课程学习时间

团队:

进行项目学习的团队需要进行至少2天的培训。

主要内容包括:

1. 基于项目的学习综合课程与21世纪核心素养达成的关系。

2.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基本要素。

3. 如何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

4. 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解读。

5.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评价与反思。

专业支持:

中关村第四小学的项目学习团队可进行项目学习经验分享。

亦可邀请美国Advanced Reasoning Global PBL Academies(基于项目的学习教育先进性研究学会)的老师进行培训。

自述

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 入展“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

2015-12-07 许萍 中关村第四小学

2015年12月4日——7日,以“共建·共享教育创新成果”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中关村第四小学“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优秀教育创新成果通过申报、审核最终在博览会上进行展示汇报。中关村四小“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引起教育同仁关注

中关村四小“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正在进行播放


中关村第四小学李晓琦校长,夏敬萱、许萍、王晓丹、曹峥、席双、彭玉兵、王卫、李少云、黄馨、端木林燕、郝珊珊等11位教师参与了展示与学习。


12月7日,王晓丹老师和席双老师代表中关村四小项目学习研究团队在“教博会”上做了题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学校中的实施”沙龙研讨。

王晓丹老师在“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学校中的实施”沙龙研讨中进行主题发言

席双老师在“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学校中的实施”沙龙研讨中进行主题发言


【“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详情链接】

2014年起,中关村四小开始了“基于项目的学习综合性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2014年1月至7月,中关村第四小学开启了以“桥”为主题的“项目学习”。各个学科教师研制《桥项目学习单》,围绕“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视觉、动手操作、音乐韵律”等领域,设计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学生根据选择自主开展学习,最后在教师的组织设计下,通过“韵律的桥、艺术的桥、桥的博物馆、桥梁承重比赛”等主题进行学习的展示与评价。


2015年,中关村第四小学项目学习研究团队在国内与国际经验的比较、专业文献研读、四小本土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共同设计了“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实施方案,具体包括:项目学习的概念界定、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项目课程案例开发、项目课程评价标准,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整体实施方案。

项目学习示意图

项目课程案例

项目课程表现性评价标准

项目课程资源包

中关村第四小学的“基于项目的学习综合性课程”呈现了如下特点:


第一,所有设计紧紧围绕“21世纪核心素养”。项目学习策划组由教师和家长构成,从实施方案制定伊始就把21世纪核心素养放在核心的位置,建立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密切关联,尤其在评价方式设计上,也体现出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和对21世纪核心素养的指向。


第二,社会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整合。社会资源真正介入到课程设计中,为学生社会经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脚手架”。“小社区、大世界”、“我和动物有个约会”、“百度产品经理体验培训计划”……都在将社区资源恰当融入到项目课程之中。


第三,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多学科教师共同谋划、教师和家长一起工作、不同年级的教师投入课程设计,集合课程资源,亲历课程实践,大限度地鼓励教师成为卓越的课程领导者,发挥积极的影响力, 2015年的尝试项目设计的老师占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所有教师参与课程实践,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


学生、教师、家长,在经历两年的项目学习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项目学习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将发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学习建立联系,跨越学科界限,学生将面对真实而复杂的现实问题,在富有挑战、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得以调动,促进自身批判性思考、协作、交流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发展。


今后,中关村第四小学项目学习研究团队还将继续探索“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实施”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领域包括;课程行动的参与者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及大课程观来理解学科教学;项目学习与国家课程的协调关系;项目学习过程中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等等,中关村第四小学项目学习研究团队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进行探索。


[学习感言]


夏敬萱:此次博览会,吸引我眼球的是教育创新已转化为可物化、可传播的成果!参观与学习,体验了教育向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而教育变为产业不仅需要对教育有清晰的认识,更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如“多元交互式”课堂教学观察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不仅为学校发展提供技术平台,更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许萍:我们四小的“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性课程”能在“教博会上展示,既是对我们以前努力的肯定,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向教育同仁学习切磋的机会,我们将不断借鉴、创新思考。


曹峥:科技不断进步我们课堂可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也越来越多,学生呈现出来的成果也是丰富多彩,很多教学需要新科技新技术的支持,甚至在课堂之外也要善于使用新技术丰富学生的各种活动,感觉教育越来越好玩了但也需要我们冷静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软件和硬件。


王晓丹:“教博会”带给我们许多教育的灵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积极的寻找和开发教育资源,创造对于学生富有挑战性的课堂。真正地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选择高效且有价值的教育行动策略,为实现儿童在校园公共生活空间中地个体独立发展。


席双: “教博会”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研发创新的道路上的不断求索。但是如何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受用于孩子的成长还真值得深度思考。


彭玉兵:“教博会”上展示了很多高科技产品已经进入课堂教学领域,如“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3D打印机的运用……并且开发了一系列教学流程值得我们借鉴,令我们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王卫:今天参加“教博会”的布展,得知361项中外教育创新成果中就有我们四小一项,33场沙龙中就有我们一场,很是骄傲,也期待在接下来的项目学习中,我们能做得更深入,更精彩。


李少云:“教博会”作为展示当前教育创新成果的平台,体现了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思索与关注。包括我们四小“基于项目的学习综合性课程的实施”在内的中外教育理念、实践、探索与创新,都成为一种可推广的产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整合各方资源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如何促进教师的发展,如何让先进的理念与在每天的实践中落地生根……都是旨在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助力孩子的成长。


黄馨:在“教博会”展厅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来自北京的学校的特色展示,也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学教研成果展示;在分会场,我们听到了不同学者对于教育的理解,这些在刺激我们视觉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考。


郝珊珊:镜头一:展示区 “悦野熊”自然教育通识课堂。自然观察,自然探索,探索成就,递进学习。贴近生活,趣味十足,亲子互动,共同成长,绘本教材,招人喜爱!镜头二:沙龙区健康与幸福 课程调研,师资培训,课程实施,效能评估,数据反馈,国际交流。关注情感发展,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先进的理念需要广为人知,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端木林燕:本次博览会,展示的教育成果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展示成果比以往更加让人感受到关注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的开发,书籍的内容以及运用于教育的电子化产品都在大家眼前一亮。这让大家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了希望。面对如此喜悦的成果,我们的研究学习并非止步于此,而是更高目标出发的基础。带上慧眼,甄别方法,吸取优点更好的为四小的创新成果的改进添砖加瓦,为学生的整体发展进一步创新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