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曾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之气稍重。 [附注] 1、国子监:是中国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2、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校长,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譬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明朝权奸严嵩,都做过国子监祭酒。 3、学政:古代掌管教育科举的官名,简称学台,与巡抚、巡按同属正三品,是“提督学政”的简称,均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掌管学政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