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文化虽然趋于保 守,但绘画领域却出现许多富有特色的流派与个 性强烈的画家,各领风骚,树织画坛。明清变革, 并没有割裂绘画的传统,清代仍然画派林立,摹 古、创新各行其道;文人画、西洋画也对宫廷绘 画产生了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还以 画为生、以画泄愤,金石书法的剐健之风也溶入 了绘画;民间绘画更加世俗化、商品化。作为中 国古代绘画的最后辉煌,清代绘画已呈现出发生 奇变的倾向,为近代中国绘画的改革作好了准 备。明末清初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遗民画家发展 了文人画,使之又进了一步,对后世影响颇大。入 清以后,受董其昌画论的影响,画坛风气摹古大 于创新,称为正统派。至清中叶扬州八怪的出现, 打破这种状态,成为各抒己见,打破常规,旗帜 鲜明的艺术革新派。各类画科均在此阶段有所发 展,同时,中西艺术也得到交流,是中国绘画史 上的又一个繁荣阶段。
千岩竞秀图 千岩竞秀图 清·程邃 纸本水墨 纵29.5 X横22.7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程邃(约1605~1691),安徽歙县人,晚年寓居扬州。工诗文,擅山水,初仿巨然,后纯用渴笔焦墨,沉郁苍古, 别具蹊径。为新安画派中的主要画家。此图为作者晚年所作,布局平中见奇,画法略参元代王蒙笔意,气势开阔,意境萧森,既带有新安画派的特色,又表现出作者对金石趣味的追求。 山水图
山水图 清·傅眉 绢本设色 纵22X横21.8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傅眉(1628~1683),清代画家。山西阳曲人,傅山之子。此图绘深山峦壁下村寺。山麓寺院内外密林排列,丰茂而荫郁,景色幽僻,布局平实而饶奇趣,用笔简洁,水墨交融,生动自然,别具一格。是傅眉之绝品。 江山卧游图
![]() 江山卧游图 清·程正揆 纸本设色 纵26X横3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程正揆(1604-1676),字端伯,号鞠陵、青溪道人,湖北孝惑人,寓居南京。程正揆作山水画,多用硬笔秃毫,气厚力沉,跌宕豪逸,很有怀素草书的味道。程正揆山水画以手卷形式为多,而又以《江山卧游图》为题排列。周 亮工在《读画录》的“程正揆抟”中说:“尝欲作卧游图五百卷,十年前予已见其三百幅矣,或数丈许,或数尺许, 繁简浓淡,各极其致。”可见程正揆创作的《江山卧游图》之多,而此幅则是作者49岁时的作品。 九夏松风图
![]() 九夏松风图 清·王鉴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王鉴(1598~1677), 明末清初画家,江苏太仓 人,王世贞孙。善画山水, 笔法圆浑,用墨浓润,摹 古尤精,与王时敏齐名, 为清初六大家之一。王鉴 家藏名迹甚多,从小熏习 临摹,因而功力深厚。他 的山水画,受到董其昌的 影响,又追摹董源、巨然, 所画多仿元诸家。他还善 于青绿设色画,皴染兼 长,自谓:“皴擦无自撰 之笔”。此画风格华润,较 为平实。 石磴摊书图
![]() 石磴摊书图 清·萧云从 纸本墨笔 纵132 X横66厘米 荣宝斋藏 萧云从(1596~1673), 明末清初画家,安徽芜湖人。擅山水,体备众法,笔意清秀,晚年放笔,自成一格。此图用笔劲秀,用色古雅,是画家山水画力作。 山水图
![]() 山水图 清·普荷 绢本水墨 纵25.5X横34.5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普荷(1593~1683),清代画家。僧人,一名通荷,云南晋宁人。工诗,擅画山水,取法倪瓒,风格荒率放纵。此图绘湖乡山崖水畔,芦苇丛中一渔舟飘荡,船头渔翁捕鱼,形容可掬,十分传神。用笔疏简,笔意恣肆,水墨淋漓,气韵酣畅。 南山积翠图
![]() 南山积翠图 清·王时敏 绢本设色 纵147.1 X横66.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气势雄伟的山水作品。是画家暮年为人祝寿而作,含“寿比南山不老松”之意,恭谨而情深,是画家山水画中的隹作。 仙山楼阁图
![]() 仙山楼阁图 清·王时敏 纸本墨笔 纵133.2X横63.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时敏(1592~1680), 江苏太仓人。善画山水,以 黄公望、倪瓒为宗,画风偏 重摹古。他亦工诗文,为清 初“六大家”之一,著有《王 烟客集》。此图描绘的是长 松高岭,溪水村舍。这幅画在笔墨表现上宗法黄公望, 勾线空灵,皴笔干湿浓淡相 映衬。此画的用墨明洁苍润,得自于董其昌的影响, 气厚力陈,也显示出作者深 厚的笔墨功力。
溪山飞瀑图
![]() 溪山飞幕图 清·吴又和 纸本墨笔 纵97.1X横49.6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吴又和,生 卒年不详,约活 动于康熙年间(1662~1723 年), 安徽歙县人。书画皆精,尤工山水。此图为平远法构图,以溪水为纽带,把不同层次的几组景物 贯穿起来。笔墨 师法元人,山石坡角勾皴,时用侧锋,有柔中寓 刚之感。 西岩松雪图
![]() 西岩雪图 清·弘仁 纸本水墨 纵192.5X横10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弘仁(1610 -1664),本姓江,名韬,安徽歙县人。清顺治四年(1647年)出家为僧,法名弘(二。工画山水, 兼工画梅。山水风格近黄公望,而受倪瓒影响最深,笔墨瘦劲,风格冷峭。与汪之瑞、孙逸、查士标为“新安派 四大家”。此图绘雪景山色,危崖峻岭,盘曲青忪,显得寒肃峻险。茅棚星舍,平添风致。全局空灵通脱,又注意 景物的大小、疏密、虚实的变化,给人以伟峻、恬淡,静穆圣洁之感。 松壑清泉图
![]() 松壑清泉图 清·弘仁 纸本墨笔 纵134X横59.5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在笔墨运用上,取法于黄公望、倪瓒之问,而自有面貌。山石尚简,用干笔淡墨勾勒,线条爽利,少皴擦而有山石方硬的形体。作品布局精密,结构严谨而无板滞之感,得风神懒散, 气韵荒寒的奇致。 苍翠凌天图
![]() 苍翠凌天图 清·髡残 纸本设色 纵85X横40.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髡残(1612~1673), 僧人,湖南常德人。擅长 画山水,学师“元四家”, 并且变前人之法以适自我 之意,作品浑厚苍茫。此 图景物茂密,意境深幽, 尺幅虽不大,却给人以博 大雄浑之感,足见作者的 功力。 雨洗山根图
![]() 雨洗山根图 清·髡残 纸本墨笔 纵103X横59.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髡残的山水画受王蒙影响较深,亦受明代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影响,善用秃笔和渴笔,专长干笔皴擦,景物茂密,笔墨苍莽,境界奇辟,气韵浑厚,自成风格。该图笔墨皴点纵横交错,层次分明,将雨后的山苍、水静、云 白、雾轻表现得如诗如画。 雪室读书图
![]() 雪室读书图 清·法若真 纸本设色 纵161 X横87厘米 沈阳市博物馆藏 法若真(1613~1696),山东胶州人。工诗,精书法,善山水。其画潇洒拔俗,笔墨浮动,自成一格。此图描 绘的是人们在冰雪山间生活的景象。作者以淡墨染天、染地,烘托雪景,勾点豪纵,數染清推。 山水图
![]() 山水图 清·樊圻 绢本设色 纵13.1 X横22.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樊圻(1616~?),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精山水、花卉、人物等,为“金陵八家”之一。此山水册页气格高 爽,肃穆恬静。图一描写的是桃花盛开、山石、醉泉珠浅的春景。画面设色明快,红与绿对比强烈,明媚动人,充 满诱人的田园情趣。构图简洁,以少胜多。图二描画山石环抱着静静的小村庄,水面平平伴着两棵苍茫的老树。一 片空明澄静,充满着沁人肺腑的清新气息。 松林书屋图
![]() 松林书屋图 清·龚贤 纸本设色 纵271.2X横128.3厘米 旅顺市博物馆藏 龚贤(1618~1689), 昆山(今属江苏)人,寓 居金陵(今南京:)。工画山 水,取法董源、吴镇,重 视写生,用墨层层染渍, 浓郁苍润,自创一格,为 “金陵八家”之一。此图以 浓重浑朴的墨色画葱郁的 树林和交错累叠的山峦岩石,笔健墨丰,气象峥嵘。 卧游图
卧游图 清·高岑 绢本设色 纵208X横58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高岑,生卒年不详,浙江杭州人,居金陵(今江苏南京). 山水近蓝瑛,用笔精到,写意花卉也清秀入神。为“金陵八家” 之一。此图吸取范宽的画风又融入自己的个性而创作,画奇峰 突起,峻险雄伟,只占画面的三分之一,水面与岸边形成无数 条横线,使画面高远、深远兼俱,节奏感很强。 木叶丹黄图
![]() 木叶丹黄图 清·龚贤 纸本墨笔 纵99.5 X横64.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布局实中带虚,高山大岭,意境疏旷。山石用干墨层层皴擦,沉雄浑厚。为作者的传世之作。 燕子矶、莫愁湖两景
![]() 燕子矶、莫愁湖两景 清·吴宏 纸本设色 纵30.8 X横15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宏,生卒年不详,江西金溪人。工山水、墨竹,为“金陵八家”之一。此画卷前段描绘南京名胜燕子矶,画 面上江水与山石相连,渔舟停泊在偏僻的港湾,山脚下的农庄一片宁静;后段画烟雾迷朦的莫愁湖景色,居民赶牲 畜行走于坪地,生活气息浓郁。整幅作品画法细膩,笔墨淡雅,气势宏大。横幅大场面的描绘,精彩动人。 山水图
![]() 山水图 清·叶欣 纸本设色 纵14.1X横17.4厘米 旅顺市博物馆藏 叶欣,生卒年不详,华亭(今上海忪江)人。工画山水,笔法方硬,自成一格,为“金陵八家”之一。此图峰峦相叠,系用干笔皴擦而成,湖中的波纹用柔和的细红勾出后略施淡彩,杂木掩映的水阁中有人凭栏幽思,格调抒情,恬静幽美。 华山毛女洞图
![]() 华山毛女洞图 清·戴本孝 纸本设色 纵137.5X横63.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戴本孝(1621-1691), 清初画家。以布衣隐居鹰阿 山中,号鹰阿山樵,休宁(今 属安徽)人,一生不仕。能 诗,工画山水,多写黄山风 景,擅长干笔,格调松秀枯 淡,墨色苍浑,丘壑不繁,近 元人风味。原济(石涛)早 期山水画,曾受他影响。后 人称他与梅清、梅庚、石涛 等为黄山画派。亦善画松梅。戴本孝多作卷册小景, 作品中大幅少见。其笔下的 山石多用枯笔蘸焦墨皴擦 而出体面,很少用线条勾勒 山石结构,也较少点苔。但 他并不专仿元人笔墨。他曾 游历五岳,眼界开阔,重视 “师法自然”,因而笔下的山 川丘壑变化多端,但画面的 意境清旷,意趣高逸,在画 坛上获得了较高的画名。 天台异松图
![]() 天台异松图 清·戴本孝 纸本水墨 纵169X横76厘米 (美)乐艺斋藏 此图意写天台山水,山岩相叠,石桥飞架,怪松参其间,飞泉直下,一老者隐居于此。巨壑皴写不繁,枯笔勾廓,以渴墨稍事皴擦,意境荒寒幽僻,深得元人气韵。 山水图
![]() 山水图 清·罗牧 纸本墨笔 纵212X横113厘米 沈阳市博物馆藏 罗牧(1622~1704),江西宁都人。善画山水,学黄公望与董其昌等人的画法。墨气酣然,时称妙品。此画构 图平稳,意境清新,笔法流畅沉着,是画家的晚年之作。 秋山图
![]() 秋山图 清·朱耷 纸本墨笔 纵182.8 X横49.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朱耷(约1624~1705),明宁献王朱权后裔,江西南昌人。 明亡后削发为僧。他擅画山水、花鸟、竹木,画面着墨不多,所 创意境别具灵者,其风格对后世写意画派影响极大。此图以“高远”取势。画中山石树木,近大远小,渐次伸向远方。萧疏的 林木,空旷的僻野山峦,无数间房星和台阶,令人顿生一种隔 世脱俗之快乐。 九龙潭图
![]() 九龙潭图 清·梅清 纸本水墨 纵92X横43.5厘米 (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梅清(1623~1697), 安徽宣城人。善诗文,工 画山水,尤好写黄山胜 景,笔法松秀,墨色苍润。 后人称梅清、梅庚、石涛、 戴本孝等为黄山派。本图 绘黄山一景“九龙潭”,烟 雨朦胧,变幻莫测。笔法松秀,墨色苍浑,饶有风致,自成一家。 荷石水禽图![]() 荷石水禽图 清·朱耷 纸本墨笔 纵114 X横38.5厘米 旅顺市博物馆藏 此图是代表画家艺术风格的作品。荷叶 的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并富有层 次。水鸭画法也简率放逸,形象洗炼,一副 “白眼向天”的神态。画面意境空灵,余味无穷。 小中现大册![]() 小中现大册 清·王翬 绢本设色 墨笔纵56.8 X横34.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翬(1632~1717), 常熟(今属江苏)人,字 石谷。他悉心临摹历代 名作,熟谙诸家技法,与 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 称“四王”。他的弟子众 多,被称为“虞山派”,其 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山水画。此册共八幅,兹 选一幅。此幅为《仿李成 寒林雪景图》,写高峰幽 谷寒松挺劲,楼宇深藏。 以清润的笔调,简笔皴 擦,淡墨渲染衬托,使寒 林积雪宛然在目。 盘车图![]() 盘车图 清·李寅 绢本设色 纵133.5 X横7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寅,生 卒年不详,今 属江苏人。善 画花卉,兼工 山水,师法唐 宋,临摹功力 甚深。此图描 绘大幅雪景, 笔法工整,风 格古朴。 仿古山水图![]() 仿古山水图 清.王翬 纸本设色 纵22.4 X横34厘米 私人藏 此仿古山水图册共十页,现选二页,其一《平林散牧图》,其二《山庄雪霁图》。笔墨纯正,景物清新,有秀雅清 润之气。 水仙柏石图![]() 水仙柏石图 清·王武 纸本墨笔设色 纵134.3 X横63.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武(1632~1690),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 代画家王鏊六世孙,精鉴 赏,富收藏,擅画花鸟,风 格工整秀丽。此画以山 石、柏树、水仙为题,以 水墨赭色勾勒皴染作山 石及树木枝干。浓墨点苔 山石,又以淡墨点柏,使 山石凝重坚实而柏树清 韵空濛。又以双勾画法写 水仙,设色淡雅,与山石 形成明暗的对比,更显得 水仙鲜嫩娇美。 湖天春色图![]() 湖天春色图 清·吴历 纸本设色 纵123.5 X横62.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吴历(1632~1718), 江苏常熟人。青年时学画于 王时敏、王鉴,对“元四家” 下过很大功夫。他的山水画 多用干笔焦墨,邃密郁苍。 后人把他与“四王”、恽寿 平合称“清六家”。作为教 会修士的吴历,有机会接触 西洋绘画,这使他的山水 画,有意无意地受到西洋画 的影响。此图是一件十分抒情的作品。 蓼汀鱼藻图![]() 蓼汀鱼藻图 清·恽寿平 纸本设色 纵135.1 X横6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1633~1690), 初名格,号南田,武进(今江 苏常州)人。初写山水,后改 作花卉,其作品色调清新, 雅秀超逸,独开生面,为“清 六家”之一。此图是恽寿平 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描绘 一泓清泉之中,三尾鲦鱼在 畅游嬉逐,碧绿的荇藻在半 透明的湖水中随着柔缓的 波流悠悠地飘转招摇,水边 湖石旁,盛开的红蓼低低地 垂在水面,石后修竹苍翠, 芦荻细秀。 写生花卉竹石图
![]() 写生花丹石图 清·恽寿平 纸本设色纵23.5 X横30.8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写生册共十页,在此选录其中一幅。恽寿平的没骨花卉,揉合丁黄筌、徐崇嗣两派技法,既重视对物写生,力 求形似,又强调“传神”。画中的秋萼画法以淡彩与淡墨混用,笔法取没骨,放逸却不失规矩,达到了形神皆备的境地。 孔子圣迹图
![]() 孔子圣迹图 清·焦秉贞 绢本设色 纵29.2X横35.7厘米 (美)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焦秉贞,生卒年不详。活动于雍正、乾隆年间,济宁(今属山东省)人。擅画人物、山水、花卉、楼阁,此图所 绘为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王的典故。孔子神情恭肃,席地而坐,国王和颜悦色,作聆听状。勾线劲挺,设色浓艳。 携琴访友图
![]() 携琴访友图 清·上睿 纸本设色纵28.1X横107.3厘米 旅顺市博物院藏 上睿,生于1634年,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人。山水法王翬,花鸟师恽寿平,人物得古法,有唐寅的笔意。画中一溪横贯,水榭幽轩隔岸斜对,中有板桥,一老者及携琴随童,过桥去访幽居之友。构图简洁,境界开阔。景物聚散合度,虚实相生,人物虽小而刻画入微,引人注目。笔致松秀,色调清新。 梧桐双兔图 ![]() 梧桐双兔图 清·冷枚 绢本设色 纵176.2X横9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冷枚,生卒年不 详,山东胶县人。画学 焦秉贞,擅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楼阁。画风 工细,色彩浓丽。图中 绘有两株梧桐,树下野 菊丛生,两只白兔在柔 草中相戏。双兔造型准 确,形象生动,特别是 眼睛的刻画,晶莹透 明。山石以折带皴画 出,略加点苔,峻峭坚 硬。全图笔致清秀,注 重对物象质感的刻画, 有明显的西洋画技法的 痕迹。 荷花图![]() 荷花图 清·唐艾 立轴纸本设色 纵148.4X横81.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唐艾,生卒 年不详,字子晋, 号匹士,江苏常 州人。工画荷花, 与恽寿平齐名。 与恽寿平同乡, 世有“唐荷花”、 “恽牡丹”之称。 传世作品有《莲 花图》、《荷花图》 等。此画取荷塘 一角,红荷盛开, 新荷残叶映带成 趣,塘水清澈,水 草飘动。呈现盛 夏荷塘一派蓬勃 的景象。此图用 没骨法画成,荷 花的染色,以粉 带胭脂,由瓣头 渐入而成;荷叶 以浅色作底,又 以深色渲染让出 叶脉。 灵谷探梅图![]() 灵谷探梅图 清·石涛 纸本墨笔 纵97.5X横50.、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石涛(1642~1707), 号大涤子、苦瓜和尚等, 广西全州人。幼年时正逢 明亡,在兄长的带领下投 寺为僧,法名原济。他的 绘画技能全面,风格沉郁 豪放,尤其是他的画学理 论为人称道,对后世影响 甚大。此图写竹梅二君, 构图简洁明快,墨色变化 丰富。竹叶的动势将无形 之风描绘尽致。全图笔法 娴熟,意韵洒脱。 淮扬洁秋图![]() 淮扬洁秋图 清·石涛 纸本设色 纵89X横5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淮扬洁秋图》描绘了河岸田野的清秋景色。该画以水墨勾勒,并间施以轻淡赭石设色,随着河岸变化走势而 布陈经营画面结构,行笔用墨组织有序,变化适宜,体现了石涛对“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的高超把握本领。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清·王原祁 纸本墨笔 纵98.8X横60.1厘米 王原祁(1642~1715), 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他在 宫廷作画,并鉴定古画,擅山 水,继承家法,又学“元四 家”。后人把他与王时敏、王 鉴、王翬合称“四王”,加上 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王原祁取法宋、元诸家,尤以 黄公望为依归,但画风又不 失自己面貌。此图即体黄公 望富春山居图长卷意趣而作。 画中构景丰富,主次有序,和 谐自然,平中求奇,其笔法多 用干笔,使画面具有苍茫浑 厚之感,墨色以淡为主,浓淡 相间。 石谷骑牛图
![]() 石谷骑牛图 清·杨晋 纸本墨笔 纵81.6 X横3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晋(1644~1728),江苏常熟 人,王翬弟子。擅山水,尤工村庄景 物,亦写人物、花、鸟,尤擅画牛, 蹄角生动。此图绘王翬头戴斗笠,身垫蓑衣,骑于牛背之上,像是雨过天 晴之后,徜徉于乡野小径。墨色轻 润,勾画简洁,充满诗情画意。 弄胡琴图![]() 弄胡琴图 清·王树穀 绢本设色 纵90.6 X横5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树榖(1649?约1735),浙江杭州人。工画人物,学陈洪绶而有变化。此图绘陈子昂愤而碎琴的典故。画面上, 青年琴师席地而坐,正在弹奏,而对面二人却显得漠不关心,烘托了知音难觅的心情。作品笔法流利,设色温雅,人 物造型比例准确、生动传神。画面无背景,加强了主题的感染力。 王原祁艺菊图![]() 王原祁艺菊图 清·禹之鼎 纸本设色 纵32.4X横5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禹之鼎(1647~1716),江苏扬州人。擅画小像,亦能山水、花鸟。幼师蓝瑛,后学宋元,多写真白描。此图中主人公王原祁端坐于榻上,赏菊品酒,姿态怡然。面部刻画精细,以西法晕染,突出肖像效果。构图疏朗有致,韵味悠长,秀媚古雅,反映出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调。 醉儒图![]() 醉儒图 清·黄鼎 绢本设色 纵115.5 X横57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黄鼎(1650-1730), 江苏常熟人。善画山水,以 摹王蒙见长,后学王原祁, 笔墨苍劲,画品超逸。此图是作者临宋代宫廷画家 句龙爽的画,体现了黄鼎 的艺术功力。
秋山喜客图 ![]() 秋山喜客图 清·王概 纸本设色 纵31.6 X横869. 5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王概(1654~1710),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寓居南京。善画山水,师龚贤,笔法苍健。亦善人物、花鸟,所 作人物,笔墨精妙。传世《芥子园画谱》,共三集,系王概兄弟三人和其他诸人编绘并加以解说,其中山水部分为其手笔。《秋山喜客图》为巨幅山水画长卷。写大江岸边群山绵亘逶迤,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杂树密林, 各呈其态,茅蓬桥梁、舳舻桅樯、山泉林木均锁于烟云晦明变幻之中。此画以干笔勾勒皴擦,淡墨渲染,浅绛设色, 得山石形理,而能氤氲成气。密林杂树,精细点画,有丰茂之容。 云容水影图 ![]() 云容水影图 清·查士标 纸本浅绛 纵143.6X横72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院藏 查士标(1615~1698), 安徽海阳人。善画山水,师法倪瓒,后参吴镇,用笔不 多,惜墨如金。此图仿沈周 笔意,画山溪之中,两老翁 坐船上垂钓,悠然而自得。 画面一片萧疏,情景入妙, 显示了一种名士的气质和 超逸的风度。 山水图![]() 山水图 清·汪之瑞 纸本墨笔 纵79X横5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汪之瑞,生卒年不详,清初画家,休宁(今属安徽)人。初从同邑李永昌学画。工书,擅山水。悬肘中锋, 运用渴笔焦墨,多作披麻、荷叶皴,盖为其家乡黄山山石之皴斫也。此图作者用渴笔、焦墨,画远山疏林、小桥 流水,山石有皴无染,画风近黄公望。 山水图
![]() 山水图 清·王原祁 绢本水墨 纵112X横53.2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此图中山势雄伟秀 丽,冈阜错落,丛树茂 密,瀑布飞泻,房舍散布 于山水树石之间,颇有 情趣。用高远构图,由近 及远,由浓至淡,用笔稳 健,层次井然,非一般功 力所能及。 北固烟柳图
![]() 北固烟柳图 清·张风 纸本墨笔 纵83.5 X横4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风,生年不详,卒于1662年,上元(今南京)人。擅长山水、人物、花卉,亦工肖像。无师承,全凭自意,早 年风格较为恬静闲适,神韵悠然,毫无妩媚习气;晚年笔墨变为瘦挺豪纵。此图笔墨粗简奔放,上有自题诗一首:“北 固山前江水连,雨余花鸟弄晴烟。从君拄杖闲来往,何异王维小辋川。” 南溪春晓图![]() 南溪春晓图 清·马元驭 绢本设色 纵57.2X横28.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马元驭(1669?1722), 字扶曦,又号天虞山人,江 苏常熟人。此图是作者的写 生佳作,画桃、柳各一技,高 低交叉,鸲鹆停憩柳技上梳理羽毛,神态生动。植物均以没骨画成,设色鲜丽,意 趣盎然。构图也别具一格, 天然自成。 秋晓翠羽图 ![]() 秋晓翠图 清·徐冈 纸本设色 纵131.9X横6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徐冈,生卒年不详, 钱塘(今杭州)人,擅人 物、花鸟、山水。此画着意刻画秋天粟树上,一只 鸟欲捕天牛的情景。下方 有三只雀鸟立在枝上观 望,伺机而动。粟子、鸟 羽刻画工细,呈现出毛茸 的质感。整幅画面具有清新秀雅的意境。 芙蓉鹭鸶图![]() 芙蓉鹭鸶图 清·蒋廷锡 纸本设色纵127.7X横6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蒋廷锡(1669~1732), 江苏常熟人。擅花卉,大都 为逸笔写生,风神生动,得 恽寿平韵味。传世作品还有 《竹石图》、《野菊图》等。此 图描绘一只白鹭在水塘边 侧立,苇竿上栖息一鸟,正 俯瞰鹭鸶,形态生动,用笔 简括。芙蓉花的枝叶以淡墨 渲染,焦墨点缀花蕊,淡逸 雅致,风格独具。 骊山避暑图![]() 骊山避暑图 清·袁江 绢本设色 纵224 X横134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袁江(?-1746),今江苏扬州人,擅画山水、楼台。初学仇英,后又吸取宋人画法,为清代界画高手。骊山在 今陕西临潼境内,为秦始皇葬地。此图绘楼台殿阁,古树环抱,散布于山石坡岭之间,人马活动于其间,构图繁复,气势宏大。 晴峦春霭图![]() 晴峦春霭图 清·唐岱 绢本设色 纵282X横15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岱(1673?1752),清代画家。满洲正白旗人。王原祁弟子,山水沉厚深重。布置深稳,从宋人中吸取最多。 此图以阔笔画崇山叠嶂,霭横晴峦,曲流小径,蜿蜒于隔山之壑。水榭山居,高树疏林,错落有致。山石用干笔皴擦,浓墨横点,富有层次和立体惑。用笔沉厚,境界深远。虽自称仿黄公望,实用自己的风貌。 乞儿图![]() 乞儿图 清·高其佩 纸本墨笔 纵90.5 X横4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其佩(1672-1734), 辽宁铁岭人。他的山水受吴 伟影响,中年以后开始用手 指作画,所绘花木、鸟兽无不 简括生动,意趣盎然。此图是 作者的指画杰作,用墨挥洒 自如,刻画极其简洁概栝。 天山积雪图
![]() 天山积雪图 清·华喦 纸本设色 纵.159.1X横5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华喦(1682 -1756),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人。 擅画人物、山水,尤精花鸟草虫。他重视写生,其作 品构图新颖,形象生动,有松秀明丽、空灵纵宕之致。 传世作品还有《听松图》等。此图为作者的传世名品。 造形夸张,给人以美感,用线简括,冷色与暖色对比强烈,使主体更为突出。 桃潭浴鸭图
![]() 桃潭浴鸭图 清·华喦 纸本设色 纵271.5 X横13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华喦的花鸟画, 主要吸收恽寿平的 小写意画法,他重 视写生观察,作品 构图新颍,形象生 动多姿。此图描绘 春日池潭中野鸭嬉 逐落英的场面。桃花用朱砂点缀,野 鸭羽毛用干枯的浓 墨擦出。在构图上 力求新巧,使作品 具有强烈的生活气 息与清新的审美情 趣。 杂画图![]() 杂画图 清·高凤翰 绢本设色 纵21.92 X横2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高凤翰(1683~1748),清代画家、篆刻家,山东胶州人。绘画以山水、花卉为主,早年工细,晚年多作写意, 风格苍劲老辣。传世作品有《牡丹图》、《秋山读书图》等。此图册共十二开,以写意形式描写多种花卉,在画法上 吸收了陈淳奔放洒脱的格局。现选《秋海棠玉簪》、《芙蓉》两开。作品墨色苍润,描绘逼真,具有较强的质感与立体惑。此册为画家中年之作。 云霞锦树图![]() 云霞锦树图 清·张宗苍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张宗苍(1636~1756),清代画家,江苏苏州人。山水笔力沉著,山石用干笔积累,尽去画院甜熟之习。此图轴 略用黄子久的画法。画风为典型中国画“天人合一”境界,画面主体是山林、峰岭。 蹴鞠图 ![]() 蹴鞠图 清·黄慎 绢本设色 纵116.5 X横125.3厘米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 黄慎(1687~1768),福建宁化人。擅画人物,花弁、蔬果,亦工诗、书,为“扬州八怪”之一。传世作品有《仕女图》、《渔翁图》、《苏武牧羊图》等。此图表现宋太祖与宋太宗以及大臣内侍们玩蹴鞠的场面。人物形象生动,神 情刻画有趣。用笔秀劲有力、顿挫自如,有草书行笔之意,玩者与观者形成动静对比,画面引人入胜。 自画像 ![]() 自画像 清.金农纸本墨笔纵131.3 X横59.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农(1687-1763), 清代书画家、诗人,浙江 杭州人,“扬州八怪”之 一。他五十岁后始作画, 擅写山水、人物、竹梅、鞍 马,笔墨拙厚淳朴,布局 别出心载。传世作品有 《红绿梅花图》、《采菱图》 等。图中金农手握长杖, 侧身而立,胡顷以细笔一 一绘出,发辫和衣纹用笔 极简,笔意迟滞却又见流 畅,墨色枯淡却又见滋 润,人物神态自若。由长 政可知,当时金农已七十 三岁。 花卉册![]() 花卉册 清·金农 纸本设色 纵24X横32.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册以花、竹、果等为题材,画法别开生面,有超逸不群之意。现选一开《野花小草》以解画家之妙意。 弹指阁图![]() 弹指阁图 清·高翔 立轴纸本墨笔 纵68.5 X横38厘米 扬州市博物馆藏 高翔(1688~1753),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为“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山水,尤工画梅。此图以竹门、篱笆、老树、古藤、楼屋构成院落门庭,行笔错落有致。以淡墨勾润,浓墨点衬,清疏中流露出一股秀逸的气息。人物刻 画寥寥数笔,神情动态,栩栩如生。诗题与画意,浑然一体,耐人寻味。所绘的是清代扬州天宁寺西边的弹指阁,为 文思和尚居址。此图是高翔的写实隹作。 梅花图
![]() 梅花图 清·汪士慎 立轴纸本墨笔 纵113.3 X横50.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 徽沐宁人,寓居扬州。擅画花卉,随意勾点,清妙多姿。此画 清淡秀雅,瘦劲姿媚,使我们看 到了作者画梅的独特风格。金 农曾评日:“巢林画繁技,千花 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 中。”但我们看到作者遗存的梅 花作品中,枝、花并不太繁,是 以疏朗清瘦见长,给人一种疏 影潇洒、冷香四溢的感觉,这幅 《梅花图》便可作为佐证。 杂画册
![]() 杂画册 清·李鱓 纸本设色 纵28.2 X横36.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李鱓(1686~1762),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擅画花卉、虫鸟,其作品笔法劲健,纵横驰骋,不拘绳墨 而有气势。传世作品有《五松图》、《墨荷图》等。此册共十七幅,题材广泛,有笔墨狂放的芭蕉,高洁淡雅的兰草,灵动的昆虫,鲜活的蔬菜等。 桃花图![]() 桃花图 清·邹一桂 纸本设色 纵126.2X横58.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邹一桂(1688 -1772), 清代画家,江苏无锡人。擅工 笔花卉。尝作《百花》卷,各 系一诗。此画中表现了桃花 繁华压枝、竞相吐艳,牡丹次 第盛开的场面。画面热烈而 秀雅。桃花以重粉点瓣,又以 胭脂淡淡笼罩,显出其千娇 百媚、欣欣向荣的姿容:牡丹 却敷以淡粉,用重粉点染边 缘,显得晶莹剔透、庄重典 雅。整个画面设色明净而又 古艳,韵味十足,深得恽寿平 之没骨真谛。 蒲塘秋艳图 ![]() 蒲塘秋艳图 清·恽冰 纸本设色 纵127.7X横56.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恽冰,清代女画家,江苏 武进人。擅花卉写生,以没骨 法著名。此图绘池塘之中,几 株荷花亭亭玉立,或盛开,或含苞,皆具婉约之姿。全图均 以没骨法晕染而成,笔法工 整,表现出一派清秋的气息。 江山佳胜图 ![]() 江山佳胜图 清·方士庶 纸本设色 纵25.3厘米 横264.5厘米 沈阳博物馆藏 方士庶(1692—1751),新安(今安徽歙县),流寓扬州。他能诗善画,笔墨敏洁灵秀,气势跌宕飞动,被称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此图画春山云树,松寺平桥,林壑幽深,云峦无限。用干笔皴擦,画法及老辣纯熟 。 墨梅图![]() 墨梅图 清.李方膺 纸本墨笔 纵23 X横42.4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李方膺(1695~1755),江苏南通人。擅画梅、石、兰、竹。其画“师法自然,崇尚气势,力排众格,独树一帜”。此图册共十一页,皆以水墨大写意法画梅,构图疏朗, 姿态奇异。枝干多以粗笔写就,笔法狂放,有书法之风。花朵勾染随意,笔简而意足。此选其中两幅。 花鸟图
![]() 花鸟图 清·余省 纸本设色 纵168.5X横88.5厘米 常熟市文化管理委员会藏 余省(1692~1767),江苏常熟人,擅画花鸟、鱼虫,尤擅画蝴蝶。此图绘老梅一株,技头有四只八哥飞鸣对唱,树旁 衬以山石杂卉。全画墨韵辉粲,笔力沉着,在色彩与明暗的处理上参用了西法。
墨竹图 ![]() 图 清·郑燮 纸本墨笔 纵168.7 X横90.5厘米 北京炎黄艺术馆藏 郑燮(1693~1765 ),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他的 作品多写兰、竹、石。在艺术思想上反对泥古,主张革新,师法自然,摆脱了清初以来的摹古风气,而能独树一 帜。有《竹石图》、《芝兰全性图》等作品传世。此画中写修竹数竿,用笔遒劲圆润,疏爽飞动,皴擦较少却神韵 俱全。全图气势俊逸,傲气风骨让人惑慨。 嵩献英芝图
![]() 嵩献英芝图 清·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242.3X横157.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传教士,画家兼建筑家。康熙时期来中国。其作品结合中西画法,设色艳丽,精 工细致,自成风格。此图是为雍正祝寿而作。图中鹰、忪、灵芝等都具有吉祥祝福的含义。郎世宁的绘画参合中西 技法,许多作品是用中国画材料作西式技法,有光色效果,立体惑强,另有一番天地。 兰竹石图
![]() 兰竹石图 清·郑燮 纸本墨笔 纵178X横102厘米 此图气势磅礴,巨石峥嵘突冗,一簇簇兰竹,舒展而出。兰叶竹叶偃仰多姿,互为穿插呼应,气韵俨然。其兰 叶全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之,秀劲绝伦。 丁香图
![]() 丁香图 清·钱载 纸本墨笔 纵91X横3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钱载(1708-1793),清代画家,浙江嘉兴人。女画家陈书重孙,好学,工诗古文。其设色花卉,简淡清逸,写长 林修竹,雨叶风枝,有陈淳、徐渭意义, 尤擅写兰石。此画撷取白丁香花枝,依 水墨勾染描绘其花开似堆雪的景象。 以淡墨写枝,晕染成叶。花序以简笔写 意勾画,既纵逸洒脱又神清韵足。叶之仰俯向背,皆用笔不同,练达传神。画 面清新素雅,秀丽天然。 烟磴寒林图
![]() 烟磴寒林图 清·董邦达 纸本墨笔纵118.7 X横54.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邦达(1699-1796), 浙江富阳人。书画皆精,取法 董源、巨然、黄公望,得力于 董其昌。此画构图严谨,枯笔 短皴,笔法深厚。坡石、杂林、 枯枝,繁而不乱,格调苍莽。 丁敬像
![]() 丁敬像 清·罗聘 纸本设色 纵108.1X横60.7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罗聘(1733~1799),安徽歙县人。擅画人物、佛像、梅竹、山水,笔情古逸,自成风格,为“扬州八怪”之一, 有《群仙拱祝图》、《葫芦图》等作品传世。此图所绘为当时著名金石家丁敬。图中丁敬双手拄杖,坐于石上,造型夸张、怪异,拙中含趣。以独特笔法揭示出画中人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发展了其师金农肖像画法,追求趣味,为肖像画开拓出新的表现领城。 净名居士像![]() 净名居士像 清·罗聘 纸本墨笔 纵84.9X横35.5厘米 (日)澄怀堂文库藏 净名居士即维摩诘,为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以“雄辩”著称,为佛教之重要画题。此图所画居士,广颐阔腮、 双目微启,造型独特,与早期秀骨清像类造像有较大区别。衣纹以铁线描画出,根雕几案精心刻画,姿态奇巧。 映花书屋图
![]() 映花书屋图 清’方薰纸本设色纵126 X横讨.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方薰(1736~1799),清代画家,石门(今浙江崇德)人。善 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晚年好作梅竹、松石,亦工诗文、 篆刻。图中水面宽阔,平坡缓崖上,杂树葱郁,闲庭书屋,静谧幽雅。用笔精细工整。 重岩暮霭图
![]() 重岩暮霭图 清·潘恭寿 纸本设色 纵81.5 X横31.5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潘恭寿(1741~1794),清代画家。江 苏镇江人。能诗善画。山水规仿文征明, 花卉取法恽寿平,画佛像及仕女,亦韵秀 而饶古意,竹石亦佳。图中巉岩怪石突兀 而立,山中泉水飞注入溪,杂树挺立浓 郁,水阁依山临水,其中一高士展卷沉 思,神态超然。境界幽美,深厚苍浑。 嵩洛访碑图
![]() 嵩洛访碑图 清·黄易 纸本设色 纵17.57X横50.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易(1744—1802),浙江杭州人。精于篆刻,与丁敬齐名,为西冷八家之一。嘉庆年间,金石考据学勃兴,而黄易是位著名的金石学家,《嵩洛访碑图》就是黄易用画笔记录他搜寻碑刻的场面和新到的地方,此图简淡融有金石味,古气盎然。 岩居秋爽图
![]() 岩居秋爽图 清·奚冈 纸本设色 纵113.5 X横48.5厘米 北京故宫博院藏 奚冈(1746~1803),新安 (今安徽歙县)人。善山水、花卉,工诗书,精篆刻,与丁敬、 黄易、蒋仁齐名,为“西泠八家” 之一。图中峰峦挺拔,险中求夷, 以淡墨皴擦,罩以花青赭石,笔 法清秀,星舍皆藏于岩坳之中, 意境深远。 江濑山光图![]() 江濑山光图 清·黎简 纸本墨笔 纵137.5 X横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黎简(1747-1799),清代画 家,广东顺德人。工书善诗,精六 法。画师法宋元名家。山水简谈, 其小帧笔势坚苍,用笔遒劲精细。 间作墨梅。此图作层峦叠嶂,下临 清流,一道悬瀑,气贯上下;水边 平坡,近置茅亭,远露层宇,乔木 高树穿插于亭层之间:有老者携 杖临流,状若凝思。用笔松秀灵 活,墨色浓淡相宜而见润泽。 春流出峡图![]() 春流出峡图 清·张鉴 纸本设色 纵145.8X横64.1厘米 张鉴(1761-1892),丹 徒(今江苏镇江)人,以书画 著名,所作花卉、竹石、佛像 皆工,而山水最为突出。师从 吴门画家文征明,有自己独特 面貌,始创京江派。张鉴山水 有二类:一种沈郁浓厚,多从 北宋大家习之另一种则幽澹萧寥,气韵清绝,近似文征明。 从题识可知,此图取唐人诗句 入画。画面以俯瞰角度描绘巴 山蜀水的青绿风景,中间杂生 红、黄等色调的花木,色调比 较浓重,衬得山间溪流更加清 澈。山中亦有人家房室,增添 了画面的人间气氛。 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 ![]() 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 清·钱杜 纸本水墨淡设色 纵138.2 X横53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钱杜(1763~1844),浙江杭州人。工诗书,善画山水、墨梅,师法文伯仁, 笔法细秀;画梅师赵孟坚,幽冷疏散。此 图以大密大疏之反差为特色。画法融王 蒙之繁密与文征明之细膩为一体,是画 家五十岁所作。 钱东像 ![]() 钱东像 清·改琦 纸本设色 纵35.9 X横5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改琦(1773~1828),西域新疆人,久居于松江。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潇洒,著有《玉壶山房词选》。 此图是为乾隆嘉庆年间的画家钱东所作的遗像,把钱东画成一佛门居士形象,强调其超凡脱俗的品行和清净无为的 志向。面部刻画晕染细致,栩栩如生。环境景物表现与人和谐统一,烘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双勾竹石图![]() 双勾竹石图 清·赵之琛 纸本设色 纵128.2 X横61.5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赵之琛(1781-1860), 杭州人。擅画山水、花卉,喜 写佛像。山水师元代倪瓒和 黄公望,用笔萧疏、幽淡。此 图是作者的传世作品,亦是 晚年的得意之作。笔法峭 劲,敷色清雅,布置奇险。 花卉图![]() 花卉图 清·吴熙载 绢本设色 纵139.3X横5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吴熙载(1 799 ~ 1870),擅各体书法, 兼作写意设色花卉。风韵绝俗。此图绘折 技月季一株,构图别致,设色浓淡得宜。花 朵以没骨赋彩写成,水墨点叶;枝叶高低 错落,疏繁有致,画面格调秀逸脱俗。 听阮图![]() 听阮图 清·刘彦冲 纸本设色 纵20.7 X横78.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刘彦冲(1807~1847),四川铜梁人。工诗文,擅绘事,山水、人物、花卉师古有深造,绘画风格多样。此图是作者的传世作品之一。人物用线细劲圆润,颇有古意,设色妍丽明快,背景空灵虚幻,画面以有写无,形成脱俗的艺术效果。 好消息图
![]() 好消息图 清·费丹旭 绢本设色 纵44.7X横169.5厘米 重庆市博物馆藏 费丹旭(1801~1850),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擅画人物、花卉、尤精仕女。此画系费丹旭为海楼作的冬景肖像。图中海楼及侍女都处梅树叶中, 动态不同, 各有所事, 又不喧宾夺主, 衬托了文人闲适的生活情趣。补精墨梅五株,暗香浮动,各具姿态,朱砂低篱,花青新竹,用笔不多,却为全卷景色,人物增添了动人的色彩。 柳鸭图 ![]() 柳鸭图 清·任熊 纸本水墨设色 纵144.6X横52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任熊(1823~1857),浙江萧山人。花鸟鱼 虫、人物走兽俱擅,尤工神仙佛道,笔法圆劲, 形象夸张。传世作品有《四红图》、《高士传》等。 此图绘池边柳树下,有两只凫鸭在池中嬉戏,姿态生动。柳树丝蔓以水墨撇写,浓淡有韵。画 面意境深远,悠然淡推。 大梅诗意图
![]() 大梅诗意图 清·任熊 绢本设色 纵27.3 X横3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大梅”是指号称“大梅山人”的晚清诗人姚燮。此图册画姚燮诗意,共有十二开,这里选其中一开。笔法清丽 疏朗,或工或写,运用自如,线条因人而变,或细劲圆润,或宛转轻柔,或顿挫有力。采用铁线描,钉头鼠尾描及 沾笔描来刻画人物,形成不同风格,设色较清雅柔合。 花卉图![]() 花丹图 清·张熊 金笺纸本水墨淡设色 纵27.8 X横32.3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张熊(1803~1866),浙江嘉兴人,寓居上海。工花卉、翎毛,兼能人物、山水及篆刻,与任熊、朱熊合称“沪 上三熊”。此册共八页,现选一页《水仙图》,以双勾填色法画水仙三株,湖石以水墨草草写就,笔法洒脱,不入俗流。 香满蒲塘图![]() 香满蒲糖图 清·胡公寿 纸本设色 纵178.9X横47.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胡公寿(1823~1866),上海松江人。工画山水、兰竹、花卉、尤喜画梅。此图以寥寥数笔绘出小溪中亭亭玉立的荷花,笔法简练,设色明丽。盛开的白莲,似随风摇曳,清香远溢。 小桥流水图
![]() 小桥流水图 清·虚谷 水墨设色 纵83 X横50厘米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港乾美术馆藏 虚谷(1824~1896),僧人,安徽歙县人。工画花鸟、蔬果,亦善写真。有《虚谷和尚诗录》传世。此图是写 生得来,构图受西洋画透视之法影响。线条的虚涩与设色的清雅,正好表现景色灵秀幽静之意趣,独具特色。 双鹭图![]() 双^"图 清’居巢纸本设色纵18. 5 X横53. 5厘米广州市美术馆藏 居巢(1811~1865),番禺(今广州)人。擅作山水、花鸟,尤精草虫。居巢与其弟居廉的绘画开岭南画派的先 锋,抟世作品有《花果图》、《五福图》等。此画构图别致,白鹭与青萍相映成趣,清新可爱,设色淡雅,秀丽脱俗。 花卉昆虫图![]() 花丹昆虫图(局部) 清.居廉绢本设色纵27 . 8 X横沙.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居廉(1828~1909),广州人。擅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他自刨撞水和撞粉法,是岭南派奠基人 之一。传世作品有《花卉昆虫图》、《富贵白头图》等。此图共十二页,现选其中《月季》一开。图中花卉妍丽多彩, 草虫栩栩如生。花卉采用没骨画法,结合自创的撞水、撞粉法,以产生亮丽秀润的效果。昆虫多以兼工带写的手法 绘出,自然生动。画面有清新活泼,文静抒情的意趣。 四时果实图
![]() 四时果实图 清·赵之谦 纸本水墨设色 纵33.9 X横60.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赵之谦(1829~1884), 浙江绍兴人。擅篆刻、书 画。传世作品有《牡丹图》、 《花卉图》、《菊花图》等。作 者以强烈的疏密对比组织 构图,所画花果树木笔墨 厚朴,设色浓艳,题识书法 古拙厚重。其风格金石气 浓郁,个性强烈。 红蓼荷花图![]() 红蓼荷花 清·蒲华 纸本设色 纵247.8 X横60.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蒲华(1830~1911),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擅书画,花卉学徐渭和陈淳。作者以奔放雄健之笔力,奇特之构思,绘红、白两株荷花。下半幅墨叶白荷与上半幅碧叶红花相呼应,又以红蓼、浮萍协调全画。 画面线条流畅洗炼,设色淡雅,却有气势磅礴之感。 花鸟图
![]() 花鸟图 清·任薰 金笺纸本设色 纵18.5 X横5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任薰(1835~1893),浙江萧山人。善画人物,尤工花鸟。人物取法陈洪绶,花鸟构图别致,具有独创一格的精 神。图中花枝左右双分,高低各异,疏密不同,花叶色彩妍丽清新。一只鸟雀悠闲地栖于技上,浓墨点羽,焦墨写 爪,寥寥数笔,形神俱足。 朱竹凤凰图
![]() 朱竹凤凰图 清·任颐 纸本设色 纵162 X横48厘米 常熟市博物馆藏 任颐(1840~1896),浙江绍兴人,擅长肖像、人物、花鸟,亦作山水,是海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从师任熊、 朱耷、石涛、华喦,画风趋于奔逸。朱竹和凤凰都是虚拟 之物,在民间可兆喜庆。此图绘一白凤栖于梧桐树上,神 态自若,旁有红竹数竿,与白凤相映生辉,画面极富装饰 意味。 酸寒尉像
![]() 酸寒尉像 清·任颐 纸本设色 纵164.2 X横77.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 任颐多次为吴昌 硕画像,此幅最为精 彩。画中人头戴红缨 帽,足蹬高底靴,着长 袍马褂,神态矜持可 笑。题款“酸寒尉像”一 语,耐人寻味。画家以 淡笔草草勾写面部,略 加皴擦,神采毕现;长 袍马褂以没骨法写出, 色中见笔,别开生面。 秋坪闲话图
![]() 秋件闲话图 清·汤贻汾 纸本设色 纵97 X横4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汤贻汾(1778~1853), 武进(今常州)人,寓居金 陵(今南京:)。工诗,善画山 水、松梅。书画仿董其昌,闲 淡超脱,画梅极有神韵。此 图笔墨简淡,干笔皴擦、点 苔。坡石杂树,树干挺拔,画 树叶用夹叶点叶,笔法细秀 而苍劲,罩以花青、赭石。山 坳间秋树掩映阁楼,坡石上 二人对坐共语,意境幽深。 五羊仙迹图
![]() 五羊仙迹图 清·苏长春 纸本墨笔 纵178.5X横67.5厘米 广州市美术馆藏 苏长春,生卒 年不详,广东顺德 人。工山水、人物, 兼写花卉。五羊仙 是广州城的神话传说。此图全用焦 墨完成,落笔草 草,用笔迅疾。人 物形象似不经意, 却各具性格特征, 画面风格独特。 太白醉酒图
![]() 太白醉酒图 清·苏六朋 纸本设色 纵204.8 X横93.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苏六朋(1798~?),广 东顺德人,善人物、山水。 人物师元人和清代黄慎。 多以社会现实为生活题材, 真实生动。此图作者运思 十分巧妙,图中省略背景, 人物造型准确,多用方正 之笔勾勒线条,设色富有 层次。图中李白的形象已 得到人们公认,是“太白醉 酒”的代表作。 雍正妃行乐图
![]() 雍正妃行乐图 清·佚名 绢本设色 尺寸不详 私人藏 此图为宫廷嫔 妃扮成才女,让画 家画之。画中女子 以明清美女模式绘 出面容,在晕染上 加入明暗肌理的变 化,质惑及立体感 突出。配景描绘十 分详尽,是一种中 西合璧的画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