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报道,日前某部门微博表示,切忌将酸奶等同于乳酸菌饮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关于乳酸菌饮料,专家指出,营养价值非常的低廉,不建议给宝宝饮用,并指出乳酸菌饮料对健康没有任何的好作用。另外,关于酸奶,专家提醒,酸奶除了在购买上要慎重选择外,在饮用上也必须掌握一定的注意事项。 别拿乳酸饮料当酸奶喂宝宝 昨天,虹口食药监发布一条微博称:“乳酸饮料≠酸奶”,乳酸饮料味道虽好,但营养价值很低,不建议常喝,提醒各位做爹做娘的,少给宝宝喝,因为对健康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对此,记者采访了儿童营养科医生,医生表示,乳酸饮料中的蛋白量等含量确实不及酸奶,只能当零食吃,而且在零食分类中属于“黄灯”级别,每周最多吃一至两次。 虹口食药监昨天发布的这条微博称:“乳酸饮料≠酸奶”。乳酸饮料广告说得好,其实TA蛋白质含量一般只有≥1%,而正常调味酸奶则在≥2.3%,牛奶≥3.0%左右。乳酸饮料味道虽好,但营养价值很低,不建议常喝。提醒各位做爹做娘的,少给宝宝喝,因为对健康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对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冯一主治医生分析说,乳酸饮料不等于酸奶,其中的蛋白质含量等营养成分确实都不及酸奶,而且有的乳酸饮料中还可能添加了糖分、果料或甜味剂等,如果孩子经常猛喝,还可能引起肥胖、龋齿等问题。为此,营养科医生建议,对于2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建议喝配方奶;对于二三岁以上至读书期的学龄期儿童,还是建议喝点酸奶或牛奶。而乳酸饮料最多只能当零食吃,而且在零食分类中,属于“黄灯”级别的零食,每周最多吃一至两次。 乳酸饮料知识你知多少 很多的乳酸菌饮料中会标明含有双歧杆菌。据了解,双歧杆菌分布在胃肠的数量随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减少,分布最多的是母乳营养儿。双歧杆菌可以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便秘和胃肠障碍等;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增强免疫机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抗衰老,延年益寿。 据了解,乳酸饮料可分为发酵型和调配型两种。其中,乳酸菌饮料都是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制成的,其含有一定的乳成分,但是又不同于酸奶,属于发酵型乳酸饮料,其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7g/l。乳酸菌饮料除具有酸奶的营养成分外,其中的益生菌可耐受胃酸和胆汁酸并可以活着达到肠道,发挥重要的保健作用。 而除此以外的乳酸饮料则属于调配型产品,是用牛奶、水、白糖、柠檬酸或乳酸配制而成的,不经过发酵,产品中没有乳酸菌及乳酸菌的代谢物,只是一种调配型软饮料,不属于乳制品的范畴。因不含乳酸菌,其营养价值较低。 市场上出售的乳酸菌饮料分两种类型:活性的乳酸菌饮料和非活性乳酸菌饮料。活性的乳酸菌饮料简称活性乳,就是在乳酸菌饮料中含有活的乳酸菌。按要求,每毫升活性乳中活乳酸菌的数量不应少于100万个。由于其具有活性,乳酸菌便沿着消化道到大肠,在人体的大肠内迅速繁殖,同时产酸,从而有效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繁殖和成活。这种饮料为保持乳酸菌的活性要求在2到10℃下贮存和销售,密封包装的活性乳保质期为15天。 非活性乳酸菌饮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乳酸菌饮料,一般不具有活性,其中的乳酸菌在生产过程中的加热无菌处理阶段时已被杀灭。这种饮料可在常温下贮存和销售,也就不存在活性乳酸菌的功效。 消费者在购买这类饮料时一定要看清产品标识及配料。 酸奶的标签会标明:储存条件(即需要冷藏);营养成分100克的酸奶中蛋白质含量≥2.9克。 乳酸菌饮料:活性乳酸菌饮料需在2到10℃条件下冷藏保存。非活性乳酸菌饮料不需冷藏,一般保质期在2个月内。 乳酸饮料:由于其不含有乳酸菌,且一般进行超高温灭菌,所以不仅可在常温下保存,且保质期较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