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小团提问:我不是学霸,有没有学霸可以传授点学习经验方法类的? 超级学团学霸@蚕儿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本科 鉴于我是彻头彻尾的理科生,就说说文理通用的吧。 第一,复习。复习自然分为日复习,周复习,月复习,期末复习。日复习是指在每天做作业之前,要把当天讲的知识复习一遍,做作业的时候不再翻教科书、笔记或任何的参考资料,就像考试一样,将作业做完。大家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能有印象,最开始的遗忘是最快的,倘若我们能在课间或是在做作业之前,也就是遗忘之前复习一遍,学习的效果可能就要翻倍了。不知你们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到了晚自习急于完成作业,而对于新学的知识点又掌握的不是太牢固,于是做一道题就要翻找一遍教科书或笔记本,结果时间就在无数次翻找中静静地流逝,只得加班完成作业,效果还不是特别好。上述之法正是解决此问题的事半功倍的不二之法。 至于周复习,显而易见就是要复习一下一周所学的知识点和错题。而月复习和期末复习,主要就是翻看自己的错题集。 第二,整理与总结。整理的内容主要有:知识重点(典型例题),易错点(错题)。知识重点是大众化的,主要就是高考考查的要点,这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强调。既然知道了是高考要考的,我们当然要总结,而且一定要仔细钻研。而错题则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基因不同,自然就会性格不同,同样,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疏忽点也就无法一致。错题总结非常有必要,因为如果自己的错误点不加以注意,同样的错误总会犯第二遍。高考考的无非就是谁的失误少,如果我们把自己的错误点都整理出来,并且一遍一遍的翻看,自然会对其形成条件反射,看到陷阱,就会发出警报,怎会再犯错? 此总结并非教材章末的知识总结,而是自己绘制的结构图(不等于教辅书中的)。教辅书中的结构图看十遍也比不上自己的绘制一遍。自己总结过的就会镌刻在自己的脑中,提起一个就会同时想起一片,知识哪会有疏漏。 至于总记得方法,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经验。每一本教科书都会有一个侧重点,而每一章也都有章节名,一般的,一章的中心都在章节名中了。以此为核心,不断拓展,延伸,就可以把知识都延展开来,自然形成网络。 第三,记录与记忆。记录指的是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疑问、随感。只需一句话两句话,自己明白即可。这些可以专门准备一个小册子,也可以随时写在自己的卷子上,错题本上,笔记本上甚至是教科书上。疑问随时找老师或是同学解答,心得和随感则是自己的一种财富。当多年之后,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看着那一句两句的青春,会是多么美好。 记忆指的是古诗词、字音、字形、成语、公式……一切零碎的知识点就要用零碎的时间来记忆。我最喜爱的东西就是小纸条。将这些内容誊写在纸条上,装在口袋里,随时看,随时背,语文基础知识怎会成问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我们都懂,不是吗? 第四,交流与探究。同学之间的交流往往会碰撞出灵感,而使自己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在不一样角度的分享中,还会开拓自己的思路。 交流是团队的,探究可以是个人的。自己探究得来的收获是恒久远的。 以上都是学姐自己总结的哦,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来自:超级学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