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和电子书,各有优劣。纸书以物理形态呈现,颜色、厚薄……可触可感。人在阅读纸质书的时候,大脑可以据此设置无数个“路标”。这些“路标”可以帮你较为容易地回顾已读的内容。这是纸质书的优点。电子书不一样,电子书就是一块屏,你看的每一页都是相同的。读完了,缺乏“路标”,往往想不起之前读过的内容。同时,电子书很容易给人一种“此书绵绵无绝期”的感觉,很多人看电纸书,到后来往往放弃,原因大概在此。 95eef01f3a292df54dc4709bbd315c6034a8733d.jpg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电子书呢?原因很简单:纸书太重。“知识就是重量“,10本左右的纸质书大概就可以累到一个汉子。而一个kindle,几个G的内存,可以存下一个图书馆。况且kindle轻便易携带,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见缝插针读一点。本文专门针对电子书有关问题写就,资深书迷可不看。 电子书和电纸书试着定义一下:电子书是指以比特形式存在的书籍内容,磁盘是载体,屏幕用来呈现。从这个定义出发,电脑,iphone/ipad,kindle等等,只要有屏幕,都可以浏览电子书。但电脑、iphone神马的,也有问题,它们的屏幕都会闪烁,看久了伤眼睛。直到有人发明了电纸书。电纸书是什么呢?电纸书就是采用电子墨水显示技术、专门用来进行阅读、轻便易携带的电子装置。电子墨水有许多优点,包括易读性、柔性、低功耗。与其它显示技术相比,电子墨水的反射率和对比度较佳,人眼看久了不吃力;另外电子墨水技术低功耗,不用经常充电。必须指出的是,电纸书跟纸书的概念有点不一样:一本纸书讲一个内容一个主题,而电纸书是一种阅读装置,是一种硬件,买了电纸书还得寻找书籍内容,有点像买了电脑还得装个软件。电纸书也有好多个品牌:美国的kindle、nook,日本的Sony、kobo,国内的汉王、文石。那么为什么现在一提到电纸书,就会想起kindle,以至于kindle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电纸书的代名词?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作为一个曾经体验过电脑、iPad mini、iPad air、kindle dxg、kindle 2、kobo aura、kindle voyage、文石m96、sony DPT-S1 的资深书虫,我这里也向您推荐kindle。kindle 阅读装置目前有几种:
u=620288219,2383591131&fm=21&gp=0.jpg
电纸书资源正如前文所说,电纸书是一种阅读装置,是一种硬件,买了电纸书还得寻找书籍内容。那么电纸书资源有哪些?又怎么寻找电纸书资源?首先归纳一下电纸书的格式:
寻找电纸书资源,几种方式:
屏幕快照 2016-01-17 下午1.15.16.png
资源的转换与导入还是专门针对kindle来说,找到电纸书资源后,可能会有多种格式,azw3、mobi都可以直接导入,epub要转换一下,pdf不推荐用kindle看,确实要想找个大屏幕的装置,ipad、电脑都可以。有个特别棒的pdf阅读装置,容我卖个关子,以后专开一文说之。电纸书资源的转换和管理可以用Calibre,这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图书管理软件,无论是PDF、epub、word还是mobi,一律支持。导入方式有几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