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官场概论

 女儿家家 2016-01-19

 

中国发展到现在,物质文化生活已经现代化,人们的思想也由农耕思想发展为工商业思想,甚至是电子网络思想,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和近代人的思想和方法,变得越来越现实。所以人们对官场的认识和对官场文化的运用也越来越玄妙高深,远非李宗吾先生《厚黑学》中所说的那么简单乏味。

 

一、官场范围

 

现代官场不再局限于封建时代的政府性官员,已经由政府范围扩大到政党、人大、政协、司法、军队、社团、财团、事业、企业;村委会(含党支部)、居委会(含党支部)、社区(含党支部)也被人们认为是官场。所以现代社会官场就是职场,职场就是战场,你一进入这个场,就得按照这个场的规则办事,学会并力争由被领导者成为领导者。

 

二、官的类别

 

以上官场人员按照权力和影响力大小,依次排列为:执政党官员——政府官员——人大官员——政协官员(含参政党官员)——司法官员——社会团体官员——经济团体官员——事业单位官员(含科研院校官员)——企业官员(包括非公有制企业)。而且等级观念越来越清晰、强烈,控制欲比以前更强。整个社会对前五类追捧力大大高于后四类,后四类中前三类的地位和影响力高于最后一类,最后一类中的国企官员的影响力高于非国企官员影响力,但最后一类大多以其雄厚的经济势力直接影响着前各类官员,离开了他们,其他各类官员就日子难过,所以其他官员最喜欢与这些官员接触,后者为了自己利益也就投其所好,使其走向腐败,成为权钱交易的始作俑者。

 

三、官序划分

 

一般都比照不同的政治级别来划分。中央单位的,无论是上述哪一类(非公有企业除外),都处于官阶的最上层,有“见官大三级”的说法。无论是政治型官员还是企事业型官员,正职都处于部长级位阶,在这个总位阶下按照政治权力结构分别为副部长—司长—副司长—处长—副处长—科长——副科长。到了省市县级依次各降一级。以利领导和称呼。你进入哪个单位,一定得将这个顺序搞清楚了,否则,你就会得罪人,更不要说能办成事了。这就是动物有生一来所具有的本性,人同样摆脱不了这个本性。

 

四、级别划分

 

在国家机关系列的官员上除了正式的长字号官员外,还有与这些长们同级别的非长类官员。就是《公务员法》中所规定的非领导职务官员。分别是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已经取消)。这些人因为政治头脑不大灵活,所以当不上长,但组织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激励他们的积极性,给个相同级别的待遇,但对外还是以“长”称之,以满足其虚荣心,但他们在权力和社会影响力上比起长们来差得不是一点点,在长们面前,他们只有沉默的份,人们开始听说其是某长还很谦恭,一旦知道他这个长是虚的,就再也不那么谦恭了,有时甚至还有点鄙视的意思。所以人们一般将他们看成是配角甚至是摆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当官不带长,打屁都不响。”再则就是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人员,也是以级别来划分的,分别有:教授(研究员、主医师、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医师、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助理工程师)—助教(研究实习员、医师、技术员)。他们虽然不算官员,但他们享受着与相应级别官员的待遇。一般来说教授对应副厅长、副教授对应处长、讲师对应副处长、助教对应主任科员。但人们都习惯称呼他们为教授,他们也乐于接受这个称呼,因为这是对他学问的追捧,很荣耀。再则就是非公企事业单位老总。按照《公司法》规定,企业内部设董事长、董事、监事、总经理、经理等。但人们一般都称他们为某总,这种称呼比直接称呼他的实职要受用得多,最能体现其职场身份和势力。所以有“天上掉下一石头,砸到的人中一定有老总”的说法。这就是我们祖先总结的“人人都想高官做,谁想人间做马牛”的人生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

 

五、权力配置

 

位阶高并不代表你就一定比位阶低的有权力。在中国,权力大小与官阶的高低是不成正比的,有时还成反比。因为,权力是按照部门来划分的。只有你当上了某个权力部门的老大,你才是真正有权力的人。否则就算你是副部长、副总都不管用。所以有些副部长的办事能力还没有副省长甚至市长大。有些副厅长的权力还没有乡镇长或者县级局长的权力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官不在大,有权就灵。”所以那些司长、处长、科长们总是想方设法离开原来的单位,空降到省市县里当个小书记或者什么政府首长。因为他们是这个地方的老大(古代称地方大员),这块地方都由他们说了算。他们有自己的人事、财政、专政机关,下面那些吏们、员们、民们都是他的手下,“我是你们的衣食父母,谁不听话谁就倒霉。”这种影响力是那些司长、处长、科长们无法实现的。所以司长、处长、科长们到了这些地方首长的地盘,一定得看事而行,否则你就别想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生活中通常说的“县官不如现管”、“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六、势力范围

 

当代官场与古代官场差不多,都以一定的关系形成一定的势力集团,这些关系主要有:老乡、同学、战友、亲朋好友。首先,以老乡关系形成官场势力范围是通常的权力组合形式,这是当代各势力圈中相对独立的势力圈。“亲不亲,故乡人”,地域关系将他们紧紧地拢在一起,这种关系是比较牢固的。但这种关系形成的势力范围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四大班子领导为旗手,领导这个地区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否则头一多,就会形成几大势力相互斗争,导致“槽内无食猪拱猪”的态势,这种态势的结果就是该派势力被人家分割,部分人成为人家的走狗,大多数人成为政治牺牲品。其次是同学和战友。在老乡关系的基础上,以同学和战友关系又组成了一定的权力势力范围,这个圈具有交集性质,也是同一个势力圈中介于老乡圈和亲朋圈之中的中间圈。因为他们曾经在一起生活、战斗过好些时间,彼此建立了较好的感情基础,所以一进入官场,这种关系自然形成一个与其他官场关系相互叠加的官场关系,这种关系运用得好,能够将老乡关系的官场势力壮大起来,但运用不好,也很可能会颠覆原有关系,因为同学和战友毕竟与老乡关系不一样,各有各的利益追求。所以这种关系形成的官场势力是很不牢固的。再则就是亲朋好友关系,这个关系形成的官场势力是最牢固的,也是同一个大势力圈中的核心,因为他们之间的血缘和亲情完全超越了地域和其他关系,在所有官场关系中最容易被对手重视,也成为对手攻击的主要对象。所以人们无论听说谁获得了提拔,一定会想到这个人一定有个什么亲戚在哪当大官;某领导提拔了某个人,一定会被他人认为该人是某领导的什么亲戚,该领导一定在任人惟亲。

 

七、官场法则

 

当代官场思想与古代有着很大的区别。古代是以忠君爱民为主(当然是表面化的),现代官场一是服从服务。服从就是服从上级,服务就是为民服务。服从是必须的,因为你的官是上级给的,如果你不服从就得丢官,你一辈子的奋斗就完了。至于服务,很宽泛,用现代的普通理解就是我只要做了事就是服了务,所以“为人民服务”是官员广泛尊崇的宗旨,履行得如何由社会评说,只要你不犯罪,你的服务还是被大家肯定的,如果你一旦犯了罪,那什么服务都没有了。所以你的思想上时刻得保持这个警惕性,千万不要出事,即想当官又想捞钱,那就得有个很大的靠山,否则你就死定了。二是装假。现代官场不能什么都讲真话,不然你就成了众矢之的。所以官们在大众场合都很友善,所作的报告都是成绩斐然,存在的问题都是客观性、本级官员无法解决的或者是必须经过万分的努力才能解决的。向上级报告的成绩一定要比前任进步很多,甚至比周边同级官员的政绩都好,否则你就是个没本事的庸官、懒官,你的考核就会受到影响,晋升也就很难(当然这不是绝对因素)。三是装健康,现代官员讲究身体健康,不健康是不能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你的身体再不好,也得装着很健康,为此许多官员都累死在工作中。四是厚得起脸皮。当代官场任务很重,竞争很激烈,必须争得上级和同级官员的广泛支持才能事事顺利。这就要求你放下架子,上级再不喜欢你,你都得去拜访问候,溜须拍马,同流合污;同级对你再不耻,你都得装得若无其事,下级对你再不恭,你也不得表现在脸面上,需要利用他时,你一定得让他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力。五是黑得起手段。官越往上升,竞争越大,只有打倒对手才能达到目的,所以手段一定得黑,挖坑、诬陷、栽赃、莫须有……。总之,只要能达目的,什么招都得使。因为现代官场只以成败论英雄。成王败寇的哲理在现代仍具有真理性意义。六是狠得起心肠。关键时刻,该出手时一定得快速狠辣出手,只要是竞争对手,哪怕是自己的父母、救命恩人也不能手软。手软了,你的危机也就出现了。这就好象两军对垒,只有打败了对手,并置之于死地你才是最安全的。

 

八、官场语言

 

现代官场语言很丰富,没有了古代那样文邹邹的样式。一是政治性很强的语言。如:“在什么什么正确领导下……高举什么什么旗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为实现经济社会高速、快速发展……”等等。二是外交语言。官员们见面或通电话时,都是相互亲热、恭维,套近乎,哪怕平时工作中有再大的分歧,气氛是不能少的,否则你就成了高傲之人而被人们孤立起来。同时你还得有些官场段子取悦大家,不然不能显出你的信息量。在官场没有信息源和信息量是很可怕的,没有信息你是怎么完的都不知道。三是权威语言。在单位,该威严的时候一定要威严,说出的话要掷地有声,不可撼动,这样才能威震下属,体现你的威信。如果你不能这样,下级就会架空你,你这个官当得就没一点意思。你也就成了摆设。四是数字语言。主要用在作报告和向上级汇报工作上,在这种场合,一般都将取得的成绩以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表现这些数字时,一定得有个比你取得的这个数字低得多的数字以资比较,不然显现不出你工作上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同时你还得将你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所面对的困难一一罗列出来,以显示你这些成绩取得的多不容易,从而让上级感觉你这人确实不错,是一个实在而很有能力的人。所以现代官场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说法。

      

总之,现代中国官场学玄妙高深,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而不可自拔,许多人为之成名成家,许多人为之身败名裂。真可谓城外之人想进来,城内之人想出去。无论进城也好,出城也罢,只要你有功名利禄之心,你都离不开它的纠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只有以平常心对待平常事,什么烦恼也就没有了。真所谓“世人皆为名利累,名利不成老将至。”愿天下人人过得轻松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