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

 循天园 2016-01-19
A、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实修篇

1、站武当纯阳五行桩——以桩功入静强化五脏神部(精气神)

           纯阳拳五行桩是纯阳拳术的基础功夫。在武术的绪多门派中、大体多有站桩這项内容。然道家八步纯阳的站桩則是針对人体五行心、肝、脾、肺、肾为煅练目标。运用八卦坎、离、中、震、兑为其名称,通过五种动作的站桩缎练、来調正增强心肝脾肺肾的功能、使气血匀調、血脉暢通、充实脏腑的实力。这种站桩的煅练方法、能够促进全身整体性的健康,使人体得精足、气充、神溢的目的。                
   传统的站桩方法按四时之气的规律、进行针对性的煅练,其运动効果随着时间的沿续受益良深。云:冬炼坎桩以保肾精、积蓄精力。夏炼离桩以却心火清心养神、心力旺盛。春炼震桩以扶肝木疏肝明目。秋练兑桩以养肺金、增强肺脏功能。中桩則主脾土、土为万物之母四季均可练习。长期塅练中桩之法使脾胃調合、胃主纳食、脾行运化中气得以充足为养身之夲也。           
                            
   又云:骨者肾所主、力者心所主、筋者肝所主、气者肺所主、肌肉者脾所主。练好此功故能得到骨壮、力壮、筋壮、气壮、肌肉形体亦壮。下盘扎实、足下有根,静若幽谷、动似灵猿、行如流水、发則闪电均心法主之、性静则可为之。五行桩是一个整体的煅练效果。



2、歌诀
  
  坎(肾)水桩歌诀
  趾抓臂起摇两腰,少商对待眉心照,静心听息存三穴,神守内劲肾志高。
  离(心)火桩歌诀
  含胸拔背气沉丹,前掌劳宫汇中堂,后应脊心会任督,久练悟得心力旺。
  中(脾)土桩歌诀
  中土桩法强,两掌分阴阳,气血润大地,万物呈春象。
  震(肝)木桩歌诀
  单臂顶云指趾力,通肝咏脉益内劲;仰视五指专一意,静性欲动林木青。
  兑(肺)金桩歌诀
  兑肺静劲兮,练气势;两掌腹下兮,左右执;腰肩背法兮,龟沉垂;气力贯达兮,凤凰翅。
  
3、功法图解
  
  行功礼节(敬作揖礼)
  动作简释:双臂两侧分开,然后向前合抱成拳,颔首示意,抬头,回收抱拳于胸前,然后于胸前自然下落,分于身体两侧。
  要领:双臂两侧分开时长吸气,抱拳颔首的同时短呼气,抱拳回收于胸前时短吸气,双手胸前自然下落时长呼气(图1、2)。然后,双臂两侧分开并侧平举时长吸气,翻掌下按时长呼气(图3、4)。
  作用:调身调息,平心静气。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第一桩(坎桩)
  动作简释:拇指翘起,左手置于腰间,右手臂自右向上抬起(图5),吸气,至头顶时,身体向体侧拉伸。拇指上翘,小指用力,侧腰拉伸,双拇指相对,静停30秒(图6)。然后,手臂放松,自然呼气。如此做三次、六次或九次,然后换左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定式动作(图7)。如此做三次、六次或九次。


要领:五行属水,作用于肾小指用力,冬季多练。
  作用:保肾精,积蓄精力。

  第二桩(离桩)
  动作简释:
  (1)双手臂自然向两侧平举,然后身体左转,左手臂向左后贴腰部向右臀部方向穿,臂背贴紧的同时,右手臂由右向左随身体左转而向左旋臂裹肘(图8),使右手心(劳宫穴)对着口鼻部位(人中穴),肘尖对着心口部位(膻中穴),左手背置于后腰部位(命门穴),静守30秒钟。全身拧裹如被捆绑,形成麻花之力。
  (2)然后手臂放松,身体向右转正,双臂伸直,自然呼气(图9)。如此做三次、六次或九次,然后再换右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定式动作(图10)。如此做三次、六次或九次。 要领:五行属火,作用于心,中指用力,夏季多练。
  作用:退却心火,清心养神,心力旺盛。
  
  第三桩(中桩)
  
  动作简释:双手虎口相对,合抱于小腹(气海穴)前(图11),然后意守下丹田,双掌轻轻向两侧开合拉伸试力,手掌有麻热胀或磁力感时,静守30秒钟(图12)。如此重复试力三次、六次或九次。然后,双臂向两侧平举,长吸气至头顶,翻掌下按时徐徐呼气(图13)。
  要领:五行属土,作用于脾,拇指用力,四季多练。
  作用:使脾胃调合。胃主纳食,脾行运化,中气得以充足,为养身之本。
  
  第四桩(震桩)
  
  动作简释:双手自然呈掌,以食指翘伸来领劲上提,先伸右臂,用力向上攀伸,左手掌心向下,全掌用力向下按撑,静守30秒钟(图14)。如此重复试力三次、六次或九次。然后右手下落,左手提起(图15),左手再向左侧上方攀伸,右手掌心向下,全掌用力向下按撑,静守30秒钟(图16)。如此重复试力三次、六次或九次。
  要领:五行属木,作用于肝,食指用力,春季多练。
  作用:疏肝明目。
  
  第五桩(兑桩)
  
  动作简释:双臂膀向两侧分开,吸气,然后由后向前,双掌自两腰侧向正前方推伸,呼气,掌心向前,双掌轮贴紧,四指向下,无名指用力上翘。气呼完后,闭气(图18)。时间长短根据自己肺活量大小而定。然后,双臂膀向两侧分开,再向后分,吸气(图17)。接着,再由后向前,双掌自两腰侧向正前方推伸,呼气,掌心向前,双掌轮贴紧,四指向下,无名指用力上翘。气呼完后,闭气。时间长短根据自己肺活量大小而定。然后双手向内同时翻转,吸气,接着分双掌向小腹前自然下按,呼气(图19)。
  如此重复三次、六次或九次。
  要领:五行属金,作用于肺,无名指用力,秋季多练。
  作用:养肺金,增强肺脏功能。
  
  行功礼节(敬作揖礼)
  
  动作简释:双臂两侧分开并侧平举,继续向上托,长吸气(图20),翻掌下按时长呼气(图21)。双臂两侧分开时长吸气,抱拳颔首的同时短呼气,双拳合抱回收于胸前时短吸气,双手于胸前自然下落时长呼气(图22)。
  要领:注意呼吸方式,整组动作是长吸短呼、短吸长呼的呼吸方法。
  作用:调身调息,平心静气。



2、练纯阳拳五行圈手——以用九动势强化五脏神部(精气神)

    武当纯阳拳纯阳用九

       古人以大自然中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在自然循环中相互生化的规律,易化形成人体五种运动方法,从而达到对人体五脏自身的炼养。这五种基本手法称为:“五行穿连”或曰“五行圈手”。实践证明,长期的圈手运动,有效的锻炼了人体“五行之宝”即心、肝、脾、肺、肾,其炼养效果明显。

    为补其六腑的不足,在五行圈手的前提下,加以形象四种辅助手法的运用,而得传导六腑的炼养,又曰“四象活络”。共成九种基本手法,从而得到五脏六腑的全面锻炼。不仅如此,这九种基本手法在纯阳拳的运动中,能够起到连络上下,贯通内外的防守作用。因此将其九种基本手法简称为“纯阳用九”。其易化的运动技术,是步入纯阳拳术的入门之阶。纯阳用九的基本运动内涵,在纯阳拳术运动中,象一条中心线连通上下及内外,起到贯通纯阳拳136势的纽带作用,动作的灵活演化,环环相套而形成穿连不断的行拳风格,是纯阳用九的基础作用所致。

    有了纯阳用九进而结合纯阳走步,是步入纯阳拳的必由之路,倘若炼者不注重到这点,妄说掌握纯阳拳则是不实之说。纯阳走步以自然的屈腿走步为准则,长期运用屈腿走步,能够得到身沉、气沉、力沉的效果,从而使气顺气守下焦;不仅如此,由于屈腿的作用,能够增强膝力,膝属大筋,为阳明经主之。长期的走步效果,使十二条经脉得到疏通,气血和顺,从而增强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纯阳走步的价值所在,也是纯阳用九与纯阳走步相互作用的运动效果。

    纯阳走步以一圈而生化无数之圈,环环相套的走S之形步,循环中渐渐展开外圈所形成的圆运动,是身、手、步统一协调的结果。其整体运动炼至最高境界,其心性可专注而守一;其形同游龙缠蛇,穿翻缠绕,形成自然流畅的运动特色,谓之:“穿缠九宫,破走八卦,安定五行”。

    “穿缠九宫,破走八卦,安定五行”,是纯阳拳术取“河图”、“络书”之象,步五行之位而成全法的炼养之道。其“穿”者,即指“穿翻”的联合运用,意如穿进空隙之处,而完成和达到所运用的目的。亦称“见隙而穿”。穿进则势应神速翻出,翻出之角度亦应以取空门为目标,迫使对方防守不及,是谓穿翻之道。“缠”则内缠而外绕,重在身手之功夫,形同两臂酷似古藤缠绕,有如龙蛇交缠之势。其运手之法使身体各关节灵活展转,攻即是守,守亦可攻,变化神速,含蓄莫测。运动得宜其筋骨柔活,行经脉之和顺,走步履之轻灵,以动中易静而得心安神宁,是谓“缠绕”之道。在穿缠的肢体运动中,合乎足下S之形步法,是为左旋右转的“破走八卦”运动,从而得到养育五行的结果。

    长期的实践表明,纯阳用九与走步的易化作用,所得到的炼养效果,直接对人体五脏六腑,三焦百骸起到功能性的提高。正如古谱《纯阳炼养秘经》中云:“风摆旗轮养心强,阴阳缠翅疏肝畅,内缠外绕调达脾,八字分合养肺气,展翅双封益肾精,五行四象手中行”。

    由此可见,这五行圈手与走步运动正确的配合呼吸,长期的运动,能提高五脏功能,有益身心健康。在此前提下又以子午归圆,展转云飞,涵光垂帘,双龙滚手等配合运动六腑,从而有效的推陈出新,调活气血而获得修身养性,强身益年的养身之道,从而步入纯阳拳之堂奥。正因为如此,势必首先要掌握纯阳用九的九种基本手法及纯阳走步的十八句诀。


纯阳用九的九种基本手法

   人体最为敏捷者莫过于手。它退可封闭,进可取敌,在防身护体以及健身养生上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要得到手法的灵活,精奥的运用于自然中,务必要了解纯阳拳手法的规范要求,以及正确运用方法复以千百遍的练习,只至娴熟。下面将介绍纯阳拳九种手法:

1、八字分合手图解
(1)两脚成骑龙步,距离宽于两肩,屈膝踏实,两脚尖朝前方,两脚踏实后恒定不动。(亦可运用屈膝大马步)(图1)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1

(2)两手成八字掌置于两腰侧,目视前方,呼吸自然,两八字掌由两腰同时向两侧,向正前方划弧。腰向左旋转45°-60°,旋转角度应到极限为止。这时两掌划圆圈,由于腰的左旋,已到左脚前方,两掌由仰掌在划弧中自转成俯掌与肩平,置于左旋身体的前方。目视两八字俯掌,两八字相对成一圆,左右掌距离约五寸。(图2、3)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2    图3

(3)两俯掌向外侧翻掌,同时又向内,向两侧腰肋处,到两腰侧时已顺势翻转成双八字仰掌。同时腰随两掌划弧,已转动至右侧极限处。从左侧至右侧的旋转角度大约90°—120°(视个人自身旋转的能量而定)。再从右侧两手划弧,同时进行腰的旋转而至左侧。反复36遍的练习(或多或少均由量力而行)。(图4、5、6)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4     图5     图6

要领:
1、八字分合手的运动,将带动身体各关节的圆运动,惟有两脚固定,切不可左右移动,才能使全身各关节的运动,达到应有的效果。
2、八字分合手可与呼吸相配合运动,两手在两腰侧渐渐分开时为吸气,同时胸部张开。需两手划至前方成俯掌时即渐渐呼气,收胸阔背,同时两手翻掌成仰掌回旋于两侧,可反复数遍。
3、配合呼吸运动时,动作一定要与呼吸同步,呼吸相应自然深长,动作亦必须慢运行,其快速动作则不宜配合呼吸,应当自然而然为佳。
4、不论快慢动作应讲究柔而不滞,匀称而不拙。两腿膝应低桩,亦可中桩,切不可站立练习。

2、展翅双封手图解
(1)两脚宽于两肩,踏实脚尖朝前方,屈膝,成左骑龙步(亦可运用马步),两手成龙心仰掌,置于小腹处,指尖相对,唯大拇指朝前。目视两仰掌。(图7、8)
(2)左骑龙步不变,两仰掌向内,向下朝外翻腕,同时都由小腹处往上经胸前,往两侧上方划弧,两掌略高于肩成立掌。目视前方。(图9)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7       图8       图9

(3)两脚踏实不动,身体向右转动至极限约90°—120°,形成右骑龙步,同时两掌在划弧中与腰的右转同步,成右骑龙步时两掌于小腹前成仰掌。目视两仰掌。(图10、11、12)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10       图11      图12

要领:
1、以三圆六部九字为旨,两手由下往上分掌时为吸气,由上往下合掌时为呼气,含胸拔背,气沉丹田。
2、呼气与吸气与身体旋转配合适中,柔活缓慢,自然而不用拙力,旋转应到极限为佳。
3、初练其动作达不到娴熟时,应自然运动,不可与呼吸相配合,娴熟动作之后与呼吸的配合则自然而然了。
4、除定步不动外,身体各节都应在自然中运动。八字分合手与展翅双封手阴阳相合的运动特点,谓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娴熟后两手法的配合,则有着变化之道。

3、阴阳缠翅手图解
(1)两脚成大弓步,屈膝踏实,足尖朝前方,右手抱掌至左肩前,右垂肘对心窝处。左掌置于后背右臀部处,掌背贴身,目视前方。(图13、14)
(2)腰顺势右转至极限,全身随之右转,惟两脚不动,成右骑龙步。右掌同时从左肩处,由胸前向下至右肋,向后至左臀部处划弧,右掌背贴于左臀部处,同时左掌从右臀向左侧,朝前方至右肩处划弧,成斜仰掌,同时成右骑龙步,目视右前方。(图15)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13    图14    图15

 (3)用同样相后的方法,两掌运动划弧,成左骑龙步,目视左前方。重复运动若干遍。(图16、17、18)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16     图17      图18

    要领:
    以三圆六部九字为旨,除两脚定步外,身体各节都应旋转运动,要做到摇肩转腕,转腰活胯,圆活膝踝,形成一个整体的圆活运动,呼吸自然协调。



4、风摆旗轮手图解

      两腿脚距离两肩宽,脚尖朝前方,屈膝成马步,两脚踏实定步。两掌先后左右划弧,当右立掌之掌沿从人体中心线,由下向上往右侧划弧时,身体同时向右转,随之左立掌在后,从左腰部向中心线,亦往上向左侧划弧,两掌交替作左右划弧运动。(图19、20、21、22、23、24)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22   图23    图24
      要领:
      (1)两掌左右划弧时,应注意掌沿朝人体中心线。在向上向侧边划弧时,同时掌臂由内向外自转,至侧边时,再向下转腕划弧。
      (2)在转掌的同时,身体随掌转动,朝同方向转动至极限。倘若不能到位,就达不到身灵手巧的效果。
      (3)动作应轻灵柔活,呼吸自然,不用拙力以圈手带动全身各节的运动,从而达到协调的目的。与缠翅手谓之一阴一阳。

5、内外缠绕手图解
    (1)两脚成骑龙步式,身沉步稳,两掌自然置于两侧成龙心掌形,右掌心朝里,虎口朝上,从侧由下向上至右侧面划弧,同时左掌由后下方,向左侧上方划弧。目视右掌,两脚半骑龙步。(图25)
    (2)右掌继续向右侧下方划弧,继续向外划弧转腕,同时左掌从左侧上方经额前,向右侧下划弧,左掌背朝里,掌心朝外,目视左右掌中间。身体随势右转。(图26)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25      图26

     (3)步形不变,力点偏向左脚,在身体右转的同时,右掌向前方经面部划圈,左掌继续右侧右掌膀下肋处穿进,目视右肋处。
      右掌向上圈圆至左胸肩前,同时左掌从右臂下由下向上,向前至左侧上方成斜仰掌,目视左斜仰掌。(图27)
     (4)右掌从左肩前向胸前往右肋处运动,成斜仰掌,同时左掌从左侧上方,向内转腕成俯掌,向左肋处下方插掌,右掌继续由右侧下向侧上方划弧,至右侧上方成立掌,目视左下插掌。(图28)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27     图28

     (5)转掌的同时身体由右向左旋转,随着身体的左旋,右掌由右上方向左肋下方运动,同时左掌由下向左侧上方旋腕划圈。目视左肋处。(图29)
     (6)身体随右掌向左肋处穿掌时,同时左旋转至极限,右掌转成右仰掌至左上前方,同时左掌从右掌臂膀上旋转至左肋处,目视右仰掌。(图30)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29    图30
      当右掌随身体右旋时,又重复运动(图25、26、27)等动作,反复循环作36遍练习。
      要领:
      (1)此手法内外缠绕,一阴一阳,运动得体,贯通全身,是阴阳相合的总体现,是五种手法的中心内涵,长期的配合呼吸作中和的运动炼养,能起到理脾和胃的作用。
      (2)此势 从具体的养生角度讲,势必以自然的深长呼吸入手,与其动作配合同一。一掌向另一肋间穿进时,即为呼气,呼气应逐步炼至深入绵长,与吸气形成正比,从而使势导气行,力沉而使脾胃得以按摩,肠道得以疏通,肝胆气血和顺,久练使人体得到三焦六腑,筋骨皮毛的全面炼养,实践中论证此非廖言。而是防身健体,养身益年的好方法。

6、子午归圆手图解
    (1)两脚屈膝、沉身,形成右虚步。右掌由腰前侧向内、向外划圆,手法与腰腹同高,左掌从左向右腰肋所划的圆圈中穿掌,腰随穿掌向右转动至极限,同时左穿掌也至极限,呼气。(图31、32、33)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31    图32    图33

(2)同时左穿掌在右肋侧下,从右臂下向上向前,向左侧往左肋下,向左外侧划一圆弧圈,同时右掌由前方,经过左膀上方,向右上方往左肋的左手弧圈穿进,只至极限。同时腰随势向左旋转至极限,两脚成左虚步。目视右穿掌。同时呼气。(图34、35、36)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34    图35    图36

      要领:
      (1)子午归圆势全以左右虚步行走划圈,不可立起身形,在转掌中为吸气,穿掌入圆时主呼气;呼气时,气力应沉实于丹田与肚角处,做到气形合一。
      (2)吸气时应全身放松,动作应顺其自然,呼气时动作应自然,但随着呼气丹田肚角处沉实有力。

7、涵光垂帘手图解
     两腿屈膝,一脚踏实,另一脚成丁虚步,两掌涵空成龙心掌形,左掌合谷穴相对于眉心穴。右掌合谷穴与两腰中间之命门穴相对,以右丁虚步的两膀臂,左右上下协调的运动,由于步法的左右交换,配合两掌的交替运动,目视两侧前方。(图37、38、39、40、41、42)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37     图38      图39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40    图41    图42

    要领:
    (1)涵光垂帘动作比较简单,但配合身手步协调的运动却比较有难度,须细致的按图文加以研炼,才能很好的掌握。
    (2)应注意到一点,如左手上与眉心对齐,足下则应为右虚步;如果右手在上与眉心对齐,则应为左虚步。这种上下交叉进行的左右手法运动,与左右丁虚步定要密切配合。在两手臂上下运动时,主要是配合两掌与两腕的旋转运动,上面手掌首先以斜腑掌上旋以变成上仰掌,再将掌心向内旋至仰掌,即圆活的向下运转。当掌至肋下后,顺势外旋成仰掌,又变成下旋成插掌,掌心向后;又顺势手腕掌心向下,合谷穴向内对于命门穴,同时掌心斜朝下。两掌臂上下前后协调进手,且与足下之虚步配合走步。

8、展转云飞手图解
     两脚与两肩宽,马步沉身。首先身体向右转动至极,重心偏向左脚,左掌在右侧上肋方向;随之右仰掌从左抱掌内穿出,直至右侧上方。右腕关节外旋划一半弧圈至头顶,同时身体向左旋转至极限,旋转的同时,左掌从右肋处,向左侧下向左臀部处运动。随着右仰掌从头顶向左侧肋下划弧时,左掌由后臀处向上往右掌心内穿掌而出,向左侧上方进仰掌。左掌心朝上向外旋转腕,同时身体又向右转,重复前右势。反复若干遍练习。(图43—47)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图47

     要领:
    反复旋转穿掌的同时,步法踏实,两脚尖向前方不变,与其它手法一样练习,任何部位都要动,惟定步不动。运动右手,左脚踏实重心移向左脚,运动左手右脚踏实,重心移向右脚。反复协调运动。

9、双龙滚手图解
   (1)两脚踏实,屈膝成马步,两脚尖朝前方定步不动。两腕部关节转动,以三圆六部为准则,通过腕关节带动全身的滚圆运动,其步法低沉,身体卷缩如圆形,作全方位的自然运动,称之:“滚动”。(图48、49、50)
   (2)两臂腕与身腰配合作圆运动,向内为“缠”,向外为“绕”,谓之内缠外绕,其动作不拘一格,所欲随心,娴熟后,势如两条腾空之龙,运动于云雾之中,或“缠绕”或“滚化”,因其形而“双龙滚手”。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转载]悟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道经每日清修)

图48              图49              图50

      要领:
      1、双龙滚手动作简易且难以协调全身,故应作千百遍之练习,方能得到灵巧滚化、圆活滚手之功。
      2、纯阳拳的九种基本手法,在纯阳拳走步的娴熟运用中,练至极熟,千变万化,即可全称为“双龙滚手”,尤以纯阳拳术百三十六势穿插互用,随心所欲,大有运气养性、防身御敌之功。刘理航先生昔日传有纯阳拳双龙滚手歌,以启后学。

      3、纯阳走步走先天八卦——以纯阳走步全面强化五脏神部(精气神)

      纯阳走步以自然的屈腿走步为准则,长期运用屈腿走步,能够得到身沉、气沉、力沉的效果,从而使气顺气守下焦;不仅如此,由于屈腿的作用,能够增强膝力,膝属大筋,为阳明经主之。长期的走步效果,使十二条经脉得到疏通,气血和顺,从而增强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纯阳走步的价值所在,也是纯阳用九与纯阳走步相互作用的运动效果。

    纯阳走步以一圈而生化无数之圈,环环相套的走S之形步,循环中渐渐展开外圈所形成的圆运动,是身、手、步统一协调的结果。其整体运动炼至最高境界,其心性可专注而守一;其形同游龙缠蛇,穿翻缠绕,形成自然流畅的运动特色,谓之:“穿缠九宫,破走八卦,安定五行”。

B、纯阳功五脏神炼养法——理法篇


0、五脏皆有神—— 一个可以验证的事实(转)

    前几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报道: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接受了一个在车祸中丧生的年轻小伙子的脏器。结果,在接受移植后,她的性情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喜欢穿年轻男性的时尚服装,喜欢跳流行舞,喜欢看惊险刺激的影片等等。

    这个事例,用事实验证了中医五脏神的观点。

    在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脏神的论述是这样的:《黄帝内经》认为,五脏不仅仅是行使各种生理机能的重要器官,而且还与各种情志活动有关。其中,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惊恐(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因此,将五脏主宰各种情绪活动的功能称为“五脏神”。这五脏神分别为心神、肺魄、肝魂、脾意、肾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我通过修炼中的体悟,深刻感受到了五脏皆有神,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情志活动。那么,由此看来,当进行器官移植的时候,一定也会同时把捐献人的性情移植到受捐人的身上。

    受捐者应该依接受的脏器不同,在性情的不同方面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接受的是肝系的脏器,就会表现为肝属神——肝魂的改变,接受的是肾系的器官,就会表现为肾属神——肾志的改变。

    由此看来,我们的身体绝不是被动的供我们任意使用的工具,它是有情感的。我们通过修炼,要学会读懂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身体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这是获得心身健康,享受高质量生活的保证。

1、《黄庭经》五脏神部译文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灵,】 

    内象喻也。心为脏腑之元,南方火之色,栖神之宅,丹之灵元。故曰守灵。 

    【肺神皓华字虚成,】 

    棲为心之华盖,皓白也。西方金之色,肺色白,其质轻虚,故曰虚成也。 

    【肝神龙烟字含明,】 

    肝位木行,东方青龙之色也,于脏主目。日出东方,故曰含明也。 

    【翳郁道烟主浊清,】 

    翳郁木象,得火而烟生,得阳而气清;清即目明,浊即目暗。 

    【肾神玄冥字育婴,】 

    肾属水,居北冥,故曰玄冥。肾精为子。故曰育婴。 

    【脾神常在字魂停,】 

    脾中央土位也,故曰常在。即黄庭之宫也。魂不下于脾土之界,故曰魂停也。 

    【胆神龙曜字威明。】 

    胆色青光,故曰龙曜;主于勇悍,故曰威明。外取东方青龙雷震之象。 

    【六腑五脏神体精,】

    资保一身,废一不可,故曰神体精。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为六腑。所言腑者,犹府邑之府,取受物之义,故曰府也。脏者,各具一质,而共藏于身,故为脏也。言三焦者多矣,而未的其真,盖心肝腑三脏之上,而系管之中为三焦。《中黄经》云:心肝肺三焦,当指其所也。又据五方之色,脾为五脏之主。而今其以心为主,何也?答曰:心居五脏中,其质虚受,是神识之体,运用之源,故偏方而得其主,动用而获其神,不可以象数言,不可以物悉取,皆自然之理也。 

    【皆在心内运天经,】 

    以五脏六腑各有所司,皆法象同天地,顺阴阳,自然应摄之道,故曰运天经也。 

    【昼夜存之自长生。】 

    依此五神服色,思存不舍,不死之道。仙经存五脏之气,变为五色云,当顶上覆映一身,日居于前,月居于后,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即去邪长生之道也。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宫似华盖,】 

    金宫也,肺在五脏之上,曰:双肺叶如华盖也。 

    【下有童子坐玉阙,】 

    童子名皓华。肺形如盖,故以下言之。玉阙者,肾中白气与上肺连之也。 

    【七元之子主调气,】 

    元阳子曰:七元之君,负甲持符,辟除凶邪而布气七窍,主耳目聪明。七元,七窍之元气根本来源也。饮食营养液、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精液等七种为基础七元,而从这基础七元又清浊分泌而生化出的津液称为正津。七液,指人的心液、肝液、脾液、肺液、肾液、气液、血液。 

    【外应中岳鼻齐位,】 

    中岳者,鼻也。又为齐,齐为昆仑。鼻为七窍之门户,位犹主也。 

    【素锦衣裳黄云带,】

    素,肺膜之色也。黄膜蔓延罗绪,有象云气也。 

    【喘息呼吸体不快,】 

    喘息为巽风过猛,体有不快。

    【急存白元和六气,】 

    白元君主肺宫也。《大洞经》云:白元君居洞房之右是也。风、寒、暑、湿、燥、火,此内经所谓六气也。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五行之气也,水气寒,火气热,金气凉,木气温,土气非寒非热,不温不凉,遇火则燥,遇水则湿。寒、热、温、凉、湿、燥,是为六气。风乃六气往来之动象,可寒可热,可温可凉,可湿可燥,乃六气之动,非气本身也。 

    【神仙久视无灾害。】 

    六气均衡,邪不干正。

    【用之不已形不滞。】 

    常存此道,形气荣华,至诚修炼之所及也。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宫莲含叶,】 

    火宫也。心脏之质,象莲花之未开也。 

    【下有童子丹元家。】

    心神丹元也。 

    【主适寒热荣卫和,】 

    寒热,阴阳静燥之义也。人常和适,以荣卫其身。气分阴阳,阳者为卫气,阴者为阴精;血分阴阳,阳者为荣气,阴者为阴血。气行于经,则卫行于经;血行于脉,则荣行于脉。是故,“卫行脉外,荣行脉中”也。心主荣,肺主卫;脾主阴血,肾主阴精;脾与肾之主精血,皆缘于肝脑之元阴元阳生发与节制。人体一气分气血,气血再分为荣、为卫、为阴血、为阴精。此荣卫气血之总论也。

    【丹锦衣裳披玉罗。】

    心象离火。丹锦衣裳,外阳也。披玉罗,内阴也。所谓离中空是也。 

    【金铃朱带坐婆裟。】

    金铃,心之象也。朱带,心上血脉之象也。坐婆裟者,言神安静也。

    【调血理命心不枯。】

    心安体和,则无病矣。 

    【外应口舌吐五华,】

    心主口舌,吐纳五脏之津,识五行之味,故言外应五味也。 

    【临绝呼之亦登苏。】

    人有病厄,当存丹元童子,朱衣赤冠,以救护也。 

    【久久行之飞太霞。】

    常修此道,能获飞仙。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宫翠重里,】

    木宫也。肝色苍翠,大小相重之象也。 

    【下有青童神公子,】

    肝,东方木位,主青,故曰青童。 

    【主诸关镜聪明始。】

    肝主春三月,阳之本始。窍主目,五行之关镜,故曰聪明始也。 

    【青锦披裳佩玉铃,】

    青锦,肝之色。玉铃,白脉垂象也。

    【和制魂魄津液平,】

    内指事也。东春和煦,万物生也。 

    【外应眼目日月精,】

    肝外主眼,左日右月也。

    【百疴所钟存无英,】

    诸疾荐之,但存肝神无英公子。

    【同用七日自充盈。】

    五脏兼存,故言同用。凡七日为一竟者,一游也。 

    【垂绝念神死复生,】

    垂死,存念肝神,还得活愈。

    【摄魂还魄永无倾。】

    《太微灵书》云:每月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夕,三魂弃身游外。摄之者,常仰眠、去枕、伸足、交手心上,瞑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毕,存心中有赤气,如鸡子从内出于咽中,赤气转大,覆身,变成火,以烧身,使匝,觉体少热,呼三魂名曰"爽灵、胎光、幽精"。即微咒曰:"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诣上清;若有饥渴,得饮玄水玉精。"又每月朔望晦光魄盛总交通,存思精炼反还之法。当此,乃仰眠伸足,掌心掩两耳,令指根绕于项上,闭息七遍,叩齿七通;心存鼻端白气,如小豆大,须臾渐大,冠身上下九重气,忽变成两青龙,在两目中,白虎在两鼻孔中,朱雀在心上,苍龟在左足下,螣蛇在右足下,两玉女著锦衣,手把火光当两耳门。毕,咽液七过,呼七魄名"尸狗、伏矢、雀阴、天贼、毒秽、臭肺"。即咒曰:素气九还,制魂邪奸,天狩守门,娇女执关,炼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源,若有饥渴,听饮月黄日丹。

    肾部章第十二
 
    【肾部之宫玄阙圆,】

    水宫也,玄阙圆者,两肾相望之形状也。玄,水色,内象喻之也。 

    【中有童子冥上玄,】

    肾为下玄,心为上玄,肾神玄冥,字育婴,气与心连。故言冥上玄。 

    【主诸六府九液源,】

    九液交连,百脉流通,废一不可。五脏六腑,乃九窍之津液也。 

    【外应两耳百液津。】

    肾宫主耳,气衰则聋。阴阳和合,则百脉津液流通也。 

    【苍锦云衣舞龙蟠,】

    苍锦,肾色之象也。云衣,肾膜之象也。龙蟠,肾脉之象也。

    【上致明霞日月烟,】

    肾气充之,上注于目,外象喻也。 

    【百病千灾急当存,】

    存想见之,永无患故也。 

    【两部水王对生门,】

    肾藏双对,故曰两部。肾宫水旺,则化为赤子,故曰对生门。 

    【使人长生升九天。】

    赤子化为真人,而升九天。九天常谓九气青天,其气主生也。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宫属戊己,】

    土宫也,戊己属土,据中央辰。 

    【中有明童黄裳里,】

    明童谓魂停,黄裳土之色。 

    【消谷散气摄牙齿,】

    脾为五脏之枢也。脾磨食消,生气,乃至齿为罗千,故摄牙齿。 

    【是为太仓两明童,】

    太仓,脾府。此明童谓脾神,名混康也。 

    【坐在金台城九重,】

    坐于九重之城的金台上。 

    【方圆一寸命门中,】

    即黄庭之中,丹田之所也。 

    【主调百谷五味香,】

    口中滋味,脾磨食之所致。 

    【辟却虚羸无病伤,】

    内指事也。 

    【外应尺宅气色芳,】

    尺宅,面也。饥饱虚羸,形于面色也。 

    【光华所生以表明。】

    是以知虚实也。 

    【黄锦玉衣带虎章,】

    脾主中黄,谓黄庭真人。服锦衣也。《玉清隐书》云:太上道君,佩神虎玉章也。 

    【注念三老子轻翔,】

    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念脾中真人,自然变化。子谓受黄庭之学也。 

    【长生高仙远死殃。】

    自然长生不死。


    胆部章第十四 

    【胆部之宫六府精,】

    六腑已解于上。《太平经》云:积清成精,故胆为六腑之精也。 

    【中有童子耀威明,】

    经云:胆神龙耀,字威明,勇悍之义也。 

    【雷电八震扬玉旌,】

    八方雷震,谓胆有威怒之象也。玉旌则气之貌。 

    【龙旗横天掷火铃,】

    胆色青,应青龙。火铃者,胆边内珠之象也。怒则奋扬,故言掷也。 

    【主诸气力摄虎兵,】

    胆力主于悍难故摄虎兵。 

    【外应眼瞳鼻柱间,】

    内指事也。心之喜怒应于双目内眦处也。 

    【脑发相扶亦俱鲜,】

    人之震怒,发必冲冠。 

    【九色锦衣绿华裙,】

    青锦,东方木德九气之色。绿华裙者,胆膜之象。 

    【佩金带玉龙虎文,】

    胆神威明之服饰也。 

    【能存威明乘庆云。】

    内象喻也。思存胆神不倦,则仙道也。 

    【役使万灵朝三元。】

    三元,道君名,处三清上,诸天神仙并朝宗也。


    脾长章第十五 

    【脾长一尺掩太仓,】

    太仓,胃也。《中黄经》云:胃为太仓。元阳子曰:脾正横在胃之上也。 

    【中部老君冶明堂,】

    脾,黄庭之宫也。黄者老君之所治。上应明堂。明堂眉间入一寸是也。 

    【厥字灵源名混康,】

    黄庭老君,字灵源名混康。厥,其。混康,混元阳受纳之,安康也。 

    【治人百病消谷粮,】

    胃宫荣华,则无病伤。

    【黄衣紫带龙虎章,】

    脾居胃上,故曰黄衣也。紫带龙章,胃络之象也。 

    【长精益命赖君王。】

    生精养命之君王。

    【三呼我名神自通,】

    存思脾之神,则心灵洞鉴之。

    【三老同坐各有朋,】

    上元老君居上黄庭宫,与泥丸君、仓华君、青城君及明堂中君臣、洞房中父母及天庭真人等,共为朋也。又中元老君居中黄庭宫,与赤城童子、丹田君、皓华君、含明英玄君、丹元真人等,共为朋也。又下元老君居下黄庭宫,与太乙君、魂停君、灵元君、太仓君、丹田真人等,共为朋也。常存三老和百神流通,部位营卫,无有差失也。 

    【或精或胎别执方,】

    按《玉历经》云:下丹田者,元命之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气之元,在脐下三寸,附著脊,号为赤子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胎,主和合赤子,阴阳之门户也。其丹田中气,左青右黄,上白下黑也。 

    【桃孩合延生华芒,】

    桃孩,阴阳神名,亦曰伯桃。《仙经》曰:命门脐宫中有大君,名桃孩,字合延。衣硃衣,巾紫芙蓉冠。暮卧存之,六甲、六丁来侍人也。生华芒,谓阴阳之气不衰也

    【男女回九有桃康,】

    桃康,下神名,主阴阳之事。《大洞真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宫中有九神,谓上、中、下三元君,太一、公子、白元、无英、司命、桃康,各有宫室,故曰桃康丹田下神名桃康,主人之精、胎,能回通三田,成九神之气。 

    【道父道母对相望,】

    阴阳两半成一,故对相望。 

    【师父师母丹玄乡,】

    道与宗师,阴阳之主也。丹玄乡为存丹田之法。 

    【可用存思登虚空。】

    学仙之道。

    【殊途一会归要终,】

    合三以为一,散一以为三,此道之要也。 

    【闭塞三关握固停。】

    经云:口为天关,生神机。手为人关,把盛衰。足为地关,生命扉。又耳目口,亦曰三关。握固,大拇指压在无名指指根内侧,其余四指握拢,使心神安定,身体强健。 

    【含漱金醴吞玉英,】

    金醴玉英,口中之津。《大洞经》云:服玄根之法,心存胃口有一女子,婴兒形,无衣服,正立胃管,张口承注魂液,仰翕五气。当漱漏口中内外津液,满口咽之,遣入玄女口中。五过毕,叩齿三通,咽液九过也。 

    【遂至不饥三虫亡,】

    《洞神诀》云:上虫白而青,中虫白而黄,下虫白而黑。人死则三虫出为尸鬼,各化为物,与形为殃,击之冲破也,其余众虫,皆随尸而亡。故学仙者精谨备于五情之气,服食药物以去三虫。又云:上尸彭琚,使人好滋味,嗜欲痴滞;中尸彭质,使人贪财宝,好喜怒;下尸彭矫,使人爱衣服,耽****色。亦名三毒。 

    【心意常和致欣昌,】

    道通无碍。

    【五岳之云气彭亨。】

    五脏之气为五岳之云。彭亨,流通无壅之称也。 

    【保灌玉旁以自偿,】

    玉旁,鼻庐也。三虫既亡,真气和合,出入玄牝,绵绵不绝,故曰自偿。 

    【五形完坚无灾殃。】

    五体与五脏之形也。五脏坚完,自然灾病不生,神气自应。 

2、《黄帝内经》灵枢 ● 本神篇第八(译文)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

    【题解】本篇论述了人之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的产生过程,以及养生与健康的关系;并具体指出了因七情耗伤,而使精神活动发生变动,所形成的不同的病理征象。因为本篇着重强调了必须要在详细了解患者精神活动状况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针刺这一治疗原则,所以篇名叫做"本神"。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日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1]。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浃 [2]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提要】本段强调神对机体的重要性。

    【注释】[1]神广义的神指的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狭义的神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此处的"神",所指的含义主要为后者。

    [2]淫浃淫,就是过分的意思;洪,音益,放纵的意思。淫洪,在此是指放纵过度。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凡是使用针刺的治疗方法,首先都必须以病人的精神活动情况作为诊治的依据。血、脉、营、气、精和神气,这些都是由五脏所藏的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其中以神的作用最为重要。若是过度放纵七情而使神气从五脏离散,就会使五脏的精气散失,魂魄飞荡飘扬,意志恍惚迷乱,并丧失智慧和思考能力,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病证产生的呢?是上天的惩罚,还是人为的过失呢?还有,什么叫做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其中的过程是怎样的?请问其中的缘故。

    【原文】岐伯答日天之在我者德[1]也,地之在我者气[2]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提要】本段讲生命的起源,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的形成过程,以及智者的养生方法。

    【注释】[1]德就是指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诸如四季更替、万物盛衰等。

    [2]气就是指天地之间的自然产物,诸如五谷果菜、江河溪泉等。

    【白话解】岐伯回答说天所赋予我们的是生化之机,地所赋予我们的是长养之气,地之长养之气随天之生化之机而动,阴阳之气上下交感,才使万物化生而成形。所以,基于阴阳两气相交而产生的生命的原始物质,就叫做精;阴阳两精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生命活力,就叫做神;伴随着神气往来存在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依傍着精气的出人流动而产生的神气功能,叫做魄;能够使人主动地去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意识,叫做心;心里有所记忆并进一步形成欲念的过程,叫做意;欲念已经存留并决心贯彻的过程,叫做志;为了实现志向而反复考虑应该做些什么的过程,叫做思;因思考而预见后果的过程,叫做虑;因深谋远虑而有所抉择以巧妙地处理事务的过程,叫做智。所以明智之人的养生方法,必定是顺应四季的时令,以适应气候的寒暑变化;不过于喜怒,并能良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节制阴阳的偏胜偏衰,并调和刚柔,使之相济。像这样,就能使病邪无从侵袭,从而延长生命,不易衰老。

    【原文】是故术惕[1]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2]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胭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3]。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挽乱[4],四肢不举,毛悴色天,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天,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5]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疫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提要】本段讲各种过激的情志活动影响形体和神气所产生的病证。

    【注释】[1]怵惕怵,音触,就是恐惧的意思。惕,音替,就是指惊恐不安的样子。

    [2]惮散惮,音淡,就是劳累的意思。惮散,在这里是形容神气耗散的样子。

    [3]死于冬在五行归类中,心属火,冬季属水;因为水能克火,所以心的病证到了冬季就会加重,甚至使人死亡,故而说"死于冬"。以下之"死于春"等句,同理。

    [4]愧乱悦,同"闷"字,就是胸中满闷的意思。乱,就是烦乱的意思。

    [5]季夏;即指农历六月,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长夏,在五行归类中属土。

    【白话解】所以怵惧、惊惕、思考、焦虑太过,就会伤损神气。神气被伤,就会时常使人产生惊恐畏惧的情绪,并使五脏的精气流散不止。因悲哀过度而伤及内脏的,就会使人神气衰竭消亡而丧失生命。喜乐过度的,神气就会消耗涣散而不得藏蓄。愁忧过度的,就会使上焦的气机闭塞而不得畅行。大怒的,就会使神气迷乱惶惑而不能正常运行。恐惧过度的,就会使神气流荡耗散而不能收敛。

    心藏神,恐惧、惊惕、思考、焦虑太过,就会伤神。神被伤,就会使人感到恐慌畏惧而失去主宰自身的能力,并出现膝髀等处高起的肌肉陷败,遍体的肌肉消瘦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冬季水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

    脾藏意,忧愁太过且长期不能解除,就会伤意。意被伤,就会使人感到心胸苦闷烦乱,并出现手足举动无力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春季木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

    肝藏魂,悲哀太过而影响到内脏,就会伤魂。魂被伤,就会使人颠狂迷忘而不能清楚地认识周围环境,意识不清就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言行;此外,还会出现阴器萎缩,筋脉挛急,两胁肋处活动不利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秋季金旺的时候受克而。

    肺藏魄,喜乐太过而没有限制,就会伤魄。魄被伤,就会使人神乱发狂,发狂的人意识丧失,旁若无人;此外,还会出现皮肤枯焦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夏季火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肾藏志,大怒太过而不能自止,就会伤志。志被伤,就会使人记忆力衰退,时常会忘记以前所说过的话;此外,还会出现腰脊转动困难,不能随意俯仰屈伸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季夏土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

    恐惧太过且长期不能解除,就会伤精。精被伤,就会出现骨节酸痛、痿软无力而厥冷,时常遗精滑泄等症状。

    综上所述,五脏是主管贮藏精气的,而精气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属阴,所以每一脏的功能都不能受到损伤。倘若五脏的功能受到了损伤,就会使五脏所藏的精气失于内守,流散耗伤而形成阴虚;阴是阳的物质基础,精失阴虚,缺少营养物质,就无法化生阳气,也就无法进行气化活动;没有阳气及其气化作用,就不能吸收和转输营养,而生命也就停止了。所以运用针刺治疗疾病的医者,就必须观察病人的全身状况和表情神态,以了解病人之精、神、魂、魄的存亡得失情况;倘若发现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都已受到损伤,那么就不可以再妄用针刺来进行治疗。

    【原文】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提要】本段讨论了由五脏之气的盛衰变化而导致的神志方面的各种病证。

    【注释】[1]经溲不利溲,音搜;经溲,就是指小便。《素问?调经论》中曾说"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故此之"经"字当作"泾"字。

    [2]肾藏精这里的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来源于五脏六腑的水谷精微;二是指人类生育殖繁的物质基础。

    【白话解】肝贮藏血液,代表精神意识的魂就寄附在肝血之中。肝气虚陡,肝血不足,就会使人产生恐惧的感觉;肝气盛,就会使人变得容易发怒。

    脾贮藏营气,属于精神活动之一的意就寄附在营气之中。脾气虚弱,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就会使手足不能运动,五脏不能安和;脾气壅滞,运化不利,就会出现腹部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状。

    心主宰着人体周身血脉的运行,代表一切思维活动的神就寄附在血脉之中。心气虚弱,会使人产生悲忧的感觉;心气盛,就会使人大笑不止。

    肺贮藏人体的真气,代表器官活动功能的魄就寄附在真气之中。肺气虚弱,就会使人感到鼻孔阻塞,呼吸不利而气短;肺气壅逆,就会出现气粗喘喝,胸部胀满,仰面呼吸等症状。肾贮藏五脏六腑之阴精,属于精神活动之一的志就寄附在肾精之中。肾气虚弱,元阳不足,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等症状;肾气壅滞,就会出现下腹胀满等症状,并使五脏都不能正常运行。

    所以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必须首先审察五脏疾患的症状表现,以了解各脏脏气的虚实,然后再根据病情慎重地加以调理,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按语】本段提出五脏藏神的观点,其含义有二一是五神的活动以五脏的生理活动为基础,二是五神的活动可视作五脏功能活动的表现。由此,体现了"形神合一"的学术思想。

3、《黄帝内经》素问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 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 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 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

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

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

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 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帝曰:有不袭乎?

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

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 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 生。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 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 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4、阴阳五行与五脏六腑均在手掌(转)

(双手呈龙心掌做五行圈手及双龙滚手运动既是炼养五脏)

    中医凭手查人体病理精微,故天地在一掌中,五脏六腑均在手。

  人有两手,各具一太极也。左右手分主阴阳,掌指以分阴阳,面背以分阴阳,纹理与气色以分阴阳,形与神以分阴阳,指纹之流、涡同样互为阴阳。

  四指分三节,三才也;天、地、人纹,三才也。五指为五行,定东西南北四方,配春夏秋冬四季;气色为五行所主,定旺相休囚也;掌丘也分五行,各有所主。

    五指中,大拇指为土,食指为木,中指为火,无名指为金,小指为水。五行除土以外,均有三才之道,有生长、旺、衰之分。而土只分阴阳(太阴、太阳)。

  万物运化之理,均可现于股掌之间。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掌与天文人体全息相应,是代表自己为中心的小宇宙场态之分布。五指系统定位,以窥医学宝库之一斑。

  一、拇指:五行属金,主肺,主魄;

    二、食指:五行属土,主脾胃,主意;

    三、中指:五行属火,主心脏,主灵;

    四、无名指:五行属木,主肝胆,主魂;    

    五、小指:五行属水,主肾,主志。

  五指为五行所化,为五脏之端,为五志之态。指掌所属,在医学和气功中有广泛的应用。

  中医推拿学的小儿推拿中,运土入水而止泻,运水入土以养脾,即基于此理。而气功中之手印,道家之掐指诀,亦与指掌五行制化有着必然联系。

  一语而道之,手穷天地而无遗。人与动物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有双手。手是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的创造工具。手为五行所化,故兼天地之灵,蕴天地造化之机。学者欲要探求天地之机,宜先认识自己的双手。


武当纯阳拳之双龍滚手

汪兆辉

    武当纯阳拳之双龍滚手

    余蒙先生賜纯阳拳双龙滚手有年,則终末能究其至深之道,难得温其一斑,可見笔者愚頓所致。昔究其一二今愧成一文,旨在谐发先生纯阳之精微,故乐而为之以示同好。

    武学之道,欲读文章,日瑧娴熟方得以升华,习之日久則可顺口而成文,确是真切。然武学娴熟則与文学类同。武当纯阳拳操习极娴其百三十六行拳之旨精化绝倫,以拳化拳見势破式,浅入深出其中滚缠成法连络环套,随心所欲尽在其中。足证万事之学均由简浅而繁深,一经掌握則为之易事,然“易”則是日月积累所成,可见易中亦有日月深长之理,研习至深方得之其道。

    双龙滾手仍三圆六部九字归一的重点体现。以一圆而化无数之圆、以一圈而出无数之圈、环环相套以防守之末成进击之始。其滚缠势在必行尽在圆活之中。双龙滚手总以随心所欲、顺其自然而为之道。双龙滚手何也?两手臂如同游龙缠蛇故而喻之。似神龙翻腾入云雾之中,或入大海滾化在波涛之内,見尾不见其首、或见首难见其尾、或首尾相应偶見神形,其忽隐忽現难以窥测形跡之端倪,似缠蛇(地龙之谓也故以双龙名之)。穿翻缠绕于大地之上,或伸或屈、或卷或缩、或穿行于密林之中、或缠绕于枝干之上,观而疑之不知其所为,实难以測度之。其隐藏之玄機全在心法而为之。昔观吾师演化双龙滚手方丈之地灵柔至极、各节相应、变化万千、随心所欲运用自如。堪称防卫之道,亦可謂养生之术。

    双龍滚手是纯阳拳操练身手的一种方法。长期演练品玩其乐无穷,从而風格特点得以完善,身法近入纯阳之体态,深化娴熟且从思想意识上逐步具备于有形与无形之中,神形于有形与无形之间,从而在有形之时且具备有无形之心理,以致随心所欲不失方寸。所謂起顿、吞吐、旋转、穿翻、缠绕、滚化、循抚、圆活自然而然于运动之中。其法中之法三环、五行、十二乘以撩、靠、滾、肘、劈、切、崩、弹、推、按、拽、挫、抱、托、頂、撞、冲、架、横、袭尽在八法之内。其三捷五合自然超脱而出,以一变化百姿而成法、全凭神形之一统,是謂道法自然。

有诗曰:

三环五行十二乘、八法十六秘诀深、

三十六圈神形统、道藏纯阳万化成。

   长期坚持演炼深韵其术,柔活缓漫顺其自然而从之,則大有“闲庭信步”之感受,使心性专一、氣血匀調,故对精神的修养及身体各节的煅炼,起到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倘若精细入微加以演炼则能达忘我之境界,這就叫做动中求静,是纯阳拳修身养性的方法之一。

附:武当阳拳三十六双龍滚手歌:

双龍滚手操        圆活缠绕妙        沉丹坐腿功       
步踏八卦中        神执帅字旗        意持主导官       
气驱力欲举        生化刚柔出        圈手两仪隨   
身似龍蛇威        神龍風雲吐        见尾难見首
亦是金蛇午        灵速如箭同        出入瞬间尽
穿缠点化封        缓則运于氣        沉着聚于力       
形化应其技        抖速惊弹及        内外相持扶       
碧绿神光护        纯阳阳中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