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建设的虚与实

 晨飞馆 2016-01-19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风气浮躁功利化抬头,亟需推进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各地政府也从战略高度和发展大局认识到道德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建设,而是一种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曾经是贫困县的河北青县,通过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将其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产出了滋生不和谐因素的土壤,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吸引外资,使当地经济得到了发展。
与经济建设不同,道德建设发展的是软实力,目标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形成道德感召的浓郁氛围。这些难以量化的目标很容易使道德建设流于形式,局限于但村的说理性宣传教育,让道德建设变得“虚”且“空”。因此,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必需做“实”,真正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
道德建设的实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基础型、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需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者感到光荣,后进者感到难容。
道德建设的实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坚持走群众路线,宣传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选土生土长的道德模范,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实实在在地拉近道德建设与老百姓的举例,形成“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
道德建设的实是助人为乐,践行雷锋精神。成功的道德建设能使良好的道德是成为会的主流,人人都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以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为荣。青县的领导们以身作则,在地方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坚持加大财政投入率先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极大改善了当地的民生,也因此带来了一个风情气正的社会环境,使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
河北青县的实践证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能够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社会提供坚强道德支持和不竭的精神动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只要长期坚持、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推出道德模范,大力宣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守住道德元气,弘扬社会正气,定能让道德建设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