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且喜当行

 花满玉壶 2016-01-19


 

且喜当行



/白音格力              编辑/花满玉壶



一直想做一些笔记,每天涓滴,终成一池,或许有朝长出莲。

或质朴,或纯真,或有趣,寥寥几个字,简单,快乐。比如,某年某月某日,看某些字画,一缕墨,像某条巷子里若有若无的烟;比如,某个午后忙碌之余泡茶,悄然恍然间,清水中与你照面;比如,某个傍晚去山间,享一时的静,不需修篱种菊,处处皆是自在。

想来这一笔一笔所记,一定是人行走间难得的小欢喜,清丽,婉转,有余味。也许是柔肠几寸,也许是情怀几分,不需费我多少笔墨,也不需人间付我多少良辰,且行且喜,自持自足。

如此也就明白了明代陈白沙为什么只看简单的景,就写出那么有情味的句子来:“水流石间,生两松树。洗耳挂瓢,无此佳处。”

是再无佳处吗?一定不是。是因为欢喜心,很小,不在别处,只在当下。


 
 

八大山人自题《个山小像》有句:“今朝且喜当行,穿过葛藤露布。”

这一句多年前就在有关介绍八大山人的文字里看过,但并不懂后一句的意思。查后才知,意思是“超越理性知识”。禅宗将人的知识活动称之为“葛藤下话”,很多大家都认为这个比喻很生动形象,是与非,有与无,像葛藤一样,纠缠在一起。

其实世间人与人、人与事,何尝不是葛藤纠缠,难分难解,所以看清后才有“今朝”之悟,才明了,“且喜当行”。

于是,我曾想,或许八大山人能抛开一切尘烟往事,却仍旧难免与自己“纠缠不清”。所以即使他追求“天心鸥兹”之境界,希望如一只有天心的鸥鸟一样,自在游戏,但终归还是会画出《枯鸟图》,让人看了,竟有一丝心疼,心中无法做到“无”,无法舍弃纠缠的杂念。

所以,干脆点,我将后一句去掉,希望自己根本不去在意要“穿过”哪里,更无需在痛后彻悟始才有“今朝”,唯剩下一句“且喜当行”。


 

就像我在一本书中无意记上的一笔——今天窗外的云,自叠山峦,自飘岚气,今日再读,只有欢喜,并不曾记得那一日,是否焦心,有困惑。

或者是山中隐者,胸中蓄着山水,笔尖蘸着云,才画得出那云山浑莽有形。记得记下的那一刻,好想放下一切追过去,也许有一条云做的小径,任我攀,任我爬。

人一生,追的东西太多,追名追利追自我,能去追一片云,该多好。诗人孔孚在一首诗中写道:我追一片云,跑进一家商店里去了。躲在墙上一幅泼墨山水的半腰,还动呢!

我不记得其他,多少多少年以后,我一定还会记得,一朵躲到画里的云。

好人生,能藏雅于室,怀古于心,简朴于日常,一生随缘随喜,且喜当行。

遇一山,林泉有致,走在其间,背上似有琴,有风来弹。那就停下来,或坐或卧,看水澹澹,草木朗清。回到家中,小窗雅净,案几幽洁,仿佛身上染着清风,流着清泉。终是情怀自适,幽人一个,终是能于尘世而忘归,于劳碌而忘倦,于岁月而忘老。



(《青春美文》20161期专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