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性?中国最早的表述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后来又有西方的论点“人性本恶”。那到底人的天性是善是恶呢?我对此的观点是无所谓善恶,人的天性只是来自于一种适应自然界生存的动物本性,仅此而已。可是,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正是因为人的天性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塑造性。下面我们分析几个特定环境的例子:
在古罗马帝国初期,精兵尚武是罗马的民风,幼小的男孩子要被送进修道院接受各种训练,争强斗狠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因为强者为王是他们的生存法则,女孩子也会以强壮勇敢的男孩子为崇拜。那请问这样是否有同情弱者的善良天性吗?我想即便有也很少。那有没有爱好和平的天性呢?我想也很少。
在古代哥萨克民族,杀人放火抢劫掠夺就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所以弱肉强食就是他们的天性,因为缺少文明,所以他们的天性中就缺少善良的一面。
在中国古代,奉行儒家思想温良恭俭让,所以会有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这并不是孔融这孩子虚伪,而是因为社会有这种礼让的风气,并且大家以这种谦让为荣,所以才在孔融这种孩子身上有了体现。根据这三种事实,我们不难得出人的天性本无好坏,都是随着社会风气而变化的。它们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生存而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