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响论坛」刘总编观点说】Less is True?More is Wrong?

 Mnmnh 2016-01-19

每次参观音响展,除了报导新产品之外,观摩各家厂商的调声,以及与相关人士的谈话都是我很重要的工作。新产品可以拓展我的视野,各家厂商的调声可以让我听到更多的美声与衰声,与相关人士的谈话可以增长我的知识。这些,都是参观音响展时我最大的收获。台湾国内音响展如此,CES也是如此。

Heart Of Space Urs Fuchs - Field Of Vision

这次CES,跟一位喇叭设计者聊了一会,他的喇叭声音听起来很干净,但却不是那么好听,也不够舒服。他问我听起来如何?我说声音很干净,反应很快,但听起来好像不够丰润。他说他也赞同我的听感,但是,到底这样的声音是倾向对的声音呢?还是倾向不对的声音?



他说他很容易就可以做出丰润温暖的声音,但他认为那是错的声音。他向我解释为什么?他说喇叭听起来觉得丰润,尤其是低频段丰润,很有可能都是喇叭单体余振太多所造成,尤其是低音单体的余振最难控制。这些音乐讯号里所没有的喇叭单体余振声音掺杂在音乐里面,让聆听者误以为声音很丰润,或者温暖(低频量多了)。他说许多陶瓷单体所做出来的喇叭让人觉得声音不够丰润、温暖往往就是在这种误解下所形成的。

Pleasingly Plump Count Basie & his Orchestra - Lets Have A Drink

我赞成他喇叭单体余振太多误以为丰润温暖的说法,以这个角度来看,声音越干净应该是倾向越正确。不过,我也问他,既然你的喇叭因为喇叭单体余振少,所以听起来干净,按理说这样的喇叭声音会好听不是吗?怎么听起来不是那么好听?也无法让人放松?他的回答我也能够了解。他说这是因为搭配的讯源、扩大机产生了太多失真所致。如果讯源与扩大机的失真很低,他的喇叭听起来就会又干净又好听。



我进一步追问他,到底是哪些失真?他说总谐波失真(THD)数字可以做得很低,但如果奇次谐波多,听起来还是不好听,晶体机的奇次谐波多,所以要花更多成本才能做得好听。而真空管机偶次谐波多,虽然THD失真比较高,但一般人会觉得好听。更要命的是互调失真(IMD)与瞬态互调失真(TIM),这二项失真指标都没列入扩大机的必列规格中,所以消费者要找到真正好的扩大机与讯源并不容易。



喇叭设计者当然不会说自己的喇叭做得不好,不好听的原因都是讯源或扩大机所引起。反之,扩大机或讯源的设计者也不会说自己的产品不好,都会说是喇叭做得不好。这是「设计者」之常情。然而,我们消费者到底要如何判断谁说的才对呢?或许您我从一开始听的就是余振过多的喇叭,但却一直误以为这才是够丰润的喇叭。或许您我从一开始听的就是互调失真很高的扩大机,但却误以为这样的声音才有味道。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来判断丰润的声音是真正的音乐细节多?还是掺杂太多余振所致?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来判断没有色彩(所谓「中性」)的声音是真正的没有互调失真?还是乐器该有的泛音再生不完整?



追根究底,我们只有一个方法去辨识真伪:多了解乐器该有的音质、音色、演奏质感。正如,您没有吃过现宰鸭所烤出来的烤鸭,如何去评断温体鸭与冷冻鸭所烤出来的烤鸭品质呢?

Quality Paul Simon - The Essential Paul Simon



敬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视听发烧网”,获取更多更新快音响资讯。

添加微信号:sthificom 或扫描下图二维码进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