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叶原来这么有用,不看不知道!

 李涣 2016-01-19


【药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外用祛湿止痒


此外,将本品捣绒,制作艾条,艾炷等,用以熏灸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为温灸的主要原料(详见后面)


主要治疗下列疾病

血证:吐血、衄血、崩漏

月经病:月经过多,痛经

寒证: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脘腹冷痛

胎病: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皮肤病:皮肤瘙痒



常用药对

·艾叶 香附

【功用】艾叶温经止血,暖胞散寒止痛;香附开郁调经,行气止痛。艾叶除沉寒痼冷为主,香附开郁散结为要。二药合参,温开并举,调经散寒,理血利气,通经止痛力量增强。

【主治】

①下焦虚寒,肝郁气滞,以致月经不调、少腹冷痛、宫寒不孕、带下绵绵等症;

②心腹冷痛诸症

【常用量】艾叶6-10g;香附6-12g

【经验】艾附暖宫丸治疗子宫虚寒不孕,月经不调,肚腹时痛,胸膈胀闷,肢怠食减,腰酸带下。

艾附四物汤治疗妇女下焦虚寒,宫寒宫冷,少腹冷痛,经前为甚,或宫寒不孕等妇女。

艾附丸治疗妇人气血两虚,经行后腹痛。



常用的方剂

·胶艾汤(芎归胶艾汤 胶艾四物汤 《金匮要略》方)

【组成】川芎、阿胶(溶化)、甘草各二两,艾叶、当归各三两,干地黄六两,芍药四两。(组成速记:四物汤加阿胶、艾叶)

【用法】以水五升,青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功效】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证。证见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或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产后下血,淋漓不断


·四生丸(《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生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叶、生地黄各等份。(组成速记:荷艾柏地)

【用法】将上述4药捣烂做成鸡子大丸药。每用1丸,煎服。近代用法: 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脉弦数。


·艾附暖宫丸(《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香附(醋制) 六两,艾叶、当归 (酒洗) 各三两,黄芪、吴茱萸、川芎、白芍药 (酒炒) 各二两,地黄(酒蒸) 一两,官桂五钱,续断1两五钱。

【用法】为末,醋糊为丸,温水服。

【功效】温经暖宫,养血安胎。

【主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浊,面色萎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月经不调,面色无泽,肚腹时痛,婚久不孕。


艾叶的名称


医草、灸草

其实艾叶很早就用来治病,《诗·王风·采葛》传:“艾所以疗疾。”《本草正义》曰:“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唯此最多。”故此,《名医别录》称其为医草,《埤雅》则有灸草之名。“


艾、艾叶

按本品能疗疾,灸百病,使病体得以康宁,故得艾之名;药用其叶,因称艾叶。


冰台

艾有冰台之称。《尔雅·释草》:“艾,冰台。”陆佃《埤雅》云:“《博物志》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艾曰冰台,其以此乎?”此训似稍嫌牵强。


蕲艾、祁艾

《本草纲目》曰:“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蕲艾,省写作“祁艾”。


艾蒿、艾蓬

艾之茎叶类蒿,故名艾蒿。艾蓬,义即艾蒿,《说文解字·艸部》:“蓬,蒿也。“

黄草、甜艾、香艾、狼尾蒿

干后色黄,乃名黄草。

甜艾,以味为名;

香艾,以气为名;

狼尾蒿,以形为名也。


五月艾、端午艾、陈艾

五月艾者,《本草纲目》曰,“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因以得名。


我国自古即有在端阳节时将艾悬于门上以祛邪辟秽的民俗,端阳艾之名当典出于此。


苏颂曰:艾“五月五日采叶暴干,陈久方可用”。《孟子·离娄上》则曰:“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传统认为艾叶以陈久者为佳,故名陈艾。


历代论述



《本草从新》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 以之灸火, 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本草求真》

艾叶辛苦性温,其气芳烈纯阳,故可用以取火。服之则走肝、脾与肾,能除沉寒痼冷。凡一切病因寒湿而见血衄崩带,腹痛冷痢,霍乱转筋,胎动腰痛,气郁经水不调,子宫虚冷,虫动疮疥者,服之能立见效。若其阳气将绝之候,灸之即能回阳,且能通诸经以治百病。


《本草汇言》

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一切沉涸伏匿内闭诸疾。若气、痰饮、积聚为病,哮喘逆气,骨蒸痞结,瘫痪痈疽,瘰疬结核等疾,灸之立起沉疴。若入服食丸散汤饮中,温中除湿,调经脉,壮子宫,故妇人方中多加用之。


《本草正》

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药性本草》

艾,止崩血、肠痔血,揭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捣汁饮,治心腹一切冷气。


《丹溪心法》

艾,生寒熟温,生捣汁服可止血。本草止言其温,不言其热。其性入火灸,则气下行,入药服,则气上行。


《本草图经》

近世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


偏方验方

1.煎艾治卒心痛

白艾熟者三升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梁·陶弘景· 《补缺肘后方》)


2.煎艾治脾胃冷痛

白艾末煎汤服二钱。(明 ·胡??· 《卫生易简方》)


3.香艾丸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

艾叶(炒)、陈橘皮 (汤浸去白,焙)等分

上共捣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

(宋· 赵佶· 《圣济总录》)


4. 四生丸治吐血、衄血

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

研烂,丸如鸡子大,每服1 丸,水煎服。(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5.艾姜汤治粪后下血

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唐·孙思邈· 《千金方》)


6.艾姜丸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

干艾叶四两,炒焦存性,川白姜一两 (炮)

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元 ·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


7.胶艾姜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

熟艾如鸡子大,阿胶 (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

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宋·初虞世· 《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


8.艾叶红花饮治痛经

艾叶15克,红花5克 (若经血量少,并有血块,属气滞血瘀,用艾叶5克,红花10克)

放杯内,冲入开水300毫升,加盖闷 20~30分钟后服下。一般在经来前一天或经值时服2剂,效很好。如未效,下次月经来潮时续服之,直至痛除。(沈茂庚·浙江中医杂志,1984;(3) : 126)


9.艾叶鸡食疗治月经来潮不断

艾叶25克,老母鸡1只,白酒125克。将鸡开膛去内脏,切块,与艾叶和酒共炖,食肉饮汤,日用二次。(王晖等· 《偏方大全》,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艾叶蛋治不孕症

蕲艾30克,鸡蛋3个连壳

加水适量,入瓦罐内同煮30分钟,先剥鸡蛋淡食,随将艾汁饮尽。服此方须经尽,临卧时服。适于妇人胞冷阻寒,多年不受孕者。(许秀平·湖北中医杂志,1984; (1) : 11)


11.艾酒治妊娠卒胎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

艾叶一鸡子大

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晋·葛洪· 《肘后方》)


12.艾煎丸治妇人诸虚

北艾叶、大当归各二两,香附子四两

醋煮半日,焙干为末,再用醋煮糊丸,艾醋汤下。(明·王肯堂· 《证治准绳》)


13.艾叶治百日咳

艾叶1把,用水煎后取汁,加蜂蜜适量,日服二次。(朱海玉·陕西民间方药荟萃,1988年版)


14.陈艾敷脐治小儿肚寒、夜啼

陈艾1团,炒热包脐眼,一夜一次。(杨济秋等·《贵州民间方药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5.艾绒填脐治小儿脐疝

先将脐疝揉平回复后,取艾绒1小团,以适量米醋浸艾绒填脐孔内,以满为度,胶布固定,一般20天即可。(迟钝· 《民间方》,能源出版社,1986年版)


16.艾叶拌蛋清外熨治三叉神经痛

生艾叶 150克,捣绒后加少许水煨沸,纳入生鸡蛋清1枚,拌匀后再加银屑 (可从银筷上取)少量,搅匀,趁热用纱布裹熨患处,每次半小时,一日二次,续用至疼痛消失。治疗期间忌烟、酒,避风寒。疗效满意。(林茂清·四川中医,1985; (4) : 39)


17. 艾叶外用治下肢慢性溃疡

干艾叶碾末,待疮口清洗后,将艾叶粉薄薄一层撒在疮口上,每天换药一次。(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册,文汇出版社,1989年版)


18.艾灰治鼻血不止

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宋·王怀隐等· 《太平圣惠方》)


19.艾叶煎服治诸物哽咽

艾叶煎酒服。(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0.艾叶醋汁外贴治头风面疮,痒出黄水

艾二两,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清·许国桢· 《御药院方》)


21.鲜艾外搽治寻常疣

新鲜艾叶适量局部搽拭,每日数次,至疣自行脱落为止。(山东医药, 1972; (8) : 66)


22.艾叶煎汤外洗治皮肤湿疮疥癣

艾叶适量煎汤外洗。(兰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陕甘宁青中草药选》,1971年版)


23.艾灸法治神经性皮炎

艾叶适量,卷成直径为2~3厘米的药捻,燃着后熏患处,每日一至二次,每次20~30分钟。


24.艾叶治脱发

艾叶适量,水煎,取汁洗发。


艾叶辛温且质轻,能通行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暖气血而温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温经止血主用于下焦虚寒性出血,亦可反佐治血热妄行之吐衄。能温里止痛,主下焦虚寒之痛症,亦可温固胎元,为妇科疾病之要药。熏洗外治湿疹疮痒癣疥,可祛湿止痒;灸火则热气内注,通经入骨,有温煦逐寒之功,为针灸必用之品,治风湿痹痛及一些虚寒之症,均有良效。艾叶,古人未言其有毒,近人发现使用不当可致中毒甚至引起黄疸性肝炎乃至死亡,可见其有一定毒性,可归入有毒范畴。


注意,艾叶有小毒,切勿胡乱内服,使用前请先咨询中医师。


【毒性及毒理】

艾叶煎剂腹腔注射LD50为23 克/千克,艾叶油小鼠灌胃LD50为2.47毫升/千克,腹腔注射LD50为1.12毫升/千克,对人中毒量为 20~30克,致死量约为100克左右[31]。艾叶油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能使局部发热、潮红,并可自局部吸收而使肢体末梢麻痹。口服治疗量的艾叶可刺激胃肠道,使其分泌增加,增进食欲。但如进食量过多,则可引起胃肠道急性炎症。经肠吸收后,由门静脉而达肝脏,引起肝细胞的代谢障碍,出现黄疸型肝炎。一般治疗量可兴奋中枢神经,大剂量可致癫痫样惊厥。由于神经反射的变化,以及血管壁本身受损,可使子宫充血、出血等,孕妇服用不当,可造成子宫出血及流产。


【中毒及防治】

急性中毒: 口服后约30分钟即感喉头干渴,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谵妄,四肢颤动,终至痉挛。痉挛先由一部分肌肉而扩展到全身,每次发作持续20~30秒钟,如此间歇发作数次,严重者可致瘫痪。若病情迁延,则有肝脏肿大及黄疸,曾有死亡报道。若恢复后,常有健忘、幻觉等后遗症。


慢性中毒:有感觉过敏,共济失调,幻想,神经炎,癫痫样抽搐等症状。

外用或用艾灸可引起过敏及接触性皮炎。

救治:将病人置于安静及光线较暗的房间内,急性中毒者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硫酸镁导泻,并口服活性炭末20~30克。如已发生惊厥,可吸入乙醚,或给巴比妥类,还可用安定、副醛等镇惊。待惊厥控制后方能洗胃。腹痛腹泻时,皮下或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0.001克,一日3~4次。出现中毒性肝炎时,可静脉点滴5%葡萄糖500毫升,加入氢化可的松100毫克。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肝太乐、肝宁等。慢性中毒者则立即停药,予解痉、镇静剂等对症处理。


预防:严格控制艾叶的用量,内服一般不超过10~12克;艾叶油日服不超过0.5毫升。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宿有失血者以及孕妇应慎用。




艾叶的外治法


·泡脚



艾叶泡脚还能帮助治疗咳嗽、感冒等疾病。


艾叶的广泛应用——艾灸

灸法又名灸疗,它是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艾条主要分为两种

1.清艾条

成分:艾叶

功能: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用于心腹冷痛,泄泻转筋,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酸疼痛等症。


2.药艾条


成分:艾叶、桂枝、高良姜、广霍香、降香、香附、白芷、陈皮、丹参、生川乌。

功能:行气血,逐寒冷。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四肢关节疼痛,脘腹冷痛。



△古法养生——艾灸



艾灸的实用操作讲解



△央视:艾灸帮助病人恢复骨髓造血


一、艾灸对机体的作用

1.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临床多用艾灸时发出的温热来开通人体的经络,加速人体的气血循环,对风湿性关炎、颈肩腰腿痛有一定疗效。


2.回阳固脱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句话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阳气足,人才会精血充沛,身体健壮。艾灸可以起到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3.调和气血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4.扶正祛邪

人的抵抗力强,卫外能力强,疾病则不易产生,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人防病治病的能力,而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补益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艾灸对人体起到了一个直接的或间接的补益作用,尤其对于虚寒证,所起的补益作用尤为明显。正是这种温阳补益、调和气血的作用,帮助人们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5.温经散寒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对于一些寒湿病症有特效。


二、常见的艾灸方法

1.直接灸

直接灸又称明灸,即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直接灸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


(1)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操作时先在所灸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或大蒜液,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艾炷顶端施灸。艾炷从上端慢慢燃到下端,皮肤会有灼烫、疼痛感,此时用手轻拍腧穴周围以缓解疼痛。一般每壮艾炷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换时用纱布蘸冷水抹净穴位处的灰烬,再涂凡士林和蒜液。一般1次可灸1~8壮。一般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会化脓形成灸疮,随后灸疮慢慢结痂脱落,留下瘢痕。


(2)无瘢痕灸。

又称着肤灸、非化脓灸,操作时先在所灸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和大蒜液,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艾炷顶端开始施灸。当艾炷燃烧至 2/5或1/2时,患者感觉灼痛难忍,即可将艾炷用镊子夹去或压灭,换炷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灸至局部皮肤充血、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2. 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间隔灸、隔物灸,是用药物或某些物品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

取新鲜生姜一块,直径大约2~3厘米。用刀切成厚约 0.2~0.3厘米的薄片,拿针在姜片上刺数孔。然后将刺孔的姜片置于腧穴上,再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艾炷顶端施灸,艾炷燃尽时再另换一炷,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在施灸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感觉灼烫、疼痛,可将姜片向上提起片刻。


(2)隔蒜灸。

将新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厘米的薄片,拿针在蒜片上刺数孔,然后将刺孔的新鲜蒜片置于腧穴上,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艾炷顶端施灸。待艾炷燃尽时再换一炷,灸完规定壮数为止。因为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疱,若不使其起疱,在灸时感觉灼烫即可将大蒜片提起片刻。


(3)隔盐灸。

也叫神阙灸,多用于脐部。将纯净、干燥的食盐敷于脐部,使其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施灸过程中如果患者感觉灼烫,即更换艾炷,按规定壮数灸完即可。也可在食盐上再置姜片,上置艾炷施灸,以防食盐受火爆而致伤。


(4)隔附子饼灸。

即将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来施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黄油或酒调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用针刺数孔,放在腧穴部位,再把艾炷置于附子饼上,点燃施灸。


3.艾卷灸

艾卷灸又称艾条灸,即将纯净细软的艾绒平铺在细草纸上卷成圆筒形的艾卷,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糨糊封口即成。也可在艾绒中渗入一些中药,即成药物艾卷灸。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1)温和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距离皮肤2~3 厘米处施灸,使患者感觉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有晕为度。如果患者昏厥、局部知觉迟钝或小儿等,术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术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


(2)回旋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操作时艾条位置不固定,可以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一般灸20~30 分钟。


(3)雀啄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施灸时与皮肤的距离并不固定,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


4.温针灸

这是一种艾灸与针刺相结合的一种治病方法,操作如下:先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然后将艾绒捏在针尾上,或将长约2~3厘米的艾卷穿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卷或艾绒燃尽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即可。应用此法时注意防止脱落的灰烬烧伤皮肤。


三、艾灸的适应证

艾灸的适应证包括流行性感冒、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头痛、颈肩腰腿、腹泻、风湿性关节炎、胃下垂、肾下垂、脱肛,男性的前列腺炎、性功能减退,女性的痛经、阴道炎、子宫脱垂、宫颈糜烂、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症都有很好治疗效果。在养生保健方面更是效果显著。


四、艾灸的禁忌证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能直接灸,以防形成疤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能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能灸。

(3)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病、大量咳血、皮肤痈疽疮疖并有发热者,均不能施灸。

(4)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五、艾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前要准确选择穴位,要根据处方找准穴位以保证灸治的效果。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舒适、自然。

(2)要掌握施灸的顺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先灸背部再灸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3)施灸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艾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4)施灸前,将所选身体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5)施灸时要专心,有耐心,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6)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疱,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要注意防止感染,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7)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 次,直至结痂为止。还要注意营养,以助灸疮的发起。

(8)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使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谨慎,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灸治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事故发生。

(9)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的体表部位,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注意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洁净。

(10)灸疗时一旦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眼花、面色苍白、汗出,甚至晕倒,这是晕灸的表现,出现此种状况要立即停灸,并令患者躺下静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中国中医考研整理。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使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投稿:zgzyky@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