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文学习
2016-01-19 06:46
川 江古谣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猴鸣叫,凄惨婉转,古人常用来抒发哀情。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用 猴猿寄托乡愁。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猿的哀鸣,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徐寅《猿》写到:“不知心 更愁何事,每向深山夜夜啼。”写出了身居深山的猿猴的孤寂与生存危机,因而每夜哀鸣。
猿 猴也常被诗人用来抒发个人怀抱。苏轼《谪居三适·夜卧濯足》诗云:“谁能更包裹,冠履装沐猴。”此时苏轼已年过花甲,再次被贬琼州,人生跌入新的低谷。在 东坡先生看来,作一只猕猴,来去自由,也可以物我两忘,心境澄明空宁,何况作为万物之力的人呢?此诗是苏轼超然达观人生态度的写照。
总之,古往今来,猿猴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不管诗人笔下的猿猴是哀怨,是悲凉,是活泼,是调皮……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怀!(皖庐江县罗埠乡 祁增年) ①回文章顶部,点“中华诗文学习”进行订阅 ②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③来稿请投:shiwenxuexi@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