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安仁(游龙拳)先生谈“武术”

 雪山飞鸿居士 2016-01-19
 余安仁先生谈“武术”

中国“武术”国内很多地方都将它称为“功夫”。现在国际上也都统称中国武术为“中国功夫”。我认为武术爱好者应多考虑“功夫”二字。因为“武术”单从名词上分析,指的是武力的攻防技术,而“功夫”指的是技能、智能、体能与时间的结晶。说这个人有功夫,不但指他有很好的攻防技术,而且指他的基本功好,练得很精细、很刻苦、很扎实、很全面。所以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要多问自己:“下功夫没有?

中国“武术”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击性;二是体育性;三是艺术性;四是哲理性。一个武术爱好者对这四个方面都应该引起重视。大多数年轻人只考虑它的技击性,老人们大多只考虑它的体育性、健身性,不重视它的艺术性和哲理性,打得弯腰、驼背、僵硬、别扭,那是什么功夫?一定要注意它的艺术性,要舒展、大方、连贯、圆活,表现出人体美、动态美和节奏感。它的哲理性,主要指的是“阴阳”二字。一阴一阳谓之道。“左、右”,“上、下”,“内、外”,、“进、退”,“攻、防”这都是一对一的阴阳关系。要注意阴阳互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懂攻防,知进退。“欲向前先弥后、欲相左先弥右”。通过练拳而悟道:动中求静,从有为至无为,从后天至先天,引动天机,性命双修,天人合一,那才进入到更高的境界。

练拳有四个阶段:一阶段即初级阶段,谓之“防身”;二阶段是“健身”;三阶段是较高级的阶段,谓之“养身”;四阶段也是功夫的最高阶段,那就是“修身”。我儿时曾见过许多知名的老武术家,他们对那些自以为功夫了不起的年轻人说:“你打得鬼赢吗?你打得自己赢吗?”听者愕然。当时,年轻的我错误地认为:打得鬼赢的人就是指胆子大不怕鬼,敢于走夜路的人。但打得自己赢又是怎么回事呢?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自己进入到老年,对道有所悟,才理解这番话。旧时代的人认为有魔鬼缠身才会得病,有无常鬼取你的灵魂,你才会死。“你打得鬼赢吗?”它的含义就是“你能够健康长寿吗?”“你打得自己赢吗?”它的含义是:你能战胜自我吗?也就是说:你能克服自己的狂傲无知吗?你能克服自己的懦弱和懒惰吗?你能克服自己在练功中的心意散乱吗?还有些武术爱好者,不能悟道,按现代的话说就是不懂得科学练功,死练、僵练、强练绝门功夫,一心想的就是打斗,一时之内显得很有功夫,能打得几个人赢。但正当中年体壮时却突然暴病而死。那些有真功夫的老前辈就会说:“他是自己打死了自己。”所以,对于年轻的武术爱好者来说,一定要记取这些话,一定要懂得练武的四个阶段。当然,武术不能失去武,要以攻防技术为基础、为起点。但要知道这不是功夫的终点和所有。对功夫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它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对于一个武术爱好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有武德。百功德为先。武术又称之为国术,及保家卫国之术,指的是冷兵器时代。现在的战场已用不上了,但保家卫国之心不可无,武术家的凛然正气不可无。不能逞强好胜,但又要恶不怕、弱不欺,能除邪助正、匡扶正义。还要懂得忠、孝、仁、义,尊师重道。武术门派的嫡系弟子,不能叫老师为“师傅”而要叫“师父”。嫡系弟子又称为“衣钵弟子”。由此可见,武林中的师徒关系非同一般,尊师才能重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