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18.火山气体的由来

 王东镇 2016-01-20

3618.火山气体的由来

2016.1.19

火山喷发除了岩浆之外,还有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火山灰的成分是氧化硅和氧化铝,属于膨化后的岩浆颗粒。火山气体的主要成分有水蒸气、含硫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可能还有反物质氘、氚气体和反物质氦同位素。

我所以关注火山气体,一是它的由来,二是它构成地球大气层的一部分。当然,反物质气体不会在地球停留,成为宇宙射线的一部分。

地球大气层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和宇宙射线产生的核聚变、核裂变,而宇宙射线的主要物质成分是氢、氦同位素。

太空中宇宙射线的密度是不一样的:距离恒星越近,密度越高;越远,密度越低。速度相对恒定,也会有所变化。

据说地球大气边缘有热层存在,热层(英文:Thermosphere),亦称热成层、热气层或增温层,是地球大气层的一层。它位于中间层之上及散逸层之下,其顶部离地面约800km。热层的空气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处于高度电离的状态,电离层便存在于在本层之中,而极光也是在热层顶部发生的。

热层顶高度随太阳活动变化很大,通常在300500千米之间。热层几乎吸收了波长短于1750埃的全部太阳紫外辐射,成为主要热源,热层温度结构主要受太阳活动的支配。这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层顶温度可达1500K,也有3000K之说,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尚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尔会出现银白并微带青色的夜光云

我认为热层源于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原子级别的核聚变、核裂变,裂变的主要是氢同位素,而发生聚变反应的是氢同位素中的氘、氚和宇宙射线中的氦同位素,及地球大气的相应成分。聚变反应可能多次进行,包括化合反应,形成地球大气成分,甚至部分地表物质成分,所谓水从天上来。

由于宇宙射线的密度不同,核聚变的深度不同,化合物的成分不同,形成了星系内星球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

还有,不同物质星球对宇宙射线的接受是有区别的,只接受相同物质的宇宙射线,排斥相反物质的宇宙射线。所以,月球近在咫尺,环境与地球大不相同。而所谓阳光,主要来自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成分中氢同位素的裂变,离开了热层,太空一片黑暗、寒冷,接近绝对零度。

我感兴趣的是火山气体成分中有多少星球内部核聚变形成物,星球内部温度能否发生核聚变。

岩浆通过地下水可以产生水蒸气,通过油气田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有没有直接形成于地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据说太阳表面温度高达摄氏6000度,而地幔温度只有摄氏1500-3000度,能否形成氢、氦同位素和其他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光子密度才能发生形成化学元素的核聚变?

核聚变是大量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吸热反应,会形成温度极值,而核裂变是化学元素转化为光子和相对低端化学元素的放热反应,达到临界温度才会裂变为光子。没有一定的光子密度,也就是临界温度,不会发生核聚变;而达到核裂变的临界温度,又会发生核裂变,同样条件下核裂变的临界温度一定高于同一化学元素核聚变的临界温度。所以,同一临界温度、同一化学元素,不会核聚变、核裂变并存。

压力环境可能改变核聚变、核裂变的临界温度,数倍的差距很难让人相信,所谓太阳表面温度和上下地幔的温度可能都是人们的猜测。

如果上下地幔中有核聚变发生,就会有反物质射线和气体积聚,包括正物质气体成分,形成火山气体,加入地球大气成分。所以,地球大气成分可能来自内外两个方面,宇宙射线及其引发的核聚变、核裂变、化合反应是主要方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