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还把微信当营销平台的,你该看看这篇文章

 方珺逸 2016-01-20

小编按:这篇文章是小编最近看的《风从何处来》一书中的一篇文章,张嘉佳讲述了自己微博写作背后的故事。虽然是写作及微博上的事情,但其实对各位想在微信做内容、做营销的人来讲,十分具有参考意义。小编总结了几个关键词:一是真诚,二是朴实,三是技术,四是沉淀。如果做到这四点,或许也就是你火爆朋友圈的开始……




张嘉佳:微博上的睡前故事家

 

1、写故事的初衷是想挣钱生存

 

2012年,我因为一些事情想散心,就出去旅行了一年多,所有积蓄都花完了。回来之后没收入,就想写点东西挣点钱生存下去。写故事时发现,我花一年调整自己,真的是豁然开朗。我的世界观变了,我觉得生命总是有希望的,不再像以前那么颓废。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写的“睡前故事系列”,没想到几乎每个故事都有导演想拍成电影。最终我确定了五部,因为每一部都是由我自己来做编剧,我能承受的工作极限就是这么多了。其实我很想做剧本,所以才写了这么多故事。

 

第二个原因是这两三年的经历,让我不得不写这些故事。我在微博上发表这些故事时,没有把它们发表到任何一个纸质的媒体上面。因为我一直觉得写作是私人的事情,当时写完了发微博也是想与大家共享。你喜欢看就看,不喜欢就当没发现。但是反响是一步一步起来的,我觉得可能很多人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写这些故事秉持着几个原则:第一是我想改变一下短篇小说的写法,把节奏加快;第二是把小说的结构改编得像电影,简洁明了。

 

虽然我没什么节操,但写字至少很真诚。我有一个原则,如果有一天我不写了,那一定是我觉得自己不真诚了。我是抱着非常认真的心去写作的,因为我想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带给大家。

 

我觉得对于作者来讲,有两个因素很重要。第一是写作技巧和天赋决定了你能写得有多好;第二是阅历和学识决定了你能写得有多“高”。我觉得人生就像写作一样,很多事情如果不说做就做,以后一定没机会。很多人强调平平淡淡就是真,等到你真的平平淡淡的时候,就会懊恼曾经为什么没去尝试那些事情。

 

我的故事里有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所谓的原型是有一个“核”,然后我再进行处理。处理成当事人一看,这不是我嘛?但是他旁边的人就感觉不到是他。因为我把我和朋友们经历过的事情打碎了,然后重新组合,里面很多经历,都是我自己的经历,包括特别惨的一些事情,其实都是我自己。

 

我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33岁生日》,因为这篇是所有睡前故事的起点,它奠定了所有睡前故事的基调。

 

2、我用了十年把华丽的文风变朴实

 

跟了我很多年的读者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我才开始反省。他说看你的东西看了十年了,最早我觉得你是一个颓废的文艺青年。你愤世嫉俗,永远在迷惘,在悲愤,在痛苦,在绝望,怎么突然在你写的东西里面感觉到温暖了?

 

我开始反省,这些暖意应该是我感受到人生最大的绝望之后出现的,绝望的尽头会出现希望。我觉得痛苦有时候像鸦片,是会有快感的,我们把这些快感转化为希望,就不会再恐惧它害怕它了。有些人觉得这些故事是心理按摩,我觉得无所谓,因为我确实是这样的世界观。如果你不认同,就把它当作一个小故事。

 

我会把写作过程作为一个自我释怀、自我解脱的过程。我也很期盼读者能够从里面找到自己,勇敢拥抱过去的自己,如果真找到了,那便是意外之喜。

 

虽然这些故事有原型,但是这些事情发生的顺序或者说组合,我是按照一个剧本去做的。我把素材加工之后,严格按照我写作的风格去写,或者说是按照剧本跟小说结合之后的一种格式去做的。所以最难的应该是怎样把握好故事的节奏。

 

我觉得朴实的文字更能直击心灵。我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把自己原本华丽得一塌糊涂的文风一点一点变朴实。不过有时候还会忍不住炫技,在结尾的时候,或者偶尔在故事中间会有一两句可以拿出来做明信片的句子。我觉得可能用我现在掌握的文字技巧,解决不了这种情绪的表达,所以真的需要一些当年的诗化语言来处理。

 

以后应该会更加融合,不会像现在这样偶尔会有一两句比较跳脱。我有时候都会怀疑,觉得自己还能不能再写出十年前那么华美的散文了?因为我的小说里面景色描写没了,环境描写没了,连写人都是哭就是哭,掉眼泪就是掉眼泪。没有成语了,什么都没了,有时候完全就是白描了。其实朴实风格里面有很多复杂的技巧,不是说你骂两句脏话,或者用纯白描的手法去处理就能解决的。人物要鲜活,情节不能光凭想象。这个风格是我花了十年才变成这样的,我觉得挺好。如果让我回到十年前,我可能还不乐意呢!

 

3、把无节操和小文艺融合起来是技术

 

很多读者包括一些作者都在问我,你是怎么把无下限、无节操跟小清新、小文艺结合在一起的?我说这就是技术问题了。睡前故事中有一篇非常重量级的,就是讲老太太的那个故事,现在已经被陈国富导演买去拍电影了。那篇故事的核心是一句粗话,但是大家看到的时候,都觉得是一个极文艺又温暖的故事。

 

我认为有些粗话不是脏话,而是人物在当时情境下的一种情绪的表达。但是有些读者没办法理解,因为他没有语感,没有画面感,领悟不到这个情境。所以,如果有读者坚持认为这些粗话就是脏话,我只能说,你语感不好,看什么都会像看《故事会》一样。

 

我如果有改变,肯定不是为了读者的要求,而是我自己有需求。我觉得写作对我来讲,最大的快乐就在这儿,对于写作,我会非常真诚。我绝对不会写违背自己意愿的文字。

 

所有故事的价值观已经在故事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了,无论是《摆渡人》《末等生》,还是《暴走萝莉》等,每个人都会走错,可能曾经都想到过死,但是时间会让你走出来的。等走出来的时候回头去看,会觉得可笑,为什么要死啊?但是无论曾经怎么被伤,我都依然相信爱情。没有人会单身到死。

 

4、我绝不给读者灌心灵鸡汤

 

微博这个平台,大家要么是做营销广告,要么是明星发布自己的新闻,要么是几个朋友瞎聊天,却从来没有人把它当作一个认真阅读的平台。迄今为止,可能只有我这个微博大家把它当作一个阅读的平台,所以我特别骄傲!

 

让大家在微博上把一个小说看完,其实是挺艰难的事情。大家喜欢我这个微博讲故事的功能,我觉得无论从我编剧的身份,还是作者的身份来讲,都是极大的认可。

 

我觉得最开心的是喜欢睡前故事的人都来了,不喜欢的人也不会关注我。转发率高就说明喜欢这些故事的人多,那么就会有更多潜在的、想看这些故事的人发现它们。微博让读者有选择权,不会强迫阅读,所以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

 

十年来,我身边所有的朋友都说过,他们认为我在十几年前就应该火起来。其实我各行各业都干过,干到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的时候,我就收手了,无论是写作还是编剧。我2008年做《刀剑笑》的编剧,直接被金马提名了,提名完了之后,圈里人发现我消失了。

 

我不是追求生活中所谓成功的一个人,我会一直去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让自己觉得舒服。我觉得人生在世也就几十年,不需要每天都很充实。我可能今天什么事儿都没干,但是这就是我想要的,我就是什么都不想干。随遇而安的生活才是最舒服的。

 

我只讲故事,虽然里面也会有一些感悟金句,但我绝不给你灌心灵鸡汤,这是我的原则。

 

在这些故事中,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心灵鸡汤可能是像传销一样的东西,蛊惑你。比方说你现在心情很糟,心灵鸡汤会告诉你,你再糟能糟过乞丐吗?这是“鸡汤”的精神。但我写的这些故事是我心中的真实想法。我想给大家传达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想告诉大家,看完这些故事后,其实没有必要微笑地去面对伤害过你的人,但是一定要学会微笑地面对被伤害过的自己。

 

有人喜欢问我,故事里的那些问题该怎么解决?我只能告诉这些看故事的人发生了这些问题,但我不告诉你怎么解决,因为我也不知道。每个人的状况都不同,每个人的问题都要靠自己去消化和感悟。不喜欢我这种朴实的风格,可能我有其他风格他们会喜欢。而且,睡前故事写起来真的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轻松、简单、容易,它真的是人生沉淀下来的东西。有人看得起,喜欢的人越来越多,对我来讲就足够了。

 

end.


关于《风从何处来》一书:两岸三地三十三位精英,谈自己谈行业谈谈这个世界。汇集冯唐、张嘉佳、张大春、白先勇、张艺谋等知名作家、艺术家、电影人、历史学家等人文章,从文学、戏剧、电影、文化、社会五个方面,对中国当今各种现象进行探索和拷问。这些解读复杂、深刻而耐看,从中或许能让你找到心中久寻而未得的答案。





■ 
喜欢以上内容,就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更多精彩,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 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