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前景波浪的底边柔化,可以使其看起来更有立体感。如下图: 练好了就可以开始画不同风力下的水面了 (1)先画出背景,下图左上。从前到后逐渐变浅,颜色可以自己选择。这就是一个特别平静的水面。 (2)画出波浪的大结构:下图右上。在潮湿的背景上横向画深色表现波浪的暗部,用清水潮笔擦去一些颜色表现波浪的亮部。注意透视。 (3)如下图右下,干后在大结构上加一些之字形的细节纹理,注意要随着大结构的方向起伏。 (4)如下图左下,不是特别大起伏的波浪就等(1)中背景干后直接画上一些之字形的波浪纹理,前景柔化底部边缘即可。
可以通过波浪弯曲的方向来表现风向,请见下图: 注意水面表示出的风向要与画面其他部分(树叶、云朵)表示出的风向一致。 2.有障碍的水面 水里常常会有石头等阻碍水流的物体,此时需先安排好波浪的方向。可以先画出一张草图,拟定合理的视平线,按照透视原理使波浪线向远延伸至消失点,如下图: 然后根据风向使波浪线微微弯曲,在障碍物附近由于遇到了阻力,波浪线发生很大的弯曲甚至中断。如下图,上面一幅是较平静的水面中有石头时波浪方向的变化,下图是湍急的水流中波浪方向的变化(更加细碎的曲线)。 而下图很好的展示了按照这种方式创作的画作的最终效果,水面的反光部分表示了波浪的方向和纹理。 3.粼粼波光的画法 简单的说就是先把草图画好,波光部分涂上留白液,干后画其他的,最后干了把留白液去掉就可以了。有几点技巧: (1)用笔杆的末端来点留白液,沿着波浪线的方向,每一条线上的点之间距离要小,如下图 (2)去掉留白液后,可用喷壶在闪光区域大量喷水,然后用小号尼龙毛笔蹭蹭光点的边缘使其柔化(如下图),然后倒掉多余的水,用纸巾蘸干纸面(不要擦)。 最后出来的效果大约是下图这样的朦胧梦幻的光点效果.
4.涟漪的画法 平静的水面有微风时就会泛起涟漪,有涟漪的区域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条条的。可以通过胶带结合留白液的方式把涟漪部分先遮起来,画好其他部分,再撕掉胶带画涟漪部分。比起留白液,胶带可以更容易实现长条形的、基本呈直线区域的留白,也更能省钱。具体步骤如下: (1)先画好草图,确定涟漪的大体位置 (2)用胶带对需要留白的区域进行遮盖,按紧胶带,然后再在胶带周围用留白液对零散的反光区域进行遮盖。注意为了得到过渡自然的效果,要用留白液覆盖住胶带的直线边缘。等干。如下两图。 (3)淡生赭色画出天空及其倒影,干后打湿山和其倒影的部分,用生赭、印度黄、熟赭表现出层叠的树林,然后用钴蓝加熟赭调出的蓝灰色趁湿画在暖色块的周围,水里的倒影也用相同的颜色,不过要用垂直的笔触来表现倒影的感觉,最后趁湿加入钴蓝和莎普绿调成的深绿色。如下图。 (4)先揭下胶带,然后在去除留白液。用很淡的钴蓝色画出涟漪的反光部分(因为反射了头顶天空的蓝色,而非地平线附件天空的生赭色),用同样的更深的颜色加深近景处的涟漪。如上图。 对于面积比较小的涟漪,也可以趁湿用清水潮笔洗色。得到效果如下图 二.反射规律 作者说了好几条,最有用的是: (1)找一面镜子来模拟倒影。 (2)有波纹涟漪的水面上倒影会延长。如下图: 此外,根据水面的平静程度和光线不同,倒影的清晰程度也有所不同,清晰的倒影用干画法,模糊的倒影用湿画法就可以了。 三.流动的水的画法 流动的水形态各异,画法也不同,接下来先介绍3种主要的技法,然后再介绍一些特殊场景的画法。 1.湿画法 湿画法可用用于表现流动的水的大形体、大明暗关系。如下两例所示 (1)波浪的波谷 正如山有山脊和山谷,波浪也有波峰和波谷,通常,在画面中用之字形表现波峰的走向有利于引导视线、突出纵深。先用干画法定义出波峰和背景的分界线,然后用湿画法表现出波峰向波谷的明暗过渡。画出暗部的要点是用浓的颜料、大笔、快速画出,纸上水分要让颜料微微扩散出柔和的边缘又不至于两块颜色混在一起,这个和画天空中云朵的暗部有相通之处。如下图左: (2)瀑布和激流 先打湿整张纸,然后用几笔淡蓝色定义出水流的方向,干到平光时,用浓的暗褐色(钴蓝加熟赭)画出石头,将水流部分留白,石头部分干到平光时,刮出纹理,最后全干了再画出石头顶部清晰的边并使其和石头下半部分柔和过渡。如上图右。 这张画如果是我画,可能会先用干画法画出石头顶上的部分,然后柔边,一块一块的画,要不然来不及做纹理。 2.干笔画法 干笔画法和一般的湿笔画法的区别在于笔毛和纸面接触的角度,而非笔上颜料的量。一定要躺着拿笔才能出来飞白的效果。如下图右。 干笔画法产生的飞白很适合表现各种波浪水花的效果,要点是要顺着或者逆着水流的方向运笔(取决于需要留白的部分的位置),如下图左。而下图右是用干笔画法来画岩石,自然的飞白就表现了撞在岩石上飞溅的浪花,要点是先画干笔的部分,然后用湿笔画法趁湿接上没有浪花的部分。 3.局部晕染法 适用于表现水面闪光、泡沫、冰面等效果。将清水笔刷平放,掠过纸面,使纸面部分打湿,这一动作要连续,否则在提笔处容易留下一滩水而不是局部打湿的效果。多练习几次,以及站起来挥动手臂更容易得到好的效果。然后用平头笔蘸颜料,垂直于纸面轻轻的点在上面,直到得到满意的颜料扩散效果,最后可趁湿柔化边缘,使其融入环境。如下图。 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很自然的表现出水流的方向。留白可以比飞白更细小。以下为几个应用实例:
接下来是几种特殊的场景画法: 4.惊涛拍岸 (1)先画出背景岩石和浪花部分留白,浪花边缘用清水笔洗色。等干。如下左图。 (2)将岩石底部区域打湿,等干到潮湿时,用钴蓝加熟赭画出岩石的主体,这样就得到了硬的上边缘和柔化的下边缘,趁潮在岩石上刮出机理。如下右图。 (3)干后,用一张小砂纸稍用力擦出飞沫的效果。如下图。 除了这种方式,还可以用牙刷喷溅留白液的方式来得到细碎的浪花飞溅的效果。而对于下图这种有镂空形状的浪花,则要在牙刷喷溅留白液的基础上再用海绵蘸涂留白液。
5.激流 画激流或瀑布时,一定要记住不要完全照搬真实所见,而是应根据画面的需求进行提炼。例如,一般真实的水流是中等明暗或者暗色调的,但在作画时如果照搬真实色调就会显得和岩石等缺乏对比,犹如污水。所以一般需要使用更多的留白和亮色来表现水流的轻快。 一般的步骤如下: (1)先画一个简单的草图表示出明暗分布和水流方向。如下图。 (2)然后将草图的线稿轻轻描到水彩纸上,调出淡蓝绿色,用平头笔的侧面从上到下快速画出水流的方向,注意要大量的留白,将部分边缘柔化,如下图。 (3)干后画出周围的树和岩石,岩石部分可以趁潮滴水做出肌理效果。岩石和水交界的部分,可以用潮笔柔边,也可以用笔的侧面画成不规则的硬边缘。水流越过岩石的部分,用平头笔蘸取岩石的颜色,干画法留白出水流的部分。如下图: (4)画出背景的树。画出浪花:用蓝色加上一点棕色和绿色调出浪花阴影的颜色,然后用侧峰画出阴影不规则的形状,将阴影上边缘柔化过渡到亮部,注意近景的浪花之间距离大,细节更多,远景的浪花每层之间距离小,明暗对比更弱。 (5)再调整一下细节,画出岩石上的裂缝。加上投影:调出蓝灰色,在画面的下半部分用大号笔薄涂一层。这样一来,就能表现出在溪流周围还有山或者树的感觉(虽然没有画出来),也使得视线能够聚焦到溪流的中上部分,画作的重点更为突出。
6.波涛汹涌 记得前面讲过的湿画法画波浪吗,下面就要用到这个技法。 (1)同样,先画一个简单的稿子,表示出明暗关系和波浪的走向,如下图左: (2)湿画法画出波浪的主体和暗部:打湿整张纸,干到潮湿时,用大号平头笔蘸取蓝绿色,画出波浪的大走向,注意笔触的长度要有变化,笔触之间以及波峰处要有留白,然后蘸取更淡一些的蓝绿色,用小一些的笔触画出较远的波浪。如下图右: (3)干后,将石头和浪花交界的左半部分打湿(如下图中圈出的区域),然后在打湿的区域上方画岩石,让颜料流到潮湿的区域中,得到柔和的浪花边缘,而右侧则用干画法得到不规则的硬边缘。 (4)趁潮湿刮出岩石的肌理。用很淡的蓝灰色画出远处的陆地,立刻用潮笔柔边,营造出雾蒙蒙的感觉。干画法画出前景的岩石,趁潮柔边和刮出一些高光、干画法画出前景波浪中最深的部分,如下图:
7.一排排的白色浪花 用纸巾拧成麻绳状,用来吸走颜料做出浪花效果,要用两个拇指用力按在纸上,吸走全部颜料。如下图: (1)画出背景,用纸巾吸出浪花效果。如下图: (2)画出暗部和阴影,在白色浪花下方是最暗的部分,往下逐渐变浅,再加上一些干笔触变现波浪的纹理,如下图: 而下图这种可以冲浪的翻卷的浪花效果就是直接留白,明暗关系与上面的浪花类似,趁潮湿画出一道一道的纹理,近景破碎的浪花是用海绵蘸着留白液做出的留白效果,有的地方用砂纸磨出喷射的效果。综合运用上面介绍的各种技能,表现出丰富而生动的场景。
8.透过水面看水底 这类场景的魅力在于通过画出水底景物的局部,使看画的人通过完成“闭合”而得到乐趣。 (1)先把水面上的石头部分遮盖起来。画出背景的水的颜色,从前到后蓝色渐渐变淡。如下图左。 (2)干后画出水面的之字形波纹。注意透视。如下图右。 (3)用更深的颜色在之字形波纹上画出水底石头的边界。如下图左。其实我觉得这一步还是把白色部分都涂上留白液,再畅快的画会更好。 (4)去掉胶带,画出水面上的景物,趁潮滴水做出石头肌理。再给波浪纹留白部分添上一些浅蓝的纹理增加光影效果。如下图右。 如果第二步是趁背景还是潮的时候画波纹,得到的效果是如下图所示的。
9.水底 水底景色充满了神秘感。这一场景有以下几个特点:(1)景深小,体现在画作中就是仅有前景是有硬边缘的;(2)光源都是从上方来的,往往构成前景暗背景亮的逆光效果;(3)因为光线透过了水体,整体颜色上以蓝绿色调为主,仅有最靠前的物体呈现出真实的颜色,越远的景物颜色越冷。 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前景遮盖起来,然后打湿整张纸,用蓝绿色画出背景,上浅下深。先用扭成绳状的纸巾在水面下方部分吸出一些波纹的效果,然后用更深的蓝绿色画出水底的远景的形状,用平头笔趁潮吸走颜色,形成平行的透入水底的光束的效果(注意光束要直!而且要逐渐变细)。如下图:
(2)用酞菁绿画出中景的深色石头。然后去掉胶带,打湿前景区域,用带绿的棕黄色画出石头和锚,趁潮用纸巾吸出石头表面的波纹效果。 (3)加深石头的暗部,注意不要让深色遮盖了浅色的波纹部分。最后可以用刀在塑料纸上刻出一些小小的柳叶型,用清水笔洗出浅色的鱼群形状,合理安排鱼的位置使其形成流动感,最后用深色加上几条阴影中的鱼。如下图:
水的画法到此结束,看起来简单,其实还是要多练才能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