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之争与南北对峙

 天涯逸客 2016-01-20

东西之争和南北对峙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突出现象。东西相争,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轴线作为双方争夺的前沿地带;南北对峙,则必有一条纵贯东西的轴线作为双方对抗的前沿地带。东西之争的中间轴线大致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地带;南北对峙的中间轴线是淮河至秦岭一线。南北对峙的前沿地带常常随着南北双方力量的强弱变化而在淮河南北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尤其以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摆动为最频繁,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腹地是东西之争的中间轴线与南北对峙的中间轴线的交汇地带。因此,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对峙,中原都必定是双方争夺的一个交汇之处。




东西之争


东西之争在战国、秦汉时期比较典型。秦的兼并及统一战争、楚汉战争、西汉时东方诸侯王国对西汉中央政权的挑战、东汉末年关东州郡讨董卓之战,都是一种东西之争的态势。


比较典型的东西之争一般在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之间进行,而以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地带为对抗前沿:北起幽燕,循太行山南下,经嵩山山脉、方城山,接桐柏山、大洪山而转向鄂西山脉一线,为东、西方之间对抗的前沿,这一列南北向的山脉分隔中国的东、西部地区。


在这一线山脉上有一些山地隘口,为东、西方交通要道。沿太行山一线,自北向南,依次有居庸关、飞狐口、紫荆关、倒马关、井隘关、滏口、天井关等关隘,在嵩山南北又有成皋、太谷轘辕、广成、鲁阳等关隘,扼守东、西方往来通道,在洛阳附近还有孟津,为黄河重要渡口。因此,上述一线为双方争夺的急所,尤以成皋一带为争夺的关键。成皋处于东西对抗的中轴线上,能控成皋即是控制了东、西方之间通行的捷径,刘安所言“人言绝成皋之道,天下不通”,当是那个时代流行的看法。


“太行八陉”分布示意图


从中国地势的大体形势上来说,这种对抗却是西方居地势之利,而东方则处相对劣势。西方地势较高,而对东方,居高临下,若是能据成皋一线,即己取得一种非常有利的攻势态势;而东方据成皋一线,至多只是取得一种比较好的守势态势,失成皋一线则全失地利之险,故历史上的东西之争以西方胜利者居多而东方胜利者居少。


南北对峙


南北对峙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另一个突出现象。历史上的南北对峙与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有密切的关系。淮河至秦岭一线为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南、北方的主要区域。南、北方内部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南北之间跨度很大,南北气候、环境的差异较大,南北的生产方式、社会文化乃至生活习性差异也较大。这是南北对峙的地理基础。


南北对峙多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对峙,除了孙吴与曹魏(西晋)之间一度出现的短哲对峙为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外,其它的南北对峙如西晋衰亡之后的十六国北朝与东晋南朝之间的对峙和北宋衰亡后的金、蒙古(元)与南宋之间的对峙,北方政权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骑射为业,男子都是天生的战士,勇猛善战;在战略、战术上,惯于骑兵野战、远程奔袭。这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后,多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从而提高其社会组织上的效能;但他们久居北方,性习温凉,而不耐暑热,故其对南方的作战宜于秋冬时节。南方汉人以农耕为业,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对水利的利用是其社会的主要特点;治军以组织、秩序和纪律见长,经过严格训练;其作战讲究部伍阵法,长于水战和守城战,多能利用江河水道进行人力物力的运输,故其对北方的作战宜于春夏时节。


南北双方可谓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南北之间、黄淮一带地形和气候上的特点,又使得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利上各自利弊参半。这一带既有旷阔的平原,又有纵横分布的江河水道,寒暑季节变化明显。利于南方者不利于北方,利于北方者不利于南方。双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对方的短处。这种天时和地利上的特点,也使得南北双方易于陷入一种拉锯式的角逐之中。


南北军事对抗一般以黄淮平原为主战场,而以淮河至秦岭一线为对抗线,这条对抗线随养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有一定幅度的摆动。淮河以南,有较长的雨季,江河水道纵横,形成密集的江河水网,足以缓冲北方铁骑的冲击力。南方可以利用这些江河水道,构筑军事据点,扼守一些主要的通道,发挥自己水战和守城战的特长;另外,南方雨季湿热,北方人、畜皆不适应,也削弱了北方铁骑的冲力。这样,北方势力若越过黄河继续向南深入,便会而临气候和环境上的巨大困难。但是在淮河以北,情况就不一样了。淮河以北的河流,雨季较短,气候干燥,河流水流量有限,冬季又有封冻现象,容易渡涉,不足以阻挡北方的铁骑。南方若越过黄河向北深入,则会而临补给线过长的困难。这样,作为中国地理上南北分界线的淮河不期而然间也成了南北对抗的一个分界线。


北方游牧民族每每趁中原政权的衰弱,凭借军事上的优势,透入中原,控制北方地区;而南方汉人政权在失去对北方的控制之后,多能凭借中原先进的社会文化整合南方社会,发挥南方汉人社会的特长,保有江南半壁江山,从而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局而。


秦汉时期,虽间有短哲的动荡,但统一的大局却基本上维护了三、四百年。这三、四百年间也积累下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终于导致了汉末政治秩序的崩溃。汉末政治秩序的崩溃最显著的后果即为统一的中央帝国的瓦解。先是天下三分,中经西晋短哲的统一,又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而演成南北对峙之局,并持续了近三百年。北宋以后,随着女真和蒙古的先后南下,金、元与南宋之间再度形成南北对峙之局。


南北对峙之际,双方的角逐本是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展开,若单考察在中原这片地域内的争夺,则不能不先考察这片地域的南北两边的地理形势。随着双方力量的强弱变化,双方对抗的前沿地带在淮河与黄河之间有所摆动。在淮河以南,西部有大别山、桐柏山屏护长江上游,东部江淮之间,水道纵横,屏护长江下游;在黄河以北,西部是太行山环绕养的山西高原,东部是河北平原。


从不同时期在中原地区上演的南北之争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北双方在中原所处的地位和中原的攻守形势。从总体上看,南北双方对中原的争夺是北方比南方有利。


实际上,以攻而言,南北双方还可说是平分秋色。南方进取中原,可以利用雨季,利用泗水、汴水等淮河支流作为交通线,迅速北上,到彦之、王玄谟、陈庆之等人在最初的攻势作战中都是迅速地打到了黄河南岸;北方南下中原,则可利用冬季河冰坚合或河水潦缩的时机,发铁骑迅速南下。但说到防守,则南方比北方被动。北方之人由于自己的特性,不宜于久处南方,北方的统治者也多能认清自己在南方作战的这种时机上的利弊,而能于不利的季节主动北撤,等到有利于发挥自己骑兵优势的时节,再大举南下,再说,北方铁骑本来就宜于远程奔袭,构成北方困难的只是时间季节,而不是空间距离,所以,北方极少在中原作硬性的防守,守中原从未成为北方的负担。对于南方则不然,守城战虽是南方之所长,但南方守中原势必沿千里黄河全线置守,兵力难免单薄,与南方策源地之间的交通线也是迂同而漫长。因此,对于南方来说,攻中原不难,而守中原难;对于北方来说,只要撇开守中原的包袱,便能只享其利而不受其弊。


从地理形势上来看,中原地区南北两边的地理形势也是北方比南方有利。自中原图黄河以北,比较困难。黄河以北,战略枢纽在山西,山西为太行山脉所环绕,仰攻不易。倒是黄河以北足以制黄河以南。北魏开始立都平城(今大同),据山西之险,俯瞰三面,威制北方,所以崔浩能有“设使国家与之河南,彼亦不能守也”的自信;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当初以山西制河南的形势遂倒转过来,反为山西所制,尔朱荣据山西而控制北魏朝政,尔朱荣之后又有高欢据山西控制北魏朝政,至于五代时期,后唐代后梁、后晋代后唐、后汉代后晋,都是以山西制河南。即使是像金这样本身是起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在迁都河南之后,也是被蒙古这样后起的北方游牧民族所制。


自中原图南方则比较容易,取山东足以制泗水上游,攻南阳足以制汉水上游,争汝南足以制淮河上流。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终结即是循着这条逻辑。在南朝刘宋时期,北魏即已夺占刘宋山东之地;南齐时期,则一再争南方南阳、义阳(今信阳)等淮汉上游之地,到梁末,南方东失淮南之地,西失襄汉上游,再无问鼎中原的实力,也再无问鼎中原的机会,而只能恃长江一线作被动的防守。不过,南方在中原地区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在中原地区,南北形势虽是南不如北,但东西形势却是西足以制东。河南地形的特点是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地带利于北方骑兵而不利于南方步兵,但在西部山地地带却是有利于南方步兵而不利于北方骑兵。西部山地地区又可分为南北两部,都具有枢纽性地位,北部三川河谷在北方具有枢纽性地位,南部南阳盆地则在南方具有枢纽性地位。这样,由南阳盆地北出遂成为南方进图中原的一个机会。位于南阳盆地南端的襄阳本是南方恃以屏护江汉上游的一大重镇。自襄阳北上,循淅川等汉水支流上行,越伏牛山,即可进入伊洛河谷,而后,或东取洛阳,或西攻关中,都可扬长避短而有所成就。东晋南朝时期的几次比较成功的北伐都是利用这一地理形势。桓温北伐,由襄阳北上,出伊川,败姚襄,执周成,收复洛阳;刘裕北伐秦,攻洛阳之战,也曾派兵从襄阳经南阳盆地北上,从洛阳的南翼发起辅助性进攻;刘宋元嘉二十七年的那次北伐,东路军溃败,西路军却取得很大进展,柳元景、薛安都等将领率兵连克弘农、陕城、潼关,并取得关中豪杰和百姓的响应与支持。



刘裕灭后秦进军路线示意图


在南北之争中,南方争河南若只是想以黄河作为南北之间的分界线,则终难改其劣势地位。南方可以取河南作为进一步经营天下的凭资。明初朱元璋北伐可以作为南方经营河南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朱元璋北伐,明军在攻占山东之后,即向西旋转,攻取河南,西抵憧关,阻关中元军之东出,然后,进军河北,攻元大都,大都既下,再逐山西扩廓帖木尔,进军关陇、巴蜀,统一天下。北伐之前,朱元璋即已确定其北伐方略:“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憧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走行石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矣。”(《明史》卷二·太祖本纪)朱元璋的构想可谓极富胆略,尤其是他在攻取河南之后,止兵潼关而不攻关中,又暂置山西不攻而径攻河北,可谓深明河南在南北之争中的地位。攻关中则有漫长的侧翼暴露,刘裕伐后秦时即冒着后路被北魏切断的危险,后来关中失于赫连夏,河南失于北魏。明初盘据山西的扩廓帖木尔为元朝末年最能征惯战之将,所部亦为元军精锐,若攻山西则必旷日持久,北宋先攻山西北汉而后收幽云,结果屡攻北汉耗尽国家精锐,最终无力收复幽云。朱元璋在取河南之后便径攻河北,倒很似刘宋时刘兴祖所言北伐方略。明军攻大都时还利用了元所开大运河,且自山东由运河趋大都,还有一段顺流之势。朱元璋开创了历史上由南到北统一天下的先河,他对河南的经营,也开创了在南北之争中以南方经营河南的最好纪录。毕竟中原四战之地,不利于防守,却利于作为进取的凭资。



明军北伐路线图


历史学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