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口春节那些老礼儿

 旷野苍狼图书馆 2016-01-20

春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举国上下庆祝,家家户户喜庆团圆。那咱们大张家口在春节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和老礼儿呢?小编盘点了一下,发现正是咱这些老礼儿才把年过得有滋有味!

春节前

春节前,各家即开始清扫房屋、院落,拆洗被褥,剃头理发,购置花灯花炮,做豆腐,压粉条,备酒菜,动“干锅”(即油锅)炸年货,蒸年糕、馒头,量甚大,数十顿有余,求“富余”之吉义。富有人家杀猪宰鸡,灌血肠,炸丸子,熏猪头,俗称“办大年”。

● 农村在春节有贴窗花的习俗,蔚县剪纸享誉中外。

● 除夕之夜多彻夜不眠,闲谈玩赌,为“守岁”,俗称“熬年”。

●除夕夜拢“旺火”,就是在院子里码起一堆谷草(或菜籽杆一类的柴草),将其点燃起来,点燃后放进一把柏树枝,或放进一把食盐,以图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企盼新一年的光景过得红红火火,有声有响。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老幼都穿新衣,家家摆设香案,供奉神龛,焚香点烛,男性成员在案前叩首,庭院点旺火,放鞭炮,统称为“接神”。

●大年初一天微明,邻居街彷互相拜年,对宗族长者行叩拜礼,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平辈互相作揖问好。

●初一五更后不得开箱开柜,也不得揭瓮掀缸,免得放走了“金马驹”。

●初一上午,坝上地区还有迎喜神赛马之说,家家备以香纸供品和一捆干柴,马鬃马尾拴红布条,朝喜神方向走出村外,燃起大堆旺火,家家往旺火上添柴,意为众人捧柴火焰高,烧香敬纸叩首,互相作揖问好,将供品施于牛倌,汇集齐全村马匹后,赛马开始,赛手跨上骏马,朝喜神方向疾驰,跑了二三里之遥原路返回,优胜者为“千里马”和最佳骑手。

初二

大年初二,男人带上孩子们一齐出动,带上馍馍、酒菜、香、纸、鞭炮,去上坟祭祖,给长眠地下的列祖列宗去拜年。这天的上坟祭拜活动特别隆重,在坟头上要焚香烧纸,供奉供品,洒酒祭奠,鸣放鞭炮,长揖跪地,三拜九叩,以表示后代没有忘记祖先和对祖先的虔诚敬意。

破五正月初五,此日工商铺户开始整理账目货物,预备开门营业,乡村农家也开始各项农事活动,新的一年开始。是日晚间,各家都扎一女性纸人,高四五寸,身后贴一纸袋,扫来屋内各角尘土装于其中,送到门外用爆竹炸掉,称“送五穷”、“崩穷日”。过了“破五”,亲朋之间互相宴请。新过门的媳妇受家族、亲友邀请,以丰盛菜肴款待,俗称“请新媳妇”。出了聘的闺女回娘家拜年必须是初六(包括初六)以后。如果是婿到岳父家拜年,或外孙外甥到姥爷舅舅家拜年,除了大年初二、初五这两个日子,任何日子(包括大年初一)都可以去。“破五”之后闺女走娘家,女婿拜丈人,走亲访友,诸商家亦开张贸易。

祭星正月初八为“祭星日”,晚上扎纸花108支,送到玉皇阁或真武庙,浸麻油点燃,并焚香祷告,称“祭星”。

十至正月初十为“十至”,也称“十子日”,子为鼠,说是老鼠娶媳妇日。此日各家多以糕饭为主食,以取“高”的谐音,寓意步步高升。晚上,传说是老鼠娶亲的时刻,家家禁点灯火,并做10个肉丸同少量米面撒于墙角、柜底,焚香祝鼠,传说可以避免鼠扰。

灯节●正月十四至十六日统称“灯节”。

传说

在张家口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种天上的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犹如头上响了个霹雳,吓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要张灯结彩,点响炮仗,燃放焰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于是就分头准备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连天,连续三天晚上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红灯,放焰火。

在灯节这天晚间城乡各户燃放鞭炮,张灯结彩,规模盛于元旦。如果把大年初一和灯节比较一下,大年初一多是礼仪、义节之尽举,让人们有一种充满恭敬、洋溢祥和、重新生活的感受;而灯节则多是欢快、娱乐之造势,给人们灌输一种轻松愉悦、欢欣鼓舞、振作奋进的精神。在这个日子里,村村堡堡举行灯展。

●正月十五元宵节,蔚县暖泉古镇的打树花也是咱张家口特有的民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