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年龄的代称

 淡然便是晴天 2016-01-20


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垂髫(tiáo)

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因此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束发

古代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因此用束发代指成童,当指八岁以上的儿童。

总角

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豆蔻年华:豆蔻,一种多年生植物。豆蔻年华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笄(jī)年

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

《仪礼·曲礼》中将男子二十岁称“弱”,到这个年龄就可举行冠礼。其时身体尚弱,故称弱冠。

结发

初成年。《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后称元配为结发。曹植诗《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而立

《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因此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

人到四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之说。

知命

本意指认识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

花甲

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个循环,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古稀

七十岁的代称。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 dié)

指八九十岁。《礼·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现代汉语词典》:七八十岁曰耋。“耄耋”泛指年寿高。


关于我们

《作文指导报》创刊于1985年,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1—0086,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教育部主管)会报、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会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