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不把校园建成利于孩子成长的“大森林”?

 Purefact 2016-01-20

       最近到某校调研,发现一新奇的教育标语:“校园不是大森林,千万别做熊孩子”。这个标语的另一个版本是“校园没有熊出没,切勿去做熊孩子”。都是一样的新鲜,且不乏幽默感。

       可笔者对这口号心存忧虑和一丝后怕,因为感觉它有点暴戾之气。如此“消灭”熊孩子,会有效果吗?再说,熊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非要为“赶尽杀绝”而毁掉大森林?

       学校的良苦用心自然可以理解,初衷无非是想让学生懂规矩、守纪律,做好学生、乖孩子。但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两片树叶一样,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各种性格迥异、特征不同的孩子都会出现我们面前,这是正常的规律,也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那些已经成了熊孩子以及可能会成为熊孩子的学生,难道就没有可以转变的未来和美丽的春天?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熊孩子未必没有美好的未来。犹如被勒令退学、小时孵小鸡的爱迪生一样,不少成功者幼时就是不折不扣的熊孩子。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爱迪生之所以成功,应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宽容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他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一位母亲可以给孩子健康成长的缕缕阳光,我们的学校咋就不能给孩子成长的大森林?

       围堵、打压熊孩子,不如为熊孩子的成长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方式方法,那么,校园不妨建成利于所有孩子健康成长的“大森林”。如果把幼童比作一群可爱的小鸟或小动物,那她们最好的生长环境就是富含氧气的大森林。在这样的大森林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开心的并有自己的独特“玩法”。他们可以奔跑,可以追逐打闹,可以遮风避雨,可以认识自然和社会,可以跌倒或犯错,可以调皮或捣乱,可以自由地呼吸……显然,大森林的包容与厚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营养和重要保障。教育如果缺失了博爱胸怀,没有了宽广包容的大森林,就意味着正滑向急功近利的泥淖,就是一种淘汰式教育。

       熊孩子本是北方常见词汇,也是近几年颇为流行的网络词汇。所谓熊孩子,主要指那些顽皮、行事荒诞不经、好奇心强烈、爱折腾、规则意识弱、带有些许“破坏性”的孩子。当我们说他是熊孩子的时候,带有批评,也带有不满与无奈,还带有几分亲昵味道。顽劣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几分调皮和捣乱正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阶段。熊孩子不等于坏孩子,更不是无可救药的“坏人”。用宽容之心对待熊孩子,其实就是等他慢慢长大,就是静待花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以及知识的累积与德性的养成,他们身上的“熊”性自然会不断减少,直至完全消退。

       “乖乖孩”,虽讨人喜欢,但缺少个性和好奇心理的孩子,其未来的创造能力让人担忧。“熊孩子”固然让人烦,但转变需要个过程,促其转变过程中保护孩子的个性与好奇心更为重要,切不可为了让他快速转变而抹杀了他的天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