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客学堂】新手学台钓的5大误区

 云海明月 2016-01-20


各位钓友大家晚上好,这是钓客学堂的第十七期。今天老杨将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钓鱼新手在学习台钓时所需要避免的5个误区。

老杨身边的钓友大多都经历过这样的痛。刚开始接触台钓时,苦于找不到交流的人,或是对钓鱼缺少一个系统的了解,往往会走不少弯路


那么究竟有哪些误区,是钓鱼人经常会遇上,但又是可以避免的?请看老杨今天的分享。



1

钓具的误区

台钓讲究上鱼的手感,不管大鱼、小鱼,只要有上鱼的手感就基本达到目的了,故此就有了不同长短、不同调性的鱼竿。

很多钓友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误区,认为竿子越昂贵,上鱼的手感就越好,于是不断攀比,不惜重金购买昂贵的进口鱼竿。

然而钓具可不是奢侈品,只要能钓到鱼的竿子都是好竿,何况鱼竿的耐久度在于保养。不会保养,即使再高档的鱼竿,也可能会因为钓一条小鱼而断节。

当然,老杨也不否认,钓具也终归是“一分钱一分货”,昂贵的高档竿子也有贵的理由,可最关键的问题依然是,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适合相应水情鱼情的鱼竿。



2

鱼线的误区

市面上销售的鱼线,只要色度线径匀称、手感滑润、垂钓时不起毛,基本上都是好鱼线。

如果鱼线本身的线径不符合对象鱼的力量大小,再高端的鱼线也会切线。细线上大鱼,也许并非因为鱼线的质量好,而是因为垂钓者溜鱼的手法得当。

每一款鱼线所能承受的拉力均是静物慢提下能承受的最大值,这就是鱼线上标注的最大拉力值,所以要体现鱼线的拉力就必须做到轻提杆慢拉鱼

不少初学的钓友钓鱼时老切线,就一直认为鱼线太垃圾,殊不知是自己的动作要领因素有问题,导致产生对鱼线的误区。



3

商品饵的误区

市面上的鱼饵琳琅满目,但说到底配比基本都差不多,所谓的秘制饵料不过是添加了一些香精或其他化学物质。

很多钓友一接触钓鱼就想调制出针对任何鱼情、任何环境的万能饵,但这你就别想了,因为万能饵并不存在,就好像你没有听说过通治百病的万能药一样。

想要把鱼饵用得随心所欲,就必须掌握饵料本身的状态,以及目标鱼对饵料的喜好

比如你要垂钓半水的鲢鳙就必须追求雾化效果,如果垂钓底层的鲤鱼就要讲求腥香的味型;夏季用饵清淡,冬季则用浓香浓腥;肥水塘使用无味的单品……

当然,也有很多初学者会根据其他人的推荐买上几百上千的饵料,然后再买上几十元上百元的小药。可是等到他们到了钓点,却几个小时不上鱼,便会不断地更换饵料。最后上鱼时,就会认为其他饵料都没有用。

其实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前期不断抛饵布窝引来了鱼群所致。

老杨觉得,其实只要是饵料,都可以钓到鱼,如果不能钓到鱼,要么是你对饵料不熟悉,要么只能是你不够耐心



4

钓位的误区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黄金钓位”

所谓黄金钓位就是在某个钓场有个特别好的位置,别处不上鱼,此处必定上鱼。

其实鱼儿觅食并没有固定的规律,有时一天内就会有多次改变,大多数鱼儿会漫无目的地在水下游弋。

至于好钓位之说,只不过在某个水域是鱼的必经之路并且有持续不断地抛饵打窝,才会引来大量鱼群光顾。

因此黄金钓位不是天生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人为开发而得来的。



5

线组调整的误区

不少钓友会遇到有漂相却老不上鱼的现象,于是乎就不断地进行线组的调整,一会儿调灵一会儿调钝,一会儿钓半水一会儿钓过底,钓着钓着,最终连自己也搞不清楚钩饵调成什么样了,结果渔获寥寥甚至空军连连。

其实大多数情形之下只要做到一次找底粗调,二次精准微调,基本上无需再调,一门心思的钓底,除非水情发生明显变化,比如水位升高等。

之所以在初钓时出现有口不上鱼的现象,那是因为有小杂鱼闹钩。此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改变饵料的状态来避免小杂鱼的干扰,而非是对线组进行调整。



老杨始终觉得,钓鱼是一件非常系统的流程,无论是钓位、钓法,或是钓具选择、饵料搭配等,都是完成这个流程所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对每个环节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才能让你在每一次出钓中都有所收获。



下期预告

第十八期钓客学堂,老杨将给大家带来的是冬季夜钓攻略。

如果你有什么想了解的钓鱼知识,或是在钓鱼中遇到了哪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告诉老杨。

同时,如果你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也欢迎跟老杨分享。

大家明天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