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这么多红茶,怎么分类?

 知者众乐乐 2016-01-20
导语

中国红茶作为中国茶类中香远全球的一种,从起源到发展都在不断地演变出各大不同的红茶种类。在这些红茶种类中,各有各的特质,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那么红茶究竟如何分类的呢?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依据各类红茶品种特征的要求,中国红茶按初制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大类。



1
红茶分类简史


中国红茶最初起源于我国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的小种红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红茶。18世纪中叶,在小种红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制法。清代刘靖撰《片刻馀闲集》载有“……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当时已有“小种”和“工夫”之分。1875年前后,工夫红茶制法传到安徽,原盛产绿茶的祁门县,开始生产红茶,因香高味浓而驰名天下。19世纪我国的红茶制法传到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将叶片切碎后再发酵、干燥的“红碎茶”。50年代末,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我国也开始试制生产红碎茶。


2
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特有的一种红茶,传统上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产于福建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星村乡桐木关的称“正山小种”,其毗邻地区生产的称“外山小种”。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同时也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其他红茶都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



代表茶类: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之祖

产地:福建省武夷山


传统正山小种红茶,有着非常浓烈的松烟香香味,味似桂圆汤。其独特的松香味深得海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后来的工夫红茶是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的。


3
工夫红茶简介


工夫红茶为我国的传统红茶,因制工精细,颇具工夫而得名。工夫红茶产地较广,主要以产地简称命名。其中产于安徽省祁门一带的“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具有类似玫瑰花香(甜花香),滋味甜醇;产于云南的“滇红”,外形肥壮,显金毫,滋味浓醇。如祁红早已名扬海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工夫红茶,深受东欧、西欧的消费者的欢迎。此外,还有福建的“闽红”、湖北的“宜红”、四川的“川红”等,都是中国工夫红茶的主要品类。有时也为了满足某些特定市场的需要,将几种工夫红茶拼配成“中国工夫红茶”,以集众家之长,使茶叶外形内质更为完美。工夫红茶适宜多次冲泡清饮,也宜调饮。




代表茶类:祁红、滇红等

祁门红茶:红茶皇后、群芳最

产地:安徽省祁门县

创制时间:1875年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中国工夫红茶的代表,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中国历史名茶。“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高香美誉,声名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祁门红茶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位列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




滇红工夫:汤色红艳,金圈突出

产地:云南的临沧,双江、凤庆等地

创制时间:1938年


滇红工夫,主产云南的临沧、双江、凤庆等地,是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著称于世。


4
红碎茶简介


红碎茶为颗粒形红茶,茶鲜叶经萎凋、揉捻后,用机器切碎呈颗粒状碎片,然后经发酵、烘干而制成,因外形细碎,故称红碎茶,也称“红细茶”,是当今世界上产饮量最大的一个红茶品种。其滋味要求浓强鲜(浓厚、强烈、鲜爽)。红碎茶用沸水冲泡后,茶汁浸出快,浸出量也大,适宜于一次性冲泡后加糖加奶饮用。为了便于饮用,常把能够冲泡出一杯茶汤的红碎茶(通常是2克)装在专用的滤纸袋中,加工成“袋泡茶”。




红碎茶的发展与国外对茶叶更看重滋味的饮用习惯有很大关系,其分类也与我国有所区别。国外红茶的按传统分类方法可分为全叶茶、碎茶、细小茶叶、粉状茶叶,其具体级别划分则是按照茶叶的大小和形状,分为OP、BOP、BOFP、P等。


中国红茶品类繁多,祁门红茶闻名天下,其它红茶也处处留香,众多种类的红茶的产生是伴随中国红茶的不断传播和历代制茶师傅们不断的创新和钻研的结果,于是成就了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