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投

 New__start 2016-01-21



今天我们跟大家介绍了《价值平均策略》这本书,在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做定投的策略:不是定期定额投,不是以投入资金为基准,要求每个月投入多少资金;而是以市值为基准,要求每个月市值增长某个额度。

一般做定投,就是定期定额投,这样,可以穿越牛熊市,无论市场涨跌,我风雨不动,每个月投入固定的金额,一是达到零存整取、强制储蓄的效果;二是分享经济发展、股市总体上涨的收益。

这样的话,在做定投之前,我们就需要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做定投的前提。

一:是否认可股票市场

做定投的前提,是认可股票市场,认为股票市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一直在往上走的,“买入并持有策略”是可以稳定获利的。当然,到目前为止的人类历史的经验,这也是事实,哪怕被我们调侃十几年不涨的A股市场,历史性低点也是不断在抬升的。


认可这一点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只有认可了,我们才能真正耐心持有,而不会在熊市中有困扰。如果不能认可这一点,我们就无法用好定投的方式,那就最好选择其它的交易方法。

在这里我们顺便说一下,很多的交易方法,都是有其前提的,我们应该在前提满足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否则就会降低绩效。比如背离的方法,我们在《如何安全抢反弹》中强调,要在牛市背景或趋势强势延续背景下使用,否则就可能面临反复背离的情况。

二: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清晰的认识

只有认识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才有可能做好理财的安排。

其中包括:一:梳理自己目前的资产存量,分别是投在哪里;二:梳理自己每个月的现金流,即,收入扣除固定支出的部分,比如,收入一万,交通费、通讯费、水电、孩子上学、房贷等需要五千,剩余的五千,就是可支配手续,可以拿出一部分做投资;三:计划自己未来的大项支出,这部分钱需要提前准备好,不可用于投资。

梳理清楚了,自己能拿多少钱出来投资,也就基本清楚了,定投的额度,要控制在这个额度之内。

有了这两个,确定自己要做定投了,我们就可以讨论定投的细节了,看看《价值平均策略》中给我们提出了什么不一样的定投方法。

如我们上文所说,一般做定投,是定期定额,假如我每个月是一千块,那就每个月发工资那一天,都投入一千块。价值平均策略不考虑投入金额,考虑的是增加固定的市值。

作者迈尔克·埃德尔森建议,把投资的时间跨度再拉长,一个季度投入一次,假如每个季度一万块。我们第一个季度投入一万块,如果第二个季度价格下跌10%,则,为了保证第二个季度的市值增加一万至两万块,第二个季度就不能只投入一万块,必须先弥补一千块的亏损,然后再投入一万块;但如果第二个季度价格上涨10%,我们为了把市值增加一万至两万块,就只需要投入九千块了。

所以,如果是这样的思路,我们在熊市里,价格越跌,投入的越多;而在牛市里,价格越涨,投入的越少,甚至要有资金的回收。比如,市值20万,这个季度上涨50%30万,这样,为了保证市值增加一万块,我们需要卖出九万,取回资金。

鉴于我们认为,市场在牛熊切换中总体是上涨的,所以,我们就自动在每一次牛熊切换中收回一部分投资收益。这就解决了定投的一个致命问题:何时卖出?

因为定投是“买入并持有策略”,所以,没有卖出点的设定,如果我们是在去年上半年需要用钱还好,如果我们是现在需要卖出,那就麻烦了。所以,这个思路给一个卖出条件的设定,就有效弥补了这个缺陷。

最后是关于定投的标的,一般我们是建议定投ETF基金,这样可以完全跟随大盘,可以考虑沪深300ETF510300)和中证500ETF510500)的搭配。

我们的读者可能有一个疑问:我们的受众以想自己钻研交易的人为主,对大家来说,早已过了没有操作思路,因此需要采用定投这种最简单的规则的时期,为什么我们还要聊定投呢?

主要是因为,我们想通过介绍迈克尔·埃德尔森的思想,跟大家聊“创新”的话题。可能我们会觉得,定投有什么好创新的,这么简单的交易机制,但价值平均策略明显就是一个创新。

我们甚至还可以对定投有其它的创新,比如,针对定投不考虑市场环境的弊端,我们可以引入基本面的思路,在市场平均市盈率低于某个数值的情况下,开始做定投;在市场平均市盈率高于某个数值的情况下,停止做定投。

所以,创新无处不可行,只要我们有想法,有把知识往前推进一步的欲望。

在这里,回答一位朋友在优酷里的问题:如果看高周期确认牛市环境才能买进,那么,一:岂不是永远错失第一波;二:背离买点是不是无法使用了?

这就是一个好问题,而好的问题,就是创新的前提。

对于这个问题,一:我们不是会永远错失第一波,比如,我们一直说,日线上高概率再有一跌,这一跌的绿柱缩小,即可进场,这样,既可能是底部抬升的,也可能是背离的。


二:如果我们必须等高周期趋势延续,比如,必须等日线是牛市环境才做股票,是不是背离就没有用了?

也不是,在趋势延续中,可以利用低周期的背离进场。

这就是“绝佳机会、绝佳进场”的套路。鉴于大家问这些概念的比较多,明天我们会再度梳理一下这些概念。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观看视频,更多精彩请优酷搜索静言股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