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盲儿子”朱由检如何阴差阳错当上了皇帝?

 王浩然 2016-01-21

本文摘自《谁断送了大明王朝》,邱紫华 邱牧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3

   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太多了,有一大串。这些亡国之君或者是残暴肆虐、荒淫无耻而亡国,例如商纣王和隋炀帝;或者是昏庸无能而丢掉了江山,如三国时,蜀国的刘禅;有的是昏愦无能、醉生梦死,不仅把江山弄丢了,而且自己也成为阶下囚而悲惨地毁灭了,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我们对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由于他们太有才了,我们对于他们只有抱以深深的同情和怜悯而已!

   但是,惟独有这么一位亡国的皇帝,人们对他不仅叹息同情,而且为他的毁灭而深深地惋惜,对他艰难的人生困境表示深切的理解,对他的悲剧性的结局,给予深深地哀叹!人们对他的勤勉、个人才能和奋斗精神,加以称赞。他是一个极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是一个孤独的勤奋的皇帝,他接下了前辈留下来的一副烂摊子,最终,他力挽狂澜而失败,演出了一出时代的大悲剧,这场悲剧使无数的人在血海中翻滚沉浮,悲惨至极。后代的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并非亡国的亡国之君”。就是说,他是一个不该亡国的亡国之君。这个亡国之君是谁呢?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史书上称他为“明毅宗”、“明思宗”、庄烈皇帝等。我们按人们习惯的称呼,把他叫做崇祯皇帝。

   近年来,互联网上有一篇名为《寻找崇祯上吊的那棵树》的文章。这篇文章流传很广。崇祯上吊的到底是哪一棵树呢?谁也说不准。或许经过三百六十多年,这棵树或许早已枯败腐烂,不复存在了。其实,后人追问“崇祯上吊的是哪一棵树”本身并不重要,这个追问的背后,倒是包含着更深刻的历史情结:这就是“一个并非亡国的皇帝”为什么会亡国?为什么崇祯皇帝是明朝末年这场大悲剧的罪魁祸首?崇祯的悲剧到底是个人的悲剧或是时代的悲剧?为什么他是极具震撼力的悲剧人物?

   这一追问困扰了中国人三百六十多年。至今依然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一

   1627年,明朝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明朝第十五代皇帝、年仅二十三岁的明熹宗朱由校病逝。在张皇后的拼死坚持下,才由皇帝的弟弟,年仅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继承了皇位。

   常言道,运气来了谁都挡不住。无论是好运或者是噩运都是如此。一个人的运气似乎是突发的、偶然的、令你惊讶万分而毫无思想准备,甚至不知所措。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人毫无心理准备而突然被人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将会怎样地惊谔失措!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就是在这种惊讶和失措的状态中当上了皇帝的!

   他是在孤独无助、诚惶诚恐的状态中度过了进宫的第一夜!

责编:王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