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

 逍遥李X 2016-01-21


2016114日, NMC发布了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这是中国版的《地平线报告》,新媒体联盟自2002年开始,由地平线项目顾问委员会,通过Delphi迭代研究方法,最终确定出未来一到五年之间,可能在教育中普及应用并成为主流的六项新兴技术,探讨了其在教育领域的潜在影响和在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中的应用,以及在该时间段内可能会改变现有教育的挑战和趋势,并按照今后五年里可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的意义程度对这些趋势进行排序。每年一月份,新媒体联盟出版的地平线报告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新媒体联盟发布了中国基础教育技术的趋势、挑战和技术重要进展,在趋势中,分为了长期趋势,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挑战中分为了可应对的挑战,有难度的挑战和严峻的挑战三个阶段。专家组确定了教育技术方面的九大关键趋势、九大重大挑战以及十二项重要进展。其中,报告将十二项重要进展的每项另起一页,对其所涉及的教育技术进行相应的定义和描述,并按照未来一年、未来两至三年以及未来四至五年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将这些对中国基础教育极具重要影响潜力的技术进行了归类和排序。



未来五年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技术应用的九大关键趋势

1.短期趋势(未来一至两年内):发现式学习日益增多、更多应用混合式学习设计、开放教育资源快速增加

1)发现式学习日益增多

发现式学习方法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方面,即学生利用学习资料和自身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在这个模式中,学生利用批判式思维,有时还通过开展实验来解决开放性问题。发现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学生创造与周围环境交流互动的机会,这通常需要他们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课外实践。

2)更多应用混合式学习设计

将线上学习与线下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法在学校中的应用不断增加。混合式学习的益处显而易见,其灵活性、易于操作性、集多媒体与科技于一身的特性使其广受欢迎。近期学校教育运作模式正在加大数字环境下的创新投入,而这些环境被广泛认为是成熟的、有利于新的理念、服务和产品的产生。

3)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快速增加

开放性教育资源(OER)指存储于公共领域中,或经知识产权许可授权、可供他人免费使用或再利用的教学、学习和研究资源。学校教育若想跟上这一趋势,则必须正确理解开放一词。开放往往被错误地简单理解为免费,但其倡导者们则将开放定义在一个更广泛的范围——不仅仅指经济意义上的免费,还包括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开放。

2.中期趋势(未来三至五年内):日益注重测量学习、重设学习空间、新形式跨学科研究兴起

1)日益注重学习的测量

目前,人们对于使用新数据资源的兴趣与日俱增,以获取个性化学习经验、实行持续的形成性学习评价和绩效评估;对于新数据资源的兴趣推动了一个相对较新领域的发展——数据驱动的学习和评估。这一趋势的关键要素是学习分析技术,也就是网络分析系统的具体运用。教育领域也正在着手探索数据科学方面类似的应用,从而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即收集和分析每一位学生在网络学习活动中交互的大量细节。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构建更好的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识别高风险学生群体(即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群体)、评估影响学生学业和成功的因素。

2)重设学习空间

一些思想领袖认为,新的教学与学习形式需要新的教学与学习空间。中国基础教育逐渐从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向更多学生动手参与的新模式,教室开始模拟真实的世界和社会环境,以促进学生间有机互动并解决跨学科问题。以北京史家小学为例,它一直遵循 STSE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教学框架,为每一学科设计了四个不同且具有探究性的空间,并允许学生动手操作。

3)新形式跨学科研究兴起

根据塞奇出版资料,跨学科研究是指融合两个或多个不同学科的教育活动,例如工程与艺术的结合。在现实世界特别是在工作领域中,需要一种能够反映对不同领域综合理解的技能。在我国,更多的学校正在寻找有意义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体验学科间的交叉点,参与到一种融合了批判式思维、想象力和实际应用的活动中去。

3.长期趋势(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推动文化变革与创新、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转向深度学习方法

1)推动文化变革与创新

为了培育创新精神,那么我们的学校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激发创造性和创业精神。教育专家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程序,以促进自上而下的变革,并且使得能够广泛的适用于各类教育机构。

2)学生从消费者转为创造者

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不同的学科的学习者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消化和吸收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实践和创造来学习。学校教学实践的重心也在发生改变,创造力越来越成为主动学习和实践学习的主旨。

3)转向深度学习方法

目前,课堂教学日益关注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是指以创新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内容,供其学习并学以致用。对于阅读这样的日常活动,第二师华山中学(小学部)以学生深层阅读为目标;他们利用学习元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四个阶段的阅读,分别为:共同初读、个性化细读、群体研读和反思回读,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和学习,并从共同阅读经典著作中受益。


教育技术应用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九大挑战


1.可应对的挑战

提升数字素养将技术与教师教育相融合重塑教师角色是现阶段,我们既了解又知道如何解决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日前已在教育领域普及的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意义上读写素养的概念已扩展至包含对于数字工具及信息的理解,而TPACK模型给予了我们一个解决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模型,也给予了一个信息时代下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的模型。这些挑战,有些有了解决方案,有些已经在解决中而有些还需要论证。

2.有难度的挑战

平衡互联与非互联生活竞争性教育模式创造真实性学习机会是现阶段我们大致了解,但解决方法尚不明确的挑战。并且在现阶段,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随着学生可选择的学习内容、技术及全面参与的方式日益丰富,教学机构需要帮助学生在互联与非互联生活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今,技术成为许多日常活动的核心,对于学生而言,了解如何在互联与非互联生活中找到平衡至关重要;新型教育模式,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那些当前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正面应对这种挑战,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替代性学习方案;真实性学习,尤其是将现实生活体验引入课堂学习,在学校当中仍是少之又少。真实性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教学策略,有望促进学生更多地寻求与学校以外的世界联系,并通过校内经历为适应校外世界做好准备;运用融入了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经验、技术和工具的学习策略,及与社区成员进行互动等,都是将真实性学习带入进课堂的方法实例。

3.严峻的挑战

在线教育机构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学创新,培养复合型思维能力,是现阶段复杂到难以对其界定,较少受到关注的挑战。随着学习虚拟化程度不断增强,教育机构在在线学习平台、软件、学习管理系统的制作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教育领域的思想领袖越来越担心,由于政府疏于监管这些产品和服务,将导致其不能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项目的目标。此外,教师们通常不会参与在线学习资源的开发,人们会担心新研发的工具不能确切满足学校的需求,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中国的学校尚不善于将教学创新引入主流实践。创新源于自由地以全新的方式将各种思想和观念相融合。学校通常仅允许教师按规定方式交流思想,这么做有时可能会引发新的思考,但更多时候可能导致生搬硬套的学习。传统的学校晋升机制并不总是奖励教学和学习方面的创新与改进,也不总是有助于将成功案例在全校或全区予以推广。对变革的普遍回避和抵触不仅限制了新思想的传播,而且往往还会遏制探索尝试的动力;对于年轻人来说,做到以下两点至关重要:既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网络世界,又要通过计算思维理解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要学会运用抽象、分解等方法处理复杂任务,展现出用启发式理性思维应对繁杂问题的能力。仅仅掌握复合思维能力是无法独立发挥作用的,学生还需要同时掌握相应的沟通技能,以便能够将复合思维运用得恰到好处。


十二项重要技术进展


1.未来一至两年:云计算、翻转课堂、创客空间、移动学习;

2.未来二至三年:3D打印、3D视频、学习分析、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

3.未来四至五年:自适应性学习技术、智能评分技术、虚拟及远程实验室、可穿戴技术。

(根据拾光工作室微信内容改编)


声明:

1.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cedictol)。

2.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