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任重作品

 百了无恨 2016-01-21
这是画家任重:只因心中有敬畏
任重说自己画生肖画只是为了应景,图个喜庆,毕竟忙忙碌碌一年了,难得几天欢乐。但他也不是每年都画生肖画,只是对什么有了兴趣才画。马上到猴年,他特地画了个小猴,为亲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

即将满四十岁的任重,在当今中国画坛还算是“新人”,但其成就却早已蜚声内外,这得益于他在习画之路上父亲的指导与鼓励,也因为他内心对传统的敬畏。

这是画家任重:只因心中有敬畏

父亲对我很“溺爱”

任重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并非“严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言传”很少,“身教”很多:“那时候父亲经常陪我玩儿,捉鱼、捕鸟,和泥烧陶,我就是这么玩儿大的。他在学习上并不要求我什么,有一次我想去看马戏,回来时已经很晚了,父亲就一直陪我写作业,直到深夜。”

父亲对画画的痴迷,深深影响着任重。三四岁的时候,他就拿粉笔在大马路上画大吊车,引来路人围观;每次去母亲工作的砚台厂,母亲的同事也经常让他来设计图稿。在任重的印象里,父亲是个特别认真的人:“记得父亲准备临摹一张唐伯虎的《松树》,在书桌前坐了整整四个多小时,就画了一点点,他对于画面的细致与严谨,几乎到了苛求的境界。”直到现在,每次在家画画,父亲都会在他身边,鼓励叫好,两个人还一块儿交流,任重的父亲在植物方面是绝对的专家,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了如指掌。

正因如此,任重觉得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亦师亦友”,而父亲的“溺爱”让他在画画时总带着一股子自信,可以畅游其中。所以年少时的任重,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极其简单:“能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能有时间画画,我就感到非常幸福了。”

这是画家任重:只因心中有敬畏

艺术本身挺分裂

任重成长的轨迹并没有如年少所愿,年少成名,为他带来声誉的同时,也给他增添了不少烦恼:“不得不承认,我的功利心要比父亲多得多,毕竟在我面前的是绘画'事业’,这是我的工作;父亲只是喜爱,画着玩儿,父亲画画时的那种状态,才是艺术家追求的那种最幸福的境界,但却很难达到。”

“差五分钟就是水瓶座,差几分钟就属龙”——摩羯座的任重,“精准”继承了该星座纠结的性格,对于艺术的理解,显得很分裂:“艺术的'艺’,无外乎指思想、价值观;'术’字则指的是数量、手段和方法,思想和技术处在同等地位之上,缺一不可。画画呢,既需要理性,又需要感性,不感性,会缺乏一种东西;太情绪化了,又会不严谨,但这两者原本是对立的……”

虽然艺术挺分裂,任重内心的目标却很清晰,他把 基本功看得十分重要,只有熟练掌握、随心所欲,甚至是“炫技”,才能如庖丁解牛一般“神乎其技”。而至于说画面的细腻表达,在他看来并非只是一种手段,还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有些东西的感情是细腻的,需要用细腻的方式来表达;有些东西的感情是很直白的,就需要营造那种涌出的感觉。”

这是画家任重:只因心中有敬畏

得到艰难才珍惜

“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库尔贝说的这句话令任重印象深刻。画画离不开观察,必须要“得其貌,追求其神”,以自然为师,画猴这件事也如是:“当时齐白石画一张《白猿献寿》,给猴子画了几根胡子。在一旁观看的李苦禅性子直,跟老师说'猴子多老也不长胡子’,齐白石听后马上就在画儿上打个圈,收到一边了。”

任重回忆自己学画的那段时间,学习资料很少,当时父母拿到一件字帖都会双钩刻蜡版,然后印刷出来给他,他如视珍宝一般倍加爱惜,“明清时期更是这样了,宋元名画尽数藏于宫廷,仅有的少数也是深藏私宅秘不示人,加之印刷术并不发达,想要去临摹点儿东西,往往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那么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如今,历代名画时常展出,高清作品图更是随时随地可以调阅,技术条件好了、环境好了,为什么在艺术上依旧还是鲜有佳作呢?在任重看来,无外乎是人们少了一种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失去了一份追求的过程,也就没有了敬畏。那种学习、体会、印证的过程,也就会大打折扣。”

这是个性的觉醒和文艺自觉的表现,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大于对艺术本身的追求,任重对此也表达了他的见解:“艺术再怎么变化,都得有自己的标准。《书品》、《画品》、《文心雕龙》,这些古人制订的标准在当下看来仍很高级,只想着另辟蹊径,目空一切、不去努力,其实是根本行不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