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色?看种?翡翠之间到底比什么??

 古诺天秤 2016-01-21

的品质决定的,其定价的基础是比较。具体来说,就是比颜色、种份、大小薄厚以及工艺的多少和精粗。

  颜色:颜色并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越鲜艳越好。深而暗不如浅而艳,绿色部分越多价值越高,绿色越均匀价值越高。

  种份:也就是比结晶颗粒的粗细程度。越透明,结晶颗粒越细腻,翡翠就越好,也就是常说的“种份好,水头足”。所谓“行家买种,外行买色”,清代和民国时,翡翠是有绿色就值钱,没有绿色就是废料,而现在种份越来越被看重。从2001年到现在,以前不被重视的纯白色的玻璃种价格上涨了50倍。

  大小薄厚:相对来说,翡翠大当然是更值钱,但要大得合理,更要有美感,如果大而不当也没有太多升值空间。对于薄厚来讲,当然也是厚的好,但用料多,要求料完整,这很难达到。另外,饱满的翡翠美感也更好,但也要注意合理的比例。

  工艺:在翡翠加工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无绺不做花”。没有绺裂、毛病的翡翠原料,是不轻易雕刻线条图案的,很多线条是用来遮避原料上的瑕疵。因此,一般来说,带雕花的手镯比没雕花的手镯价格要低。成交额最高的翡翠首饰是戒面、珠链。一条翡翠珠链能卖到8000万元港币,一颗小小的翡翠圆珠就价值300多万元。戒面、珠链之所以价格最贵,是因为不能雕任何花纹、图案,对原料要求最高。

翡翠看价,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你是行家还是外行,往往容易把低档翡翠的价格看高,把高档翡翠的价格看低。越是低档的翡翠,商家的利润率越高,越是高档的翡翠,商家的利润率越低。行家总是敢于给好货出大价,要像行家一样敢于出手,就需要有行家一样的眼光。

  不同品质的翡翠,价格落差很大。翡翠的颜色、透明度以及结构、体积、工艺都是决定翡翠价值的重要方面。通常翡翠的颜色有红、绿、蓝、褐、黑、白、紫等,其中以翠色最为珍贵。高品质的翡翠,应达到行家所说的“阳、浓、正、和”这四个字,“阳”指的是色彩艳丽明亮,“浓”是指玉色的饱满浑厚,“正”指颜色的纯正而无瑕疵,“和”指的是玉石颜色均匀柔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