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丙申猴年,桃符更替,辞旧迎新。有联曰:“羊辞旧岁山佩玉,猴接新年日流金”。 对联,仅是一种吉祥和祈愿。也许是一个巧合,也许是个人情怀,作为一个爱玉的人,每当看到这幅对联,总觉得猴年应该有块玉。 玉,是一件灵动的东西。 灵动——富有灵气,活泼生动,这是一种共性。它仿佛释怀了我为何在猴年会有对玉的执着。李泌的《咏方圆动静》中有:“动如逞才,静如遂意”,用之形容猴儿最是合适。而这种灵动,玉同样拥有。 玉可静赏,赏其天然之美,造化之奇,在其宁静中,体会无言的生动,玉能与君语,赞美时光的过去;玉亦可琢玩,用灵动的刀法,循理着岁月的线条,感受时光如流水般的停留,留下的是我对玉独有的痕迹。 玉,是一种美德。 翻开《论语》,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门生子贡问于孔子:“为什么人们看重玉而轻贱像玉的珉呢?是因为珉多而玉少么?”孔子用玉的品德回答了这一问题。一块美玉,佩于君子“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美德相昭相彰。怎么能不叫人喜爱,怎能不叫人宝贵呢?
时光荏苒,秦朝微颓,汉祚宜兴,玉作为德行的代表已深入人心,东汉许慎精简玉德有五:“仁、义、智、勇、洁”,直接向我们道出了玉石所代表的仁德、道义、礼仪、智慧、诚信的本质和真谛。 玉,是一种艺术。 玉的美,不仅仅美于玉质、美于玉性,更因为美在艺术,这是一种人们通过玉产生的生活诉求。一个摆件,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有林岩仙境,雅士高人, 此是繁华中桃源气象,风流雅士爱赏;一只貔貅,或素或雅,或正或奇,虎踞之态,自有一派方正清平,乃达官显贵之最爱;一枚小猴挂件,活泼可爱,形态传神,自有一种天真烂漫… …生动的表达,吉祥的寓意,玉,用它的包容,写尽了风雅。用它的灵动,诠释了人们内心赋予它的艺术美。 玉,是一种气质。 “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有玉的地方都显得与众不同。玉有灵性,它赋予人们的是有生命的光彩。从古至今,人佩玉,就像有玉的山渊树木一样,男,磊落光明,彰显品位。女,温润有方,清新脱俗。
玉,丽而不艳,美而不妖,自有一种天灵气质,佩之与人,德质相彰。古人常以玉比人,如金相玉质形容相貌之端美;亭亭玉立赞誉窈窕之身材;冰清玉粹比拟德行之高洁,精金美玉赞叹人物之完美。 因为有玉,所以有气质;因为有气质,所以必要玉来衬陪。非但如此,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它不但可以赏玩、颐养心性,更能保健祛病,延年益寿。 玉,是一种财富。 2016年,玉石的价值随着开采的控制在持续上升,而普通百姓对玉界的关注度也不断走高。这不仅仅因为人们经济实力、生活品味有所提升,根本缘由在于玉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俗话说,盛世美玉乱世金,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不仅仅是对玉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其价值的一种肯定。从西北茫茫仙蕴的瑶池雪山,到滇南翠屏如画的老山密林,从和田玉的传承到翡翠的兴盛,从古至今,玉,一直是非富即贵们的痴爱。 而今,随着玉石行情的不断上涨,即便本不喜欢玉的达官贵人也开始为玉而狂。因为有玉就是财富的积累,有玉就是显贵的象征。我有一个朋友,是典型的玉痴,对着满阁子的玉件,她告诉我“这些玉,就像孩子,你抚摸着、把玩着,看着它品性一天天变好,价值一点点提升,那种带有溺爱的喜悦是无法言说的”。 玉,是珍贵的。和朋友一样,我爱玉不仅仅在于它的价值不菲,更喜欢它的 温柔、它的包容、它的风雅、它的灵动,喜欢它为我的生活带来的温馨。春节来临,无处不洋溢着喜庆、欢乐,而玉造型多样,寓意美好,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赏玩着每一块美玉,都透着浓浓的年味儿。跟随传统的脚步,为自己,为每一个亲朋置办一个心中属于他(她)的礼物,这是一种生活,一种品味,更是一种祝福的馈赠。有玉,敬送给长辈;有玉,馈赠给好友;有玉,送给孩子;也有玉,留给自己。这样心里才会踏实,因为只有玉能显出长者之寿,友之亲和,子孙之伶俐,于我之满足。 “有玉颂岁朝,始觉新年好。万户看饮家家玉,儿孙满堂乐今宵。”金银太冷,奢物太俗,唯有玉,温和不失品味,财富中饱含亲情。人情来往不失感情,有玉,才代表了礼尚生活。新年,除了藏玉,送玉还有什么呢?由眼入心,不为其他,以生活之名,猴年,我会有块玉。 |
|